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
一、作者简介
沙汀(1904—1992),原名杨朝熙,又名杨子青,四川安县人。1932年参加“左联”,曾任“左联”常委会秘书。著作主要有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爱》《土饼》《航线》《苦难》《小城风波》《兽道》《呼嚎》《堪察加小景》《过渡集》,中篇小说《奇异的旅程》(又名《闯关》),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散文集《随军散记》(后改名《记贺龙》)等。
二、解析
(一)《在其香居茶馆里》写于1940年,原刊于1940年12月出版《抗战文艺》第6卷第4期上,最初收入由重庆东方书店于1944年4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小城风波》中。
(二)内容梗概
方治国是回龙镇的联保主任,他坐在回龙镇其香居茶馆里时,看见邢幺吵吵从东头走来,便“冷了半截,觉得身子快要坐不稳了”。邢幺吵吵因大哥是“全县极有威望的耆宿,他的舅子是财务委员,县政上的活动分子,很不好沾惹的”,他的二儿子缓役了四次,却连半文壮丁费也没有花过。方治国知道镇上有闲话,正巧新县长上任后宣布要整顿“役政”,于是,便送上一封密告信。随后,邢幺吵吵的二儿子便被捉进城去。邢幺吵吵从大哥那里得知二儿子被捉的真相后,便来找方治国算账。邢幺吵吵在茶馆坐定后,便不指名地辱骂方治国,称他是“狗”——方治国因外祖父充过衙役,最忌讳走狗称呼,便忍不住站起来回应邢幺吵吵。邢幺吵吵因派老大进城探知风声不妙,便异常愤怒地揭露了方治国买卖壮丁、从中渔利的恶政。方治国是有名的软硬人,对邢幺吵吵的攻击软软地抵挡,故意说出自己过去曾减征他的救国公债之事,死活不承认这次的密告。方治国的助手毛牛肉主张硬顶,但另一个助手张三监爷怕邢幺吵吵家鼓动全镇的人大规模来控告,因而,认为还应联络邢幺吵吵。这时本镇曾当过十年团总、十年哥老会头目的陈新老爷出面调解。邢幺吵吵告诉他又派了蒋门神进城打探消息,但对新县长的脾气仍摸不准,只怕二儿子要送到省里去。陈新老爷出主意让方治国再额外买壮丁去替换,方治国因前任县长是因为壮丁问题撤办的而不想冒险。于是面对邢幺吵吵的胡搅蛮缠,他也突然强硬起来,对陈新老爷所安排的用费由邢幺吵吵出、人由方治国进城去办的方案都置之不理,这使得邢幺吵吵大为恼火,扭住方治国的领口拖到街面乱打。方治国淌着鼻血,左眼青肿;邢幺吵吵吐着牙血,继续谩骂。这引得两边的眷属纷纷出动,妇女们上街,方治国的母叫嚷,邢幺吵吵的太太则在邢幺吵吵的耳旁报告对方的伤情。整个市镇老百姓从来没见过这么有身份的两家人动手打架,纷纷前来看热闹。方治国准备带着伤进县城去控告。这时,蒋门神——一个左腿微跛,满脸胡须的矮子突然从人丛中挤进来。肥胖的邢幺吵吵的太太九娘子最先抓住他询问打探的结果,蒋反问,“打听的事情?”然后显得有点奇怪地答道:“人已经出来啦。”原来邢幺吵吵的大哥已经买通了新县长,让队长在新壮丁点名报数时,故意让邢二少爷报错,之后,便说他没有资格打国仗,打一百军棍就开革了!正当人们惊奇于这个结局时,蒋门神忽然发现邢幺吵吵和方治国的异样,他懵懵懂懂地发出惊叫:“你们是怎样搞的?你牙齿痛吗?你的眼睛怎么肿啦?……”
(三)人物分析
1.方治国
方治国是回龙镇的联保主任,一个国民党基层政权的官员。其特点一是“两眼墨黑,见钱就拿”——这是熟知内情的地方实力派邢幺吵吵对他的评价。在兵役问题上,邢幺吵吵揭露他:“去年蒋家寡母的儿子五百,你放了;陈二靴子两百,你也放了!你比土匪头儿肖大个子还要厉害。钱也拿了,脑袋也保住了”。不单是兵役上,其他方面,“回扣、黑粮,等等”,“甜头”多着呢!他原来在回龙镇是有钱无势,让他做联保主任是地方实力派的阴谋,因为前些年预征太多,人们怕因干公差而犯众怒。他起初也老是垫钱,后来“尝到甜头”就愈做愈起劲了。于是,一个原来并不知道贪污舞弊的人,几年主任一当,就成为此中老手,而且十分贪婪了。二是阴险、狡诈。他是个“软硬人”——碰见老虎他是绵羊,如果对方是绵羊呢,他又变成老虎了。因为新县长声称要整顿兵役,他赶紧向县里上了封密告,使缓役四次的邢幺吵吵的二儿子被捉进城当壮丁;可当邢幺吵吵到茶馆气势汹汹地来向他兴师问罪、当众揭露其贪污行径和告密勾当时,他扮起了绵羊角色——当邢幺吵吵恶毒地辱骂他的外祖父,气得他脸青面黑,他接嘴反驳时,他仍然不自觉地称对方为“表叔”;当邢幺吵吵当众揭穿他舞弊的老底时,他也只是“现出假装的笑容”,含含混混地抗议两声。满脸赔笑、套近乎、抵赖等似乎他从来都是向着邢幺吵吵的。这种以守为攻的手段弄得蛮横的敌手哭笑不得。但在涉及危险的关键问题时,他并不软——当陈新老爷出主意让方治国再额外买壮丁去替换邢幺吵吵的二儿子、方治国若如此便会冒被撤办的危险时,他一下子变得那样坚决,一口回绝陈新老爷的要求:“我负不了这个责!”他甚至不顾这位在回龙镇上最有权势的老头子的恼怒,用一种毫不在意的调侃态度把一切干系都推得精光,因而,气得邢幺吵吵只能以大打出手来对付这个软硬人。
2.邢幺吵吵
邢幺吵吵是回龙镇有钱又势的地方绅士、实力派。大哥“是全县极有威望的耆宿”,舅子“是财务委员,县政上的活跃分子”。因此,他在回龙镇享有特权,二儿子该服兵役而可以缓役四次又从不出半文壮丁费。其性格特点是不忌生冷,蛮横狠赖粗野。当他得知自己的二儿子是因方治国的一封密告信而被捉进城去的之后,便在大庭广众的茶馆里用一连串粗鲁强横的詈骂方治国——从直着嗓子干笑到横着眼睛叫嚷,直至最后拍着桌子咆哮起来,并对身边好心好意劝解的俞视学也轻蔑地抢白;一点儿不留情面地揭露方治国的贪污劣迹,甚至最后还把方治国打得鼻青眼肿——他之所以如此,既与他的个性特点有关,又与他家有钱有势的社会地位以及四川偏远小镇的地方特点有关:那里几乎每个人都摸过枪炮,能来两手,有钱有势的人做团总,做哥老会头目;这和江南士绅的重文化教养有所不同。
(四)主题
小说通过四川一个小镇——回龙镇在兵役问题上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矛盾,揭露了兵役问题上的黑幕:
1.国民党基层官员借此敲诈勒索,中饱私囊。回龙镇的中签适龄青年家庭只要给联保主任方治国钱,就可以不服兵役或缓役。这钱名为壮丁费,即买别的青年顶替,其实大部分是被他贪污了。
2.有地位、有势力的人家的适龄青年可以不服兵役,如邢幺吵吵“这种家庭一直就没人中过签”,这是抽签中的黑幕;邢幺吵吵的二儿子缓役四次,从不出半文钱壮丁费,这是一种非法特权等。小说还描写了国民党县级政权的腐败。新县长声称要整顿兵役,这其实只是虚张声势而已。邢幺吵吵的大哥——全县极有威望的耆宿,封建士绅,地方实力派很快和新县长勾结上了。新县长在接受贿赂之后,借一个可笑的理由,即壮丁排队报错了数,然后加上“没有资格打国仗”的名目,将邢幺吵吵的二儿子“开革”出来。这一结局将小说的锋芒指向兵役问题上弊政产生的根源——国民党政府,这一政府就是如此黑暗腐败;同时,这一结局,也暗示出继前任县长被撤职之后,新任县长的整顿兵役也不过是一个骗局。
(五)艺术特色
1.地方色彩浓郁
小说用朴素、本色、生动俗常的四川土语方言描写人物的对话,不仅使人物跃然纸上,而且使人物与活动的特殊社会背景融为一体。小说所写的茶馆,是一个极具风俗文化色彩的场所,把故事集中在“吃讲茶”的场景中,不仅使故事结构紧凑,增强戏剧性,而且使小说的整体氛围笼罩在四川乡村浓浓的泥土气息中。
2.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小说不但主要人物方治国和邢幺吵吵个性鲜明,连次要人物如张三监爷、黄毛牛肉等人也各有各的个性;没有出场的新县长也给人以一个鲜明印象——小说主要是通过旁人插话两次刻画新县长的形象的。第一次小商人说:“新县长怕难说话,看样子就晓得了:随常一个人在街上串,戴他妈副黑眼镜子……”给人以高深莫测的神秘之感。第二次米贩子介绍:“起初都讲新县长厉害,其实很好说话。前天大老爷请客,一个人老早就跑去了:戴他妈副黑眼镜子……”描写他戴一副黑眼镜子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新县长这一人物形象极其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的特点。
3.人物语言描写特别精彩,充分个性化,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
“方大主任!”……“是人做出来的就撑住哇!我告诉你:赖,今天无论如何赖不脱的!”
……
“是的,老子说了:是人做出来的你就撑住!”
“好嘛,你多凶啊。”
“老子就是这样!”
“对对对,你是老子!哈哈!……”
邢幺吵吵的话,凶而粗野,自称老子。能向一镇之长如此讲话,一方面是方治国的告密已由兵役科泄露给他大哥,证据在手,似乎有理,更主要是因为家庭权势。而方治国的话,是软硬人口吻,带着嘲笑的意味,似乎是在嘲笑方治国,也似乎是在嘲笑自己,以守为攻,会弄得敌手哭笑不得,无法奈何。
4.讽刺色彩浓重
小说是一篇具有鲜明讽刺特色的现实主义小说,但它的讽刺特色,不是运用夸张手法,而是运用写实手法来达到的。这是它和其他讽刺小说如《华威先生》不同的地方。小说中两位回龙镇的体面人物,在茶馆里互相剥露假面,露出假丑恶的真相,像两个舞台丑角一样表演着不光彩的一幕,像两条恶狗样互相撕咬,甚至打得鼻青眼肿口吐鲜血。小说把生活中的这种笑料加以提炼,予以如实描写,就具有讽刺特色。方治国这样的两眼墨黑见钱就拿的镇长,县长居然嘉奖以“尽瘁桑梓”的匾额,这是生活中的讽刺材料,小说用写实笔法再现,也就是讽刺。方治国告密,但竭力抵赖,以最大的诚恳表示一向对邢幺吵吵如何如何好,表演得极其精彩,像一个骗子在表演自己是如何的忠厚老实。这是写实,但也是讽刺。服兵役如此严肃重要的事,邢幺吵吵的二儿子却因报数报错(不言而喻是故意安排的)而被轻松放回,这也是讽刺。戴着墨黑眼镜的声称要整顿兵役的新县长,群众对他的两次不同反映和表现,前后对比,也是写实和讽刺。
小说最后,方治国和邢幺吵吵两个打得鼻青眼肿、牙齿出血,米贩子蒋门神从城里回来了,报告着邢幺吵吵的二儿子已被放出的消息,还问两个体面人物怎么搞的,“你牙齿痛吗?你的眼睛怎么肿啦?”这一结局具有强烈的讽刺性。两位体面人物相互殴打本来已经是笑料了,而相互殴打之后发现原来是白打殴了一场,那就更是显得滑稽可笑了。更主要的是,讽刺锋芒最后指向了县一级政权,新县长的整顿兵役只是说说而已——官绅勾结、没有法制、没有是非原则,这便是国民党政权的本质特征。小说的这一结局是对国民党政权本质特征的揭露与讽刺。
5.情节结构集中紧凑
小说的地点集中——矛盾冲突集中在茶馆内展开;时间集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结束大致在一小时之内;情节集中紧凑——不是从头说起,而是从矛盾冲突已激化,由邢幺吵吵到茶馆内找方治国兴师问罪讲茶开始;此前的新县长上任声称要整顿兵役,方治国向县兵役科告密,邢幺吵吵的二儿子被捉去做壮丁等,都以补叙方式交代,这样,矛盾冲突从小说开始就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人物集中——人物虽多,但主要人物只有方治国和邢幺吵吵以及调解人陈新老爷等。小说集中紧凑似一个封闭式结构的独幕剧。这样的结构,减弱了事件过程的叙写,便于把主要笔力集中于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所选择的地点茶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旧社会,尤其是四川,茶馆是重要的办事地方——有矛盾,矛盾的双方便在茶馆内以吃讲茶方式谈判解决。选择茶馆也便于营造气氛,有茶客,有过往行人驻足观看。小说在矛盾冲突展开的过程中,时不时插写茶客、群众的反应,既反映了民情风习,又加重了小说热烈紧张的气氛。
情节结构集中紧凑也表现在茶馆内的矛盾冲突安排不枝不蔓而又波澜起伏这一点上——邢幺吵吵进攻,揭露方治国兵役黑幕,怒责方治国告密;方治国以守为攻,以软对硬,套近乎,对对方表现出极度的诚恳等。矛盾冲突一会儿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一会儿攻势受挫,趋于缓和。调解人陈新老爷的介入使矛盾冲突进入实质性阶段。时而双方僵持,时而似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最终陈新老爷调解失败,矛盾冲突急转直下,进入高潮,双方大打出手。这时米贩子蒋门神来报告城里邢幺吵吵的二儿子已放出的消息,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事理之中,起到了大起大落而又不显生硬的艺术效果。
情节结构集中紧凑还表现在明写茶馆冲突,暗写县城里的新县长和邢幺吵吵的大哥。新县长是茶馆冲突的起因者,邢幺吵吵的大哥和新县长又是茶馆冲突解决的操纵者。对他们采取暗写,可以省去许多笔墨,使结构集中紧凑。
6.明暗两线,相辅相成
小说分明暗两条线索进行,明线是邢幺吵吵和方治国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这场龙虎斗,暗线是县城里邢幺吵吵的大哥与新县长做交易。这两条线索一虚一实、相辅相成,互相推动,促使了情节发展的波澜起伏,有力地暴露了抗战中国统区基层政权的腐烂。
7.结局巧妙
结局具有三个艺术效果,其一是出人意料。茶馆内方治国和邢幺吵吵虽大打出手,但问题并未解决。读者不知矛盾会如何解决,小说会如何收尾,蒋门神来报告人已放出,这一结局出人意料。其二是画龙点睛。这一结局说明新县长和地方豪绅势力很快勾结上了。整顿兵役只是一句空话。国民党政权,无论是基层或是县级,无论是老的或是新上任的,都是如此腐败。小说的主题由这一结局得到更深刻的表现。其三是具有强烈讽刺的喜剧效果(如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