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的社会(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行为模式

1 动物的典型行为和仪式化行为

现代习性学(modernethology)认为,每个物种在其演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会形成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其中一些行为为该物种所特有,我们称之为典型行为。从分类学角度,一般来说,在分类学上较接近的物种,比如同目、同科、同属的动物,它们的行为模式较为相似;而在分类学上相距较远的物种,其行为模式相差较大。但这并不绝对,由于不同物种的动物生存环境会有许多不同,从演化的适应性角度来看,即便在同属的各物种中也会形成一些这一物种独特的行为模式(Dawkins,1987)。

仪式化行为指动物中失去原来的意义而转变为传递另外信息的行为(任仁眉等,2005)。一般仪式化行为由非仪式化行为演化而来。某些行为模式经过长期的演化过程,通过自然选择机制转化为仪式化行为。仪式化行为在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动物行为学家们极为关注的课题。《牛津动物行为学辞典》(Oxford Companion to Animal Behavior)是这样描述仪式化行为的:仪式化行为是把具有各种功能的行为模式,通过演化的过程转变成为具有交流功能;这种转变是通过自然选择进行操作的,它把行为模式转变成为更加可信的、显著的交际形式;这种转变的过程,是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由以上论述可知,仪式化行为是把有某些功能的行为模式转变为交际功能,成为个体或群体之间交流信息的手段,这种转变是通过长期的演化并借助于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在动物世界中,仪式化行为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比较研究,一种行为模式转变为仪式化行为有许多途径:

(1)常见的是把一种行为变成刻板的和不完全的形式,使之成为仪式化行为。例如,灵长类动物间正常的理毛行为,是一种较为缓慢而平和的行为,它的直接功能是帮助其它个体清理身上的脏物,如汗粒和寄生虫等,而间接功能则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手段;而仪式化的理毛行为,常常是局限在其它个体身体的某些部位,动作相对精简,有时只有象征性的动作。因而,理毛行为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功能,而是传达一种和解友好的信息。

(2)把有些行为的动作“冻结”成一种姿势,也是把正常的行为变成仪式化行为的一种形式,许多威胁行为就是通过这个途径形成的。比如,人们常常把要打人的手举在空中“冻结”住以示威胁,传达将要打人的信息,这就是一种仪式化行为。

(3)还有一种途径是,改变原有动作的强度,使之成为一种刻板的、具有独特强度的、含义更清楚的行为。例如,啄木鸟利用喙啄掘树干造窝或取食,发出嗒嗒的声音,这种行为通过转变成为仪式化行为。雄性黑啄木鸟敲击干树枝,以表明此块领地被它占领,其它雄性不要过来,并吸引雌性来与之婚配。这种敲击是有独特而刻板的节律的,很容易和正常雕啄鸟巢时的敲击声相区别。又如,当一对配偶啄掘鸟巢过程中,一只鸟工作到一定时候,它就飞到洞边的进口处,用很慢的节律敲击洞口,通知它的配偶来替换它,继续工作,这些敲击声不是在挖掘鸟巢,而是交际的符号。

(4)把一种行为的原来的动机,转变成另一种动机也是形成仪式化行为的一种途径。很有名的例子就是鸟类求婚时的乞食行为。鸟类的有些物种,当求婚到了最后阶段时,雌性对它的雄性配偶作出一种乞食姿势。在正常情况下,这种乞食姿势是幼儿对父母求食时做出的;雌性只是在繁殖周期内很局限的阶段才做出这种姿势,当时它并不饥饿;因此这种乞食行为的动机是和幼儿乞食行为的动机全然不同的,它转达了性接受的含义。

(5)仪式化行为有时也把具有某种功能的行为,转变成其它功能以传达信息。例如,黑头鸥在交配之前,有一种仰头的动作模式,配偶走到一起,不停地急速仰头,同时还伴有轻柔的叫声。这种模式原来也是一种幼儿向父母乞食的动作模式,不停地仰头,可以激发父母的喂食反应;但在仪式化的过程中,这种乞食行为变得刻板而夸张,表明双方已做好交配的准备。幼儿行为的仪式化,在交配过程中起到安抚的功能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交配双方互相抱有戒心的配偶之中。

由以上例子可见,仪式化行为是动物间通信的信号(尚玉昌,2005),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手段。这种传达信息的手段非常重要,它在动物的交往之中,起到缓和矛盾,避免互相伤害,保存实力的作用。例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举手”是威胁的仪式化行为,传达要打人的信息,但是并没有打,如对方理解了他的意思走开,就避免了打斗的发生;又例如雄性啄木鸟啄击树枝,传达此块领地已被占领的信息,其它雄性了解此意,不再来侵入,就避免了一场战斗。上述例子都说明仪式化行为在动物的交往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灵长类动物中,仪式化行为是很多的,尤其是在群居的动物之中。金丝猴是典型的群居灵长类动物,对于金丝猴来说,其行为模式中的仪式化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