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北大青年的关注、声音和责任(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燕园供水、用水、节水细探[1]

作者手记

一开始,点燃众编辑热情的是校园地下层级分明、管道纵横的酷炫效果。前期准备时推倒重来,因为根本不酷炫,各司其职的基础设施而已,唯一特殊的点在于自备井当家的相对独立的供水系统。

北大区域的第一口井挖凿于1921年,九十多年里,用水的人越来越多,吃的喝的依旧是那股井水,洗的依旧是那股温泉。这样想来,又多了几分与前人的关联。

学生和校方部门之前因为水有过不愉快,事后都证明是信息沟通不顺畅的结果。关于水,实际问题有两个,质和量。在这里我想做一下总务部老师的传话筒,一是不要轻易听信水质不达标的传言,有疑惑向上反映,二是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从洗衣服关掉水龙头开始。

供水: 自备井的天下

从1921年燕京大学为解决园区用水问题挖凿第一口水井开始,北大区域用水就一直独立于市政供水系统,依靠区域内自备井。

如今已成为北大标志性景观的博雅塔便是1924年7月燕京大学为向全校供水修建的塔式水楼。不同于外观的多层结构,塔内中空,除工作人员日常维护需用的螺旋式楼梯之外,只在顶部置有一个大水箱。地下水通过管道运输到塔底,再用电力发动水泵把水抽到水箱里存储。

博雅塔的水箱运转了近七十年,到90年代初,学校共有六口水井,井深70米左右。据总务部运行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宝栓老师介绍,随发展而来的用水量增大和污染加剧使得水井改造势在必行。“一开始水质还是比较好的,后来检测发现某些离子的含量超标。”恰逢国家985计划,学校在1999年得到一笔款项支持用于水井改造。

目前北大自备井一共有八口,分别是在畅春园、西门旁、44楼、五四操场、博雅塔旁、中关新园、物理大楼和燕北园。井深均在600米以上,“水质相当好,差不多就是矿泉水。”

出井水的供应通过管道网络得以实现,输水管道密布于学校各个角落,将井水引入宿舍楼、办公楼、食堂各处。“干管的直径大约30厘米,细的10厘米,总的加起来怎么也得有好几百公里。”总务部部长张西峰老师介绍说道。

目前学校的管道及水箱均为全封闭式,采用变频器,恒压变量,大大提高了卫生与安全系数。针对水井分布不均的现状,张部长表示学校近期正在重新对管网进行设计规划,计划进行分区域的改造。“我们会综合考虑施工时间、工程轻重缓急等因素。”

用水: 水量水质,双重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北大的建筑面积为169万平方米,区域内用水人群超过88000人,除在校师生和后勤工作人员,还包括施工工人、宾馆酒店、写字楼、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等等。保证日常生活工作的充足水量和安全水质,需要强大的供水和协调能力。

据刘老师介绍,每口井每小时的出水量约为100吨,每天每口井大约出水2400吨,“总量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各时段用水多少不一样。”早中晚用餐时期是一天中的用水高峰。“特别是早上六点多,这个时间食堂开始做早饭,学生起床刷牙洗脸。”八口井的瞬时出水可以达到每小时1000吨,能满足绝大部分时段的用水需求。

张部长告诉我们前两年有一些高楼层在用水高峰期的时候会出现水量不足的状况,尤其是在近些年发展较快、需水量较大的东区,很多高层住户甚至没办法在自家洗澡。“但是自从去年中关园新打的水井投入使用以后,供水不足的问题就得以解决了。”

出于水质考虑,北大校内已停止使用河水、湖水等地表水。卫生监督站工作人员会对饮用水进行年度例行检测。“每打完一口井他们(卫生监督站工作人员)就会过来检测,之后产生一份水质报告。有时候他们还会随机到不同的水龙头处取水进行检测。结果都证明我们的水质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至今北大校内用水尚未出现过水质不合格事件。记者提及前段时间有学生反映宿舍饮水机的饮用水有问题,张部长解释说那只是替换纯水机带来的不必要的矛盾。为节约用水,宿舍楼内统一使用普通饮水机,“你以前喝惯了纯净水,现在喝的是烧开了的水,只是口感有差异,喝是没有问题的”,他把这形象地比作白面馒头与窝头。“而且纯净水中矿物质含量低,偏酸性,长期饮用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而公共浴室以及宿舍楼内近110间小浴室内洗澡水的来源,正是广为流传的“温泉水”——学校的两口地热井。静园地热井深3618米,出水温度约60度。其瞬时出水量无法满足相对集中的洗澡时段的需求,需要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水箱蓄水,使用时再兑一些凉水便可直接用来洗澡。

节水: 技术管理,双管齐下

对于节水问题,张部长认为应当从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两方面入手。

学校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水系统,将排出的废水进行处理再利用,注入未名湖,或用于草坪浇灌等绿化建设。“未名湖本身也需要水,现在绿化所用都是自来水,建成之后会节省大量水资源。”

2013年暑假开始,45楼乙便开始了中水系统的初步试验。通过管道和设备更新,将上一楼层的洗漱用水收集处理后作为下一楼层的厕所用水,六楼的给五楼,五楼的给四楼,以此类推。据总务部初步统计,此项举措的节水效果很可观,拟在校内推广。

以普通饮水机替代纯水机也是节水工作的一大突破口。若使用纯水机,水的利用率太低,“基本上一杯纯水就要消耗两到三杯水,国家也不提倡”。目前校内大多安装普通饮水机,只有一教、二教和文史楼还是纯水机。“它们还在正常运作,经费也不是特别充足,急着换掉也算是另一种浪费,但将来肯定会逐步改造。”

除了在设备上下功夫,如何督促师生节约用水也至关重要。从2002年起,学校行政单位用水由学校统一拨款,超出部分需要另外缴费。“如果行政工作人员不节约用水,就会减少其他项目的经费来弥补差额,相反,节约下来的水费也是归部门使用不收回的。”

2011年以前,学生打开水按照大壶4分、小壶2分收费,目的在于增强大家的节水意识。“收上来的钱很少,甚至还不够给卡务中心交管理费”。施行至今的洗澡按时计费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十升才一毛钱,其实学校是往里面贴钱的,更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现在学校水资源浪费现象仍旧存在,采访中张部长和刘主任不止一次提出希望《北大青年》呼吁大家节约用水。

大仓文库展览请帖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复本

[1] 蒲劲秋,光华管理学院2012级本科生;陈珊,中国语言文学系2013级本科生;包康赟,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