跟着儿科专家轻松育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学龄期儿童的心智培养

1.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哪些特征?

学龄期儿童脑的功能不断完善,心理和行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1 语言的发展:儿童入学以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提升,学会讲完整的、合乎一定语法规则的话,并开始认字、读书,掌握书面语言。上二三年级时,儿童初步有了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上三四年级时,儿童开始有了推理、判断的理解能力;上四年级时,儿童的书面语言开始占优势,能用正确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注意力的发展: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也逐步改善。

3 感知的发展:对颜色及色度的辨认能力逐渐提高。能精确地分辨各种语音,如分辨sh和s、d与t 等,辨别字词的音调等。学龄期儿童能够分清各种常见的形状,可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在时间知觉方面,六七岁的儿童能懂“一天、一星期、现在”等,以后逐渐掌握“秒、分、小时、天、月”等时间单位和各种时间关系。

4 思维的发展:学龄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可以认识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一些寓言和比喻词的真正意思。

5 观察力的发展:学龄期儿童的观察力受知觉因素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不善于将三维空间和二维空间进行转换。儿童观察图画时最初只能指出图画中的个别对象,逐渐可以认识各个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8~9岁的儿童可以认识各个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10~11岁的儿童能进一步认识图画的总体。

6 记忆力的发展:学龄期儿童的有意记忆开始占主导地位,并由机械记忆为主向理解记忆为主发展,由具体形象记忆为主发展为对公式、定律等抽象材料的记忆为主。

7 想象的发展:学龄期儿童的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在作文、绘画、科技活动中常能想象并创造出新的东西,还能时常憧憬未来。

8 意志和情感的发展:学龄期儿童意志的自觉性较差,他们的行为明显受内外诱因的干扰。在教育的影响下,学龄期儿童的情感日渐丰富、发展,控制情感、情绪的能力也明显增长。

9 个性的发展:学龄期儿童已有比较明确的个性倾向,他们对各种学科、游戏等表现出不同的兴趣,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学龄期儿童也逐渐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

2.学龄期儿童不适应学校生活,家长应该怎么办?

家长都希望孩子的学校生活是愉快而有意义的。但是一些儿童会有不想上学、不会与同学交往、不会学习等不适应学校生活的表现。

儿童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可以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造成儿童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不适应;在文体活动和各类游戏中表现不佳,师生、同伴关系不良,造成儿童对班集体日常活动的不适应;兴趣狭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整和控制能力不足,自我意识不良等,造成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存在障碍;有的儿童胆小、孤僻、易退缩、易受人欺负;还有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受到同伴排斥、疏远。

针对上述原因,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儿童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1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及时了解儿童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帮助,鼓励和引导儿童自己去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2 发掘儿童的长处,并让儿童有充分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帮儿童树立自信心。

3 培养儿童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引导儿童参加课外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发展自己、锻炼自己。对好静、胆怯的儿童,家长和老师要鼓励他,多为他创造表现的机会。

4 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父母过分严厉、经常受打骂的儿童往往胆小、易退缩,而被溺爱的儿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这些儿童都不容易适应学校生活。

3.如何激发学龄期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从孩子入学开始,家长和教师就应该注意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活动的形式上,对入学初期的孩子,应该多采用游戏的方式。无论是学校教学,还是家庭辅导,都要尽可能地将学习活动转化成游戏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再逐步过渡到以讲解和训练为主的正规教学形式。在学习某一知识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孩子失去兴趣。

加深孩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孩子产生真正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和教师不仅要注意学习活动的形式,还要注意学习活动的内容,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把算术题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随着不断地实践、演算,孩子会逐渐认识到算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对算术学习的积极性。

刚入学的孩子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教师只是抽象地讲解和空洞地说教,孩子是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孩子会感到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对学习感到厌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配备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甚至做一些小实验,给孩子一些直观形象,这样做更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来自学习活动的欢乐体验有助于孩子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则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欢乐,让他们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4.如何培养学龄期儿童的创造力?

创造力可通俗地理解为具备前所未有的思想或制造出从未有过的东西的能力。创造力关系着一个人的价值和取得的成就。儿童时期是培养和发展人类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天性好奇、好问、爱探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创造潜能。如果得到及时、科学的指导和教育,儿童的创造能力会得到理想的发展;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儿童的创造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1 从简单、常见的现象入手。从易到难,逐渐培养儿童具备创造力的观念和意识。从常见的事物开始,让儿童从平常中找到异常,在熟悉中找到陌生,不让他们形成“熟视无睹”的心态。

2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是儿童发展创造能力的一个关键点。儿童的依赖性较强。如果儿童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他们就会逐渐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当孩子问父母“为什么?”时,家长不要总是太快地给出答案,应在耐心讲解的同时,适当地给孩子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孩子找到答案。

3 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创造、想象而产生某种崭新思想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包括以下内容:

★异同对比能力的培养。一些儿童常会出现思维定式,用原有的方法解释各种问题,这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应培养儿童在相同中找出不同,在不同中找出相同,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我国古代名匠鲁班因发现一种齿状的茅草能划破皮肤而发明了锯子。这就是一个利用发散性思维的例子。可以通过启发孩子用多种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4 让儿童尽早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创造是一项艰辛的脑力劳动,同时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家长应尽早让儿童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儿童进行创造的兴趣和动机。

5.如何增强学龄期儿童的记忆力?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是过去感知过和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内留下的痕迹。作为一种心理过程,记忆是一个识记、再认和再现的过程,它是人们运用知识经验进行一切智慧活动的前提。

影响人的记忆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动机、兴趣、记忆方法、情绪、睡眠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记忆能力的系统训练。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潜能是相当巨大的,按理论计算,每个人的大脑都有5亿本书的记忆量,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发挥出这种巨大的潜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记忆训练。那么,应该如何对学龄期儿童进行记忆力的训练呢?

1 培养儿童记忆的目的性。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识记活动往往是被动的,他们不懂得主动给自己提出识记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老师要帮助儿童明确记忆的重点。

2 培养儿童的注意力。首先要让儿童在情绪平静时记忆。过度兴奋或烦躁都不利于集中注意力,从而影响记忆的效果。其次,要引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才能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充分调动多种器官进行记忆。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分别用听、读、写的方式记忆相同的内容,在相同时间内,听,能记住40%的内容;读,能记住60%的内容;写,能记住80%的内容,这是因为写时要调动多种器官,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后,儿童的体力、视力、睡眠、饮食和学习环境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3 培养理解记忆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帮助儿童透彻地理解知识要点,掌握实质及内在联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逐步教会他们一些记忆方法,如比较、分类、分段、拟定小标题,以及灵活的联想等。例如学了“大”字,告诉学生“大”字下加上一个点儿就是“太”,二者联想,在学会“大”字的同时记住了“太”。

4 加强复习,防止遗忘。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所以对于新学的内容,家长要督促孩子赶紧复习。开始时复习次数宜多,间隔时间宜短,以后可逐渐减少复习的次数和时间,这样才能把知识点记得长久。复习时可先让孩子回忆,然后针对遗忘或记错的地方,再重点复习,加深记忆。

6.如何提高学龄期儿童的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的发展须建立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觉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的因素,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训练。

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观察的目的性。也就是要让孩子清楚“我要观察到什么东西”。我们可以事先给孩子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例如,看图讲故事时,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动物或人物,这些动物或人物有什么特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的表情等。之后,要逐渐培养孩子主动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的能力。

其次,要注意培养孩子观察的精确性。观察时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在郊外和孩子一起观察哪些花开了,是什么颜色,有几片花瓣,闻一闻是什么味道,摸一摸是什么感觉。聆听周围的声音:鸟语、蝉声、蛙鸣……

最后,要注意培养孩子观察的顺序性。引导孩子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如按照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白天到夜晚、从春天到冬天等不同顺序来观察。

我们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充实孩子的大脑。观察不仅需要用感觉器官,也需要用大脑。对有关观察对象的知识了解得越多,观察得也就越仔细。

7.如何激发学龄期儿童的想象力?

想象是根据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学龄期儿童的想象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最初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性质,有时常常与现实事物不相符。通过教育的影响,随着表象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儿童的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更富有创造性成分。想要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 丰富儿童的表象储备。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材料越丰富,可加工的内容就越多。尽可能多让儿童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比如多让儿童接触一些动植物,多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并指导儿童学会观察,这样做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

2 增强语言辅助功能。生动而丰富的语言是启发儿童想象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向儿童讲故事或描述事物时,应尽量做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在领儿童参观、游览完某处景点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写下所见、所闻,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3 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要培养儿童想象的目的性,家长应指导儿童明确想象目的,并在一定的主题下,一步步展开想象。培养想象的广阔性,从问题的目的性出发,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展开各方面的想象,而不是仅停留在一两个方面。培养想象的深刻性,指导儿童把想象活动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内部,想象出真正能够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的结果。如玩故事接龙游戏,家长先讲一个故事的开头,让孩子接下去,引导孩子的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

4 培养儿童创造性想象。想象不应仅仅是依葫芦画瓢,还应具有独创性、新奇性。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可以从针对一个东西进行“加一加”“减一减”开始,然后过渡到“改一改”“换一换”。例如,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导儿童想象龟兔第二次赛跑的故事。

5 让儿童从事想象活动。如让儿童玩扮演医生、扮演售货员等角色的游戏。还可以让儿童按自己的想象去创造作品。总之,活动本身需要的想象成分越多,就越有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8.学龄期儿童贪玩、不安心学习,家长应该怎么办?

学龄期儿童,由于自制力差,注意力不稳定,学习兴趣不确定,学习目的和动机不明确,再加上环境影响,容易贪玩、不安心学习。这类孩子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对于贪玩、不安心学习的学龄期儿童,教师和家长不能用强迫、惩罚或威胁的手段,应持循循善诱的态度,帮助学龄期儿童明确学习的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授课,寓教于乐,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以竞赛的方式提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时间,有张有弛,让他们有充足的精力;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鼓励学龄期儿童在学习上的突出表现和点滴进步,让他们体验到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快乐,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龄期儿童尽快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不良干扰。

另外,不可过分限制和压抑儿童,应给他们充分自由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发展自己。相信在教师和父母的共同努力、合理指导下,学龄期儿童会安心学习,顺利成长。

9.学龄期儿童在上课时坐立不安,家长应该怎么办?

学龄期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他们的自我抑制系统还不完善,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兴趣不稳定,一旦老师的讲课内容未吸引他们,他们就容易转移注意力,在上课时坐立不安、急躁难耐。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和家长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培养儿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和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尽量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吸引儿童的注意。还应根据学龄期儿童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既不能使学龄期儿童的负担过重,以免学龄期儿童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又不能使学龄期儿童过于轻松和自由,以免学龄期儿童觉得无事可干。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发挥儿童的主动性,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儿童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还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教学成为一种双向活动。

再次,父母应关心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孩子的好行为要多加鼓励;对孩子不好的表现,要用适当的方式规劝、引导、批评,态度要和蔼,不宜训斥、责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注意的稳定性,并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最后,如果经过多种方式引导后,仍不能很好地改善儿童坐立不安的情况,可由心理医生协助,诊断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确诊后应及时为儿童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上课时坐立不安的儿童并非都有多动症。

总之,当学龄期儿童表现异常的时候,父母和教师应多加注意,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龄期儿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使学龄期儿童健康地成长。

10.学龄期儿童不愿意上学,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些孩子在入学后出现害怕、拒绝去学校的情况。即使家长将孩子送往学校,他也会哭闹不休,大发脾气,常常在半路上逃回家中,甚至出现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身体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学校恐惧症。

一些刚刚进入小学不久的儿童因为缺乏入学前的准备,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上课坐不住,不善于和老师或同学相处,学习跟不上,甚至不能控制大小便;有的儿童害怕与亲人(特别是与母亲)分离;有的儿童因为在学习上遭遇失败,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和家长的数落;等等。凡此种种,均会使儿童产生害怕学习的心理。一些儿童在早晨上学时故意磨蹭或哭闹,试图不去学校。

一些入学已久的年龄比较大的儿童,因为在学校遇到某些挫折(如老师过于严厉、态度粗暴,改换班级或学校,失去了好朋友等),或因为本人或父母患严重疾病,或因为家庭有某些变故等,所以不愿意上学。性格不良、学习成绩不好、自幼亲子关系不良等也可成为学龄期儿童产生焦虑感、害怕离家、害怕去学校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

要解除学龄期儿童对上学的恐惧感,就要了解学龄期儿童不愿意上学的具体原因,然后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帮助学龄期儿童适应学校生活。父母和老师应根据学龄期儿童的实际能力,调整对学龄期儿童的学习要求。反复地对学龄期儿童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龄期儿童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消除心理障碍。

可在家庭、学校和心理医生的充分合作下,消除学龄期儿童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减轻学习负担。如有必要,可让学龄期儿童转学或转换班级。

恐惧症状严重的儿童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

11.学龄期儿童缺乏耐心和恒心,家长应该怎么办?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学龄期儿童由于忍受不了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经常坚持不下去,缺乏耐心和恒心。那么该如何培养学龄期儿童学习的耐心和恒心呢?

要使学龄期儿童的能力与兴趣相适应。由于学龄期儿童能力的发展有关键期,因此家长抓住适当的时机,才能让学龄期儿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绘画可在3~4岁开始,学音乐宜在5~7岁开始。家长在做出选择之前,不仅要请教专业人员的意见,还要考虑孩子的意见。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报了钢琴班、绘画班、舞蹈班、书法班等,造成孩子负担过重,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家长应兼顾孩子的精力、时间,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老师,不要盲目追求名师,可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老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家长、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合作程度来决定。

家长还要采取措施,鼓励孩子坚持学习。帮助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练习计划并督促其完成,记录孩子练习的成绩和时间,并适时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

另外,为了提高孩子练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孩子在节假日为亲友表演,并鼓励孩子。还可以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12.孩子不合群,家长应该怎么办?

下课铃一响,校园里立刻就热闹起来。学生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起游戏、玩耍。可是,自己的孩子却一人独处,不与别的同学交往,似乎躲进了一个封闭的圈子,与外界隔开。家长应该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呢?

1 多给孩子社交的机会。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与小伙伴玩的机会,支持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也可让孩子邀请小伙伴到家中做客,并引导孩子将自己的玩具、书籍、零食等与小伙伴分享,培养孩子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2 帮助孩子拥有自信和自我表现的勇气。有的孩子害羞、胆怯、自卑,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或自己不讨人喜欢,从而出现退缩、不合群的表现。父母应帮助孩子消除自卑、胆怯的根源,让孩子找准自己的位置,尊重孩子合理的要求和建议,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克服来自外界的困难和压力,让孩子能够勇敢地走向外面的世界。

3 培养孩子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积极主动、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

13.孩子反应慢,家长应该怎么办?

父母发现孩子反应慢,在采取对策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孩子有哪些反应慢的表现?孩子是对所有的问题都反应慢,还是只对某些方面的问题反应慢?有些孩子对一些形象性、具体的问题比较敏感(如对音乐的感受力、对某些动作的模仿能力等),而对一些抽象问题(如数学问题)不太敏感。还有,男孩和女孩的思维特点有所不同,对于男孩反应快的问题,女孩可能难以应付。孩子的反应速度是由自身发展的阶段特征、性别特征和个性特征等所决定的。

反应慢是不是因为缺乏兴趣?有些孩子因为对某些问题缺乏兴趣,思考时难以集中精力,反应慢。

我们可以根据智商高低来说明孩子的反应快慢及聪明程度。智商在90~110之间,属正常水平;智商在120以上,为上等智力水平;智商在70以下为智力低下。如果孩子反应慢确实是由智力低下引起的,父母可借助多方面的力量,帮助孩子。

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训斥、嘲讽孩子。应对孩子持积极的态度,避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加强训练。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有关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稳步提高。

3 鼓励孩子。父母要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去训练、引导孩子,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多加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 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家长既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又要让孩子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自由的气氛和充足的活动机会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从而促进孩子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14.听话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吗?

我们通常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因为他们很少给我们添麻烦,不会让我们担心,更容易符合我们的心理期望,而且他们总是顺着我们,比较老实,不大会撒谎。而不听话的孩子则恰恰相反,他们总是不听管教,什么事都与我们对着干,让我们感到头痛。那么,听话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吗?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听话的顺从型孩子,与那些不听话的活动型孩子相比,更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1 缺乏主动精神。在游戏活动中,听话的孩子常处于被领导、受支配的地位。在学习活动中,听话的孩子一般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善于思考。

2 自信心不足,缺乏勇气。听话的孩子在没有得到父母或老师许可的情况下,常常不敢擅自活动,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干某件事(如组织讨论、文体活动等)。

3 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听话的孩子凡事大多依靠父母和老师,缺乏自我决断、自由行动的习惯和能力。离开了父母或老师,听话的孩子一般很难进行活动,几乎无法安排自己的生活。

4 缺乏创新精神。听话的孩子喜欢听从父母或老师的安排和指令,循规蹈矩。这样会使孩子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难以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当然,与不听话的孩子相比,听话的孩子也有其优秀的一面,比如,听话的孩子一般更有耐心,在完成指定的事时更认真、严谨,攻击性行为少,人际关系往往更和谐、亲密,等等。

总之,听话的孩子和不听话的孩子都各有优点和不足之处。父母和老师既不能一味强求孩子听话,也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过于放纵。一方面我们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个性,不必受他人的限制和束缚;另一方面,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判断和接受他人合理的建议,不能一味冲动、任性、胡乱行事。

15.奖励与惩罚对孩子的发展有何影响?

奖励与惩罚都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恰当、适宜地运用这两种方法对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或教师如果能够留意孩子的长处或闪光点,经常给予适当的赞许或奖励,可以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例如,如果孩子一放学回家就自觉地去做作业,家长往往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孩子一放学回家就去看电视,往往会遭到家长的训斥。

孩子总是受到批评,缺乏鼓励,会变得自卑,缺少自信心、自尊心,有时甚至自暴自弃。而不恰当的表扬或奖励也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骄傲自大。因此,在表扬或奖励孩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表扬孩子的每一次微小进步。让孩子时时得到进步的动力。而当一个好的行为被固定下来后,家长就不用再表扬这一行为,而应转向注意孩子其他方面的进步。

2 奖励的方式要恰当。奖励的方法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喜好,交替使用多种不同方式。例如,奖励可以是赞许的微笑或抚摸、一次外出游玩的许诺、看一段时间动画片的机会,也可以是孩子喜爱的小食品、小玩具,或者一张粘贴画、一本向往已久的书,等等。对孩子不同程度的进步,家长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3 奖励要及时,否则会失去效力。答应了奖励孩子,却不兑现或推迟兑现,或换用其他奖励方式代替,都会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危机。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首先应当采用提醒、说服、劝告的方法。当上述方法都无效时,可以在不伤害孩子身体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惩罚,比如取消孩子的某些权利等。尽量避免用打骂的方法惩罚孩子。

惩罚的效率不仅比奖励差得多,而且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破坏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希望家长和教师正确应用奖惩原则,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6.同龄小伙伴对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孩子可以在集体游戏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弥补知识空白,提高思维能力。与同龄小伙伴在一起,还可以培养学龄期儿童的竞争意识。同龄小伙伴之间的争论可促使学龄期儿童产生自尊和求知的欲望。常与同龄小伙伴在一起,还可锻炼学龄期儿童的胆量。受小伙伴的影响,一些在家胆小的学龄期儿童会逐渐勇敢起来。

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处理那些不良因素所带来的问题,并积极鼓励、支持孩子在同龄儿童群体中健康成长。

17.集体环境对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有关研究发现,在集体中生活的孩子性格比较开朗、明快,待人接物大方,自私心理少,智力水平也优于独处的孩子。可见,集体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稳定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孩子在与别人的相互交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逐步认识自己,并逐渐学会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相对照,以便发现自己性格上不足的一面,继而形成一些良好的性格。

集体环境对儿童的情感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学龄期儿童的情感尚不稳定,控制能力差,兴奋与沮丧都会写在脸上,做事固执,易冲动,甚至容易发脾气。而在集体环境中,学龄期儿童会受到一定的约束。集体对个人的要求和评价、老师的耐心教育以及同学之间的影响,会使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例如,一些好哭的孩子在集体中会发现,哭是一种很难堪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因而会学着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集体环境中,孩子们之间相互交往、竞争,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家长应该积极地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并帮助孩子学会在集体中生活的技巧和本领,让孩子将来能够独立地走上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18.怎样锻炼学龄期儿童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并不是儿童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实践活动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龄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该如何锻炼学龄期儿童的意志呢?

1 培养学龄期儿童行动的目的性。只有明确行动目的,才能自觉、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缺乏对行为目的的认识,意志力比较薄弱,其行为要依靠外力的监督,如班主任在场时,他能遵守纪律,而班主任不在时,他则常常违反纪律。因此,要帮助学龄期儿童认清每项任务的目的,制订可行的行动计划,使学龄期儿童能够坚持自己的行动方向。

2 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培养学龄期儿童的意志品质。应从小事上开始培养学龄期儿童的意志,如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应该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决不能半途而废;对于要求改正的缺点,一定要努力克服。

3 有意识地组织学龄期儿童参加一些竞赛活动。比如在长跑比赛过程中,学龄期儿童必须克服体力上的困难,遵守比赛规则,有持久的耐力和毅力才能完成比赛。

4 有意识地为学龄期儿童设置困难,使学龄期儿童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意志品质。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困难的难度不宜太大,以免挫伤学龄期儿童的信心,同时要及时给予学龄期儿童鼓励和支持,让学龄期儿童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19.如何培养学龄期儿童的高级情感?

情感包括高级情感和一般情感。高级情感通常是指那些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即道德感、美感和理智等。一般情感则是指与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这里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学龄期儿童的高级情感。

1 培养学龄期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发展其道德感。一般来说,学龄期儿童倾向于体验积极的道德情感(如荣誉感、敬佩、热爱、友爱等),避免体验消极的道德情感(如内疚、羞愧、憎恨等)。可以让学龄期儿童学习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的事迹,批判反面事例等,帮助学龄期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对事物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中产生道德情感体验。学龄期儿童也可以通过对电影、小说中人物的评价获得间接的道德情感体验。

2 培养学龄期儿童的审美情趣。学龄期儿童可通过绘画、唱歌、跳舞等多种形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龄期儿童的情感控制能力。家长和教师对学龄期儿童的情感表现要有一定的要求,使学龄期儿童懂得哪些情感表现是不好的,是不被允许的,让学龄期儿童按照要求来控制自己的情感。

20.如何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为了使孩子有愉悦的情绪和良好的行为,父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1 人际交往能力:从小教孩子善于倾听和表达,恰当地表达愿望、需求和观点,与人相处时采取友好宽容、克己礼让的态度。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时,要做到多交流、多沟通,避免误解和猜疑。尊重和信任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自控能力: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当产生矛盾、遇到困难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智、友好地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攻击行为。

3 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困难和冲突是经常出现的,要从小培养孩子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应对的技巧和方法。如果遇到困难时,孩子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就容易出现焦虑、恐慌、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帮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他们成功克服困难,逐渐适应环境。

4 自我认识的能力:让孩子从小就开始认识自我,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有优点、有成绩不骄傲,有缺点不自卑,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能正确应对。要让孩子知道,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要扬长避短,培养乐观的性格。

5 换位思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懂得什么叫理解。

6 自我解压能力:一些儿童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不足,承受能力低,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教儿童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有助于儿童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对待困难和挫折。

21.孩子厌学,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些儿童在玩的时候生龙活虎,一旦学习时就没精打采,写作业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或者潦草应付;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甚至用撒谎、欺骗等方法逃避学习;学习成绩不好,却满不在乎,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老师的批评表现得无关痛痒。家长和老师对此十分头痛。那么,当孩子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有的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只满足于让孩子吃好、玩好,不注意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有的家长揠苗助长,强迫孩子长时间学习,剥夺孩子的游戏时间,使孩子疲惫不堪,对学习厌倦、憎恶。这些家长的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应该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学习知识;合理安排学习与游戏的时间,避免因长时间学习某种知识而令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鼓励孩子与小伙伴进行学习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儿童自制力差,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分心。电脑、游戏机、电视等都会干扰儿童学习。因此,应该让儿童拥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再次,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技巧,改善学习方法,查缺补漏,让孩子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以免孩子因学习困难而灰心丧气。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引导为主,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最后,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扩大与对知识理解程度的加深,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不断增加。

22.孩子为什么会缺乏耐心?

一些孩子做起事来有始无终,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学东西“三分钟热度”,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常半途而废。这些孩子为什么会缺乏耐心呢?

1 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方法不一致。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一些老人过分偏袒孩子,使孩子有恃无恐。对家长提出的要求,一些孩子不肯执行,做事只凭一时兴起,任性而为,自制能力不强,不能耐心地完成任务。

2 家长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有些家长自己做事没有耐心,脾气急躁,动辄摔东西、大声叫嚷,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3 溺爱孩子,给孩子太多的选择机会。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结果使孩子缺乏耐心。

4 过多地支配孩子,使孩子没有主见,依赖性强。孩子不能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对成人强加给自己的任务感到厌烦,造成内心困扰不安,缺乏耐心。

23.孩子缺乏耐心,家长应该怎么办?

耐心是一个人意志力的表现,它能帮助人控制情绪、忍受挫折,达到目的,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因此,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

首先,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时要意见一致,至少当着孩子的面应该如此。

其次,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要坚决拒绝,不可妥协。

再次,对于孩子的进步和好的表现,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例如,当孩子要得到一件东西时,家长要求他等一会儿。如果孩子按要求去做了,要表扬他的耐心,并告诉他为什么要等待。

最后,支持孩子将兴趣或爱好持久地保持下去。例如,虽然孩子对绘画感兴趣,但没涂几笔就因为自己总画不好而放弃。这时家长可引导孩子去发现绘画的乐趣和技巧,鼓励孩子继续画画。

另外,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一次只能给孩子玩一两种玩具,这样做可培养孩子的耐心。

24.当孩子与老师作对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些孩子在家里喜欢顶撞家长,在学校则与老师作对,尤其是男孩,表现得更加明显。那么,当孩子与老师作对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家长首先要查清事情的真相。一方面,孩子在学校与老师作对,会受到老师惩罚,因而回家抱怨老师;另一方面,老师也会叫家长去学校,指出孩子的种种过错。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只听信一面之词而偏袒孩子、责怪老师,或者不分青红皂白就严惩孩子,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家长应先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从中调解。

如果学校的教育确实有问题,可与老师约好时间面谈。谈话时,家长要委婉,既要和老师讨论如何共同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又要和老师讨论孩子的优点,让老师更了解孩子。同时,家长要指出老师的哪些做法引起了孩子的不满。要让老师和孩子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有时孩子并不是有意和老师作对,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与老师相处。家长应教育孩子做一个让老师喜欢的学生,让孩子学会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尊重老师、有礼貌等。

总之,当孩子与老师作对时,家长应耐心地分析原因,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5.如何正确看待智力测试?

智力测试是评判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手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在教育、军事、职业指导、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表现出独特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智力测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发挥智力测试的功能,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智力测试。

1 智力是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疾病、营养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发展小儿智力,既不能片面强调遗传作用而忽视环境影响,也不能不考虑小儿脑功能的具体情况而盲目进行后天不合理的教育。对智商高的孩子不宜盲目乐观,仍需激励他勤奋努力,才能让他取得更大的成功;对智商低的孩子,不应悲观失望,可适当放低对他的学习要求,激励他多努力。

2 智力测试不是测量智力水平的万能方法。智力测试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它只能作为当时小儿智力水平的参考,绝不能以此评定小儿终生的智力情况。随着年龄及环境的影响,儿童的智力水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 智商高低不完全代表人的能力大小。能力包括智力、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因此,除了培养智力外,还要同时培养儿童的技能(如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人交往及独立生活等能力)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毅力及性格等)。

26.什么是情商?

心理学家在对情感与思维的相互作用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提出情感智商,即情商的概念。在对情感智商进行了近10年的研究之后,美国学者对情商的内涵做出了全面的概括,他将情商描述为五个方面的能力:

1 了解自身情绪。

2 管理情绪。

3 自我激励。

4 识别他人的情绪。

5 处理人际关系。

实际上,情商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承受压抑、挫折的能力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说智商分数更多的是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就,那么情商分数则被认为是用于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或生活成功的有效指标。情商能反映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27.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学习情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高情商的孩子应具有以下的特点:自信、好奇、有毅力和与年龄相称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与他人达成起码的信任并建立人际关系,且从人际交往中获得快乐,能够在个人需求与团体活动之间取得平衡。孩子是否具备这几项能力,与在家庭中是否得到基本的情商教育有关。

1 父母要成为称职的导师,本身必须具备基本的情商。研究发现,善于表达情感、控制自我情绪及善于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父母,能够协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

2 丰富孩子的情感,引导孩子学会认识、管理、驾驭自己的感情。例如,告诉孩子愤怒常来自被伤害的感觉,人在愤怒时常会做出失控的举动,可以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先让情绪平静下来。

3 培养同情心,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尝试理解、体会别人的感受。

4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情感模式。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发脾气、打人、哭闹时,家长采取自由放任或者严厉责罚的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情商的培养。家长应了解孩子的感受及原因,帮助孩子用适当的方式处理问题。另外,研究发现,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在赞美与鼓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更强的自信心和探索世界的兴趣,也更能够信任别人,有更好的交际能力。

28.什么是道德智商?

一些成功人士谈到他们的成功之道时,经常会深有感触地强调:学做事,先要学做人,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影响人类生活的不仅是智力,还有情感和道德,并继智商、情感智商之后提出了道德智商的理论。

道德智商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能力,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人格与品行,关注给予与付出,是一种精神高度指数,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根本。

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并因此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智商,使孩子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心理健康的人。

29.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责任感,比如,从来不主动收拾用过的东西,将玩具扔得满屋都是,经常找不到书本,在校做值日时马马虎虎,写作业时敷衍了事。这些孩子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加深对责任感的理解,增强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感。

1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时,切忌家长万事包办。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小任务,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即使孩子做得不理想,也应该鼓励他,让他有勇气再度尝试。

2 支持孩子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孩子在学校经常有机会担任一定的职务,如值日生、值勤员、小组长等,家长应积极支持孩子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应督促孩子及时完成。

3 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珍惜集体荣誉,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的情感。拥有集体荣誉感的孩子能竭力完成集体交给他的任务,为集体的成败感到自豪或痛苦。

4 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公益活动,如植树、整理草坪、拾垃圾等,让孩子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

30.如何对孩子进行自律教育?

自律是指一个人能够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一般来说,父母会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准则和规范来教育孩子。因此,大多数孩子是比较守纪律和听话的,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自律能力。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孩子随地乱扔垃圾、践踏草地、乱闯红灯……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在感到痛心和遗憾的同时,不禁要思考一下:该如何来加强孩子的自律教育?

1 要把孩子的发展与对他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为了鼓励孩子发展个性、创造性,一些父母信奉让孩子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的育儿观,对孩子过分放纵。过分的自由反而限制孩子的发展,适度的自律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必备的重要素质。

2 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与他自己的行为体验结合起来。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发展,就必须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转化为孩子内在的一种需要。而这种需要的形成则要求孩子自己有切身的体验。比如让孩子想想:“为什么别人都在排队,我也必须排队呢?一些人排队,另一些人不排队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人们会怎样看待一个只满足自己利益的人呢?”

3 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与自身的以身作则结合起来。父母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实际上是在引导孩子如何去做。

总之,自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孩子懂得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要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必须尊重别人的利益。

31.如何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一点点小挫折就可能对他们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有的孩子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因为没被选上班干部而消沉,因为老师一句批评的话而厌学。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呢?

1 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应为孩子自理、自立积极创造条件,适时、适度地把一些问题、困难交给孩子处理。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从而为承受挫折奠定基础。

2 要培养孩子乐观的态度和毅力。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教会孩子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或一时的得失。同时,引导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并努力克服。例如,孩子通过练长跑、登山、远足等来培养意志力。

3 注意引导,及时鼓励。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鼓励孩子正视现实,勇于进取。

32.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既然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家长应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呢?

1 应该使孩子认识到竞争的目的和作用。良性竞争能激发孩子的潜力,从而使孩子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能力。竞争能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坚定克服困难的意志。

2 让孩子学会和自己竞争,和自己进行纵向比较。家长要引导孩子看现在的自己和从前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面。

3 找到适合孩子自身的竞争目标。如果只盯住顶尖的位置,或者想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超过别人,就容易遭到失败,产生自卑感。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孩子设定适当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孩子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

4 端正竞争的态度。抱着合作的态度参与竞争,避免对别人采取嫉妒、敌视和贬低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教孩子学会调整心态,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忧虑和自卑等消极情绪。

3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些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长大的儿童,头脑中没有危险的概念,缺乏分辨危险、应付危险的能力。孩子入学后,远离父母的保护范围,独立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为了避免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或在受到伤害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抚慰和帮助,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要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要让孩子了解哪些情况是危险的,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怎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帮助孩子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其次,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会给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如从高处往下跳、争抢东西、在马路上嬉戏打闹等。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最后,要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常识,如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地址和电话;认识一些常用药品;掌握水、电、火的安全知识;记住一些特殊的电话,如110,119,120等。同时,家长要教孩子躲避坏人伤害的方法,比如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礼物;迷路后就近找警察;遇到陌生人纠缠,要跑到人多处大声呼救等。

只有加强孩子的防患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孩子身心健康,顺利成长。

34.什么是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是指当儿童与父母或养护人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 因不愿意离开依恋对象而总是拒绝去学校,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宁愿待在家里。

2 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总是不愿意或拒不就寝,反复做与离别有关的噩梦。

3 持久而不恰当地害怕独处,或者没有依恋人陪同就害怕待在家里。

4 不现实地、强烈地担忧主要依恋人可能遇害或一去不回;强烈担忧会发生某种不幸事件,如迷路、被绑架、被杀害等。

5 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疾病。

6 与依恋对象分离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焦虑、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等。

儿童产生分离性焦虑症的原因包括:

遗传因素:父母患焦虑症,其子女患焦虑症的概率也高。

过分依恋:由于依恋对象对儿童过度保护,儿童不与外界接触,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特点。

有受到急性惊吓的经历: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受到伤害、做过手术、亲人重病或死亡等。

如果儿童患了分离性焦虑症,又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影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并可发展为慢性焦虑,影响情绪发育及学习。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分离性焦虑症,要立即停止分离,请儿童心理医生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学校,以免加重焦虑发作,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为预防分离性焦虑症,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多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培养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不要包办一切,不能让孩子过分依赖家长。在孩子去上幼儿园之前,要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经常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熟悉那里的环境,让孩子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样愉快地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学儿歌、跳舞等,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好感,从而向往幼儿园。绝不能用“不听话就把你送幼儿园”来吓孩子,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幼儿园老师的坏话。

训练分离:让孩子逐渐习惯离开养护人,比如孩子自己到一个房间时,养护人不要立即跟随,让他单独待一会儿。逐渐增加这种训练的次数和时间。

35.正常的性发育有什么规律?

女孩从11~12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进入青春期。进入青春期的主要表现是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常见的第二性征发育指标是:女孩的乳房开始发育,出现阴毛、腋毛;男孩出现腋毛、阴毛、喉结、胡须等。

36.什么是性发育迟缓?

性发育迟缓是指当女孩14岁以后、男孩16岁以后缺乏任何一种第二性征,或进入青春期后5年性发育仍未完全成熟。比如女孩到了14岁,乳房还不发育,不出现阴毛、腋毛;男孩16岁以后睾丸还不发育,不出现阴毛、腋毛、胡须、喉结等。

性发育迟缓使第二性征的发育过程推迟数年,但大多数孩子能有正常的第二性征。性发育迟缓的人往往在16~17岁开始性发育,女性最晚推迟到18岁,男性最晚推迟到20岁。如果超过这个年龄,孩子仍未发育,可能为性发育抑制,应请医生及时诊断。

37.性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哪些?

由体质、遗传引起的性发育迟缓可不予治疗,以后可有正常的性发育。由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性发育迟缓,包括下丘脑或垂体肿瘤、先天性血管异常、性幼稚-多指畸形综合征等,一些内分泌疾病也可导致性发育迟缓。凡是由疾病导致的性发育迟缓均需到医院诊断治疗。

38.什么是性早熟?存在哪些认知误区?

性早熟是指第二性征过早地发育。一般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即为性早熟。女孩性早熟的表现有乳房发育、月经初潮,出现阴毛、腋毛,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早熟多见于女孩。

儿童性早熟主要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真正由内分泌疾病导致的儿童性早熟非常少见。

富含激素的食品、空气污染、装修污染等与儿童性早熟的发生有关。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一些少儿不宜的镜头,容易刺激孩子的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促使孩子性早熟。

对于儿童性早熟,家长常存在以下认知误区:

1 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提前发育算不上大问题。其实,性早熟常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性早熟意味着儿童在心智未达到一定成熟度的时候,性器官却已发育得比较完整,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困扰容易引起儿童行为异常,影响身心健康。女性性早熟易使她们成为受攻击的对象。

2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一旦出现性早熟,就不能吃有营养的食物了。其实,性早熟孩子的饮食不应受到过多的限制,要确保孩子补充合理、均衡的营养,避免食用含有激素的食品。

3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过早发育会影响将来的身高,要求医生阻止孩子性发育。孩子的身高与遗传、运动锻炼、饮食营养、睡眠、情绪等多种因素有关。有的家长太在乎孩子的身高,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对儿童性早熟,要及早发现、及时就诊。妈妈应多注意女孩胸部的发育。有的女孩在乳房发育时会向妈妈诉说乳房疼痛等情况。女孩在月经初潮之前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男孩先有睾丸增大、喉结明显、声音变粗等表现,继而出现阴茎发育等。如果这些征兆出现过早,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儿科就诊。

39.孩子手淫,家长应该怎么办?

手淫是指用手或其他物体碰触生殖器,出现性快感,伴有自主神经兴奋的现象。手淫不是不道德的行为,其本身是无害的。但手淫毕竟会使身体消耗一些能量,分散注意力。那么,当发现孩子手淫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1 不能体罚或口头侮辱孩子,不能恐吓、讥笑,不要轻易使用“坏孩子”“堕落”等贬义词汇。不要对此事大惊小怪,可以不理睬、不谈论此事。

2 检查孩子的内裤是否太紧,外阴部是否有炎症、包皮垢等刺激。要督促孩子勤洗澡,勤换内衣。

3 建议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打球等,让孩子把旺盛的精力用正常、积极、向上的方式释放出去。

4 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交朋友,把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兴趣模式逐渐培养成向外发展型的兴趣模式。

5 手淫的原因未必全是性欲望。一些与性无关的压力、矛盾和焦虑同样可能导致手淫。家长应观察、分析孩子的精神压力根源,对症下药。

6 要注意孩子所接触的文艺作品,引导孩子吸取正常、健康的知识。

总之,对孩子的手淫问题,家长应客观看待,适当引导。

40.孩子总招惹人,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些孩子特别顽皮,他们捣乱别人的游戏,搞恶作剧,故意打人、撞人,与人争吵、骂人,做事唐突、冒失,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同学们都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也因为这样的孩子而烦恼。孩子总招惹人,家长应该怎么办?

首先,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些孩子选择用打人、骂人、破坏东西等方式来发泄怒气。对此,家长和老师要教孩子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学会讲道理,能向同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其次,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与同伴交往。有的孩子为了吸引同伴的注意、表现自我,故意招惹别人。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使孩子学会主动、大方地与人交往,礼貌待人,举止文明,懂得与同伴合作,帮助别人,学会控制自己,不随便发脾气等。

最后,对孩子的进步表现要及时表扬和奖励。让孩子了解怎样做才是受大家欢迎的。

41.孩子爱看电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有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就看电视,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虽然看电视是儿童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儿童过度看电视,会对其生理、心理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诸如视力下降,妨碍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活动范围及兴趣范围缩小,学习注意力分散等。因此,在看电视的问题上,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和限制。

首先,家长应帮助孩子选择电视栏目。为孩子选择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都较强的节目。

其次,要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次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引导孩子读书、唱歌、下棋、做游戏等,既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又有助于孩子兴趣的全面发展。

最后,家长应利用电视教育孩子。孩子往往有逆反心理,越限制他,他就越想看。家长应充分利用电视教育孩子,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电视内容,激励孩子参加各种知识竞赛等。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理解力、观察力,让电视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42.孩子为什么经常做噩梦?

8岁的丽丽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她常常在半夜突然惊醒,随即又哭又闹,不断地喊“妈妈,我怕,我怕”,紧紧地抱着妈妈,全身发抖,她说自己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很久才能再入睡。为此,妈妈专门带丽丽来心理门诊就诊。

这种在梦中惊醒的情况,在医学上被叫作梦魇。梦魇又称梦中焦虑发作,是指儿童因做内容恐怖的梦而焦虑、恐惧,常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这些梦都非常可怕,比如被怪兽追赶、从悬崖上掉下等。梦境使儿童焦虑、紧张、表情惊恐、面色苍白、出汗、心跳快等。因为肌肉高度松弛,所以梦魇者常常想挣扎却动不了,想逃跑却迈不开腿,犹如被“鬼”压住一般。梦魇者很容易被叫醒,或被噩梦惊醒,醒后很快意识清醒,能清楚地回忆刚才所做的梦,往往不会很快再入睡。梦魇常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多见于下半夜。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发生梦魇前常有内心矛盾冲突或情绪焦虑,或者白天看了恐怖电影或听了恐怖故事。有些儿童患有躯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肠道寄生虫病,入睡前过饱、饥饿等均易诱发梦魇。

应积极寻找并去除躯体诱因。平时应当避免让孩子看内容恐怖的视频、听恐怖的故事。一般在消除病因之后,梦魇就不再发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梦魇也可减少或停止发作。

43.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

学习困难一般是指有学习机会的学龄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学习能力的获得或发展出现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习成绩不良。这类儿童一般无智力缺陷,学习困难以学习成绩差为主要表现。学习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成绩作为教育成果的评价。学习困难型孩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环境因素:比如父母的文化素质低,家庭气氛不良,父母对孩子教养不当(溺爱或苛责)等。

2 心理因素:包括学习动机不足、心理障碍、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等)、品行障碍、注意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障碍等。

3 素质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良气质、智力结构和神经心理功能缺陷等。

如果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应及早明确原因,必要时进行智力、学习能力测试,以便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提供帮助。首先,不能简单地斥责学习困难型孩子,要努力培养他学习的兴趣,及时给予他肯定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其次,明确学习障碍的种类和神经心理学缺陷,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孩子进行基本的训练,提高孩子的学习技能。只有正确对待学习困难的孩子,并尽可能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有效地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并防止他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44.孩子不敢提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不敢提问题,怎么办?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提问的能力呢?

首先,要锻炼孩子的胆量。孩子不敢提问的主要原因是胆子太小,不敢与人直接接触。对此,家长要设法锻炼孩子的胆量,比如让孩子自己购买所需要的物品或主动到同学家串门,节假日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做客,或去公园、商场玩,外出参观、旅游等。孩子接触的人多了,实践的机会多了,胆子自然就大了,也就敢提问了。

其次,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如果家庭气氛紧张,孩子常受训斥,总处于被动地位,就不敢提问。相反,如果家庭气氛宽松、和谐,孩子与父母的地位平等,家长对孩子的提问行为大加赞赏,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即便一时不能解答的问题,也与孩子一起查阅资料,那么孩子不但能从中获得知识,而且能获得提问的信心,自然就养成了敢于提问的习惯。

最后,要教给孩子提问的技巧。家长教给孩子一些提问的技巧,使孩子会问、善问,比如让孩子注意提问题的角度,把握好提问的时间等。只有问得合适,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孩子只有在提问题后,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激发起再问的欲望。

45.孩子患了多动症,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些孩子多动不安,做作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持久力和耐心。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区分孩子是一般性多动行为还是属于多动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配合恰当的教育,一般性多动行为可逐渐减少。而多动症则难以单靠教育训练来纠正。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颇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其主要表现为以多动不安为主的行为障碍、注意障碍,易分心、易激惹、好冲动、坐立不安等,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及人际关系。

这类儿童常受批评、斥责、打骂或同学讥笑,其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等受到损害。据调查,虽然多动症儿童大多智力正常,但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人格障碍、注意障碍、人际关系不良等。

因此,应带过分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及时就诊。一般性多动行为的孩子,应根据不同年龄和爱好选择一些训练活动,以提高自控能力。儿童多动症的治疗需要耐心和细心,并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46.什么是感觉统合及感觉统合失调?

人通过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将外界的各种刺激输入脑内。大脑的某一区域将这些信息综合分析,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这一过程就是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对各种外界刺激进行和谐、有效的组合,导致整个身体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0~6岁小儿的学习主要是以感觉学习为主,尤其是在婴幼儿期,感知觉和运动发展极为迅速。大脑接收的信息有赖于感官和运动的输入,必须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学习、调整,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才能有正确的思考、恰当的行为。如果这一能力不足,人体便会由于不协调而混乱,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影响各种行为和运动能力,产生各种不协调表现。

47.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及症状表现是什么?

感觉统合失调既有神经系统本身的原因,又有环境(社会、教养)的原因。正常的感觉统合来源于健全的神经系统与良好的环境。在婴幼儿期,活动空间不足、爬行不足、缺少伙伴,家长对孩子太放纵或过度干涉、过分保护及包办替代,以及不恰当的早期教育等,都不利于孩子感觉统合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很多,因年龄和个体差异而有不同表现,可能有几种或多种表现,常见的有好动不安,常抽动身体,行动缺乏目的性,对安静的活动不感兴趣,经常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晰,语言表达不清;动作不协调,易失去平衡而跌倒,手脚笨拙,坐相、站相不好,使用剪刀、系鞋带、系扣子、跳绳等均较困难;做事或写作业磨蹭;学习困难,写字时常写出格、不整齐,笔画或左右偏旁颠倒,朗读常漏字或跳行;计算粗心,反应慢;脾气急躁,黏人爱哭,孤独,冷漠,人际关系不良,攻击性强,喜欢招惹人等。

48.如何预防与治疗感觉统合失调?

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从小缺少玩伴,失去了许多与同龄儿童共同玩耍、磨炼和互相学习的机会;活动空间不足,家长害怕孩子磕伤,没能使孩子得到应有的锻炼。要让孩子天天动起来。协助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有计划的、成套的游戏与运动锻炼,如袋鼠跳、平衡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