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新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超越传感器研究领域的数据搜集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有关传感技术的历史、理论以及使用享有共性的新闻报道实践在本书中未被提及。

威斯康星大学的助理教授卢卡斯·戈拉夫斯在撰写关于对传感技术认识论的分析的文章时,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那就是将“民意测验”容纳在传感技术中。如同传感技术一样,记者们经常运用民意测验的方式系统性地搜集有关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多数是适用计算的模式。彭博通讯社和路透社每周都会统计消费和商业行情。它们使用策略性的调查统计推广品牌,并与民意测验机构以及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同样地,在选举季时,由《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电视新闻部(ABC News)所做的民意测验,与拉斯姆森和盖洛普调查一并成为名列前茅的新闻议程。所以说,将民意测验纳入我们的研究是个有力的观点。然而,民意测验数据源于人际互动。正是这一点将民意测验和传感技术的实践过程区分开。这就是说,我们承认在设计传感技术、设计传感数据收集方法以及传感器数据分析过程中人类能动性的存在。

同样地,本书中没有包含将人自身作为传感器的情况。我们当然认同,人类通过五官的共同作用观察世界并记录相关信息,但是这其中没有包含任何可以查询或是重现的机械过程,恰是这一点将人类传感与机械传感区分开来。再强调一遍,我们承认反驳观点:不断进步的社会科学实验方法让人的观察也可以重现,而技术和机械传感器的设计也会受到人的主观影响。尽管如此,人类的观察在可控程度和特异程度上与机械不同,并不会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受宏观趋势的影响。正因为以上的因素,我们在此不研究人类自身的感知行为。

软件传感技术也许是最难以排除在外的。营销公司检测电影或唱片的比特流以了解电影和歌曲集的受欢迎度,这种方法与物理感知有很多的共同点。这是另一种新兴技术与人类观察世界的需求的交集。它可以生成成千上万的可询问数据。它还可以生成实时信息或是可存储、可处理、可传播的信息。与此同时,它们还有着不同之处:软件传感技术更多地与虚拟世界有关,然而我们这里所专注的是运用更加倾向于真实世界的观测。但是,这个区别仍然有可能是个假象:在我们的案例分析中,有一些物理观测的例子可以直接应用于数字和网络信息中。

因此,之前那些将便利与新闻实践阻隔开的界限可以很轻易地被打破并重设。我们描述过的一些传感器的特质可以同时运用于被我们遗漏的实践领域中。传感器报道的法律和道德方面的问题以及案例中的课程和观测结果,可能是恰恰相关的。所以,如果你发现任何我们有关感知的观测结果或课程对其他领域也有用的话,那么祝福你,直接去运用吧。

[1] 计算机和数据新闻确实是托尔数据新闻中心研究项目的有力核心。本书的读者也可以考虑阅读托尔中心研究员乔纳森·斯特雷、尼克拉斯·戴克泊勒斯和亚历克斯·哈罗德的著作。

[2] “实时地”(或全时间地)是本书的一个术语。如那些一直关注财经系统里的数学算法的人所知,即使以百万分之一秒的频度登录一次数据有时候也是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