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许地山

春桃

一、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原名赞堃,字地山,祖籍广东,生于台湾台南。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著作主要有短篇小说集《换巢鸾凤》《缀网劳蛛》《商人妇》《无法投递之邮件》《解放者》《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杂感集》,学术著作《中国道教史》《国粹与国学》等。

二、解析

(一)《春桃》原刊于1934年7月出版的《文学》第3卷第1号上,最初收入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47年4月出版的小说集《危巢坠简》中,是许地山后期的代表作。

(二)内容梗概

刘向高和刘春桃年龄都在30岁左右,他们合住在北平城德胜门城墙边的一个小院里。4年前闹兵灾逃难时,他们在路上相识,并一同走了几百里,但后又分散了。春桃到北京后,先给人干活,后“选了这捡烂纸换取灯儿的职业”。向高先到涿州去找两个世交亲人,遭到冷落后,又流落到北京,住进了房主老吴的房子。后来春桃来租老吴的房子,于是,两人再次相遇。春桃在租下房子的同时,也留下向高当助手,让他在破烂里挑出些值钱的东西去卖。春桃每天风吹日晒,打歇过后便进屋准备洗澡,向高便提了桶水跟进伺候,快活时还叫她“媳妇”。有一天,她看见桌上有一张红帖子,以为是捡来的破烂;而向高则马上说明是因为早上警察查户口,说同居不妥,便在拾来的空帖子填上了他们于辛未年办喜事一事。春桃不乐意,把帖子搓成长条,烧掉了。向高以为春桃还想着李茂,低声说,“看来,你还想着那李茂”——春桃曾说过她当年出嫁的情形:花轿刚进门,大兵就到了,新夫妇收拾了东西随人往西逃,走了一天一夜。第二夜,说是“胡子来了”,各人只顾逃躲,小夫妻走散了。春桃估计丈夫李茂早死了。第二天中午,春桃从后门出来,两条腿已残废并已沦为叫花子的李茂叫住了她。春桃没多说,便雇了一辆洋车,和李茂一块儿回到家来。李茂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分手那晚上,他被胡子绑了。为了找春桃,他夺了一杆枪,打死两个人,逃了出来。到沈阳当边防军,干了三年。团长下令,能连中九靶,每月关双饷,还升差事。李茂连中九靶,但团长见他枪法好,怕他临阵打黑枪,便说他是胡子,要枪毙。排长、队长说情,才免一死。后来,他投了义勇军,在海城附近打了几个月的仗,后来,在平谷被打伤了两条腿,被人送到军医帐篷,锯掉两条腿,因此,流落到北京。春桃为李茂的不幸而伤心落泪,李茂看到小屋里的场景后,不禁问春桃是否已经改嫁?春桃只承认和向高同居。李茂觉得当了王八,招人笑话。春桃认同他的观点。她说她是从老辈的交情再加同乡角度才领他来家的。因此,要他往后住在她那里就是了,别多想多说。春桃出去为李茂买饼时,向高回来了,两个男人相对,心情都很复杂。寒暄了一阵,向高表示要走开,让他们夫妇团圆。李茂则说自己残废了,离开春桃已很久了,向高和春桃不必拆开。春桃买饼回来后,提议三个人合伙开公司,她当捡货的,李茂分拣货物,向高出外卖货,两个男子各有心思,对此反映不强烈。第二天,李茂叫春桃进屋,把携带几年的龙凤帖交给她,要她归向高。春桃没收,说不能因他残废而不要他。她出来找向高商量,但不见人;到胡同口大街上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她半夜回家,发现李茂用裤带吊在窗棂上。她把他救下来,李茂只是哭,觉得对不起她,向高又走了,使她更受拖累。春桃说并不怨李茂,并确信向高会回来。向高在街上胡乱走着,脚上像扣着铁链链,那链子却被春桃牵着。最后,他还是回到了春桃的小院。三个人团聚之后,他们按春桃的设想,开始了新的生活。

(三)人物分析:春桃

春桃是20世纪30年代北京地区一个的劳动妇女。她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勤劳、朴实、善良、坚韧、坦诚等美德,而且还具有豁达而宽广的胸怀以及劳动者“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同时还具有具有坚强的生活意志,能够在动荡的年代,掌握自己的命运,向命运和苦难挑战,凭着自己的微薄之力活下去。在新婚之夜,乡里就闹了兵灾,逃难中与家人失散,只身流落到北平。因不愿意给洋人当佣人,看不惯主人家的“虎狼气味”,就自力更生,以捡纸卖破烂为生。后来,与在逃难中偶遇的同乡难友刘向高同居,两人相依为命,过着俭朴、平等相待的生活。在先因战乱而失散后又因战致残而沿街乞讨的丈夫李茂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将其留下,三人同住。可是两个男人却摆脱不了封建传统的束缚,或上吊或出走要离开春桃,以成全对方。她却主张三人同住,相互理解、相互体贴、互相帮助,共同办公司,圆满地解决了三人间的矛盾,一起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春桃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从传统中走出来、脱尽礼教束缚、不断走向掌握生活航向的新道路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成长历程。

(四)主题

小说通过春桃这一人物形象,谴责了战乱频繁的旧社会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展示并赞扬了劳动人民善良的品性、美好的心灵、宽阔的胸怀、纯朴高尚的道德作风,赞美了遭受苦难的劳动人民之间的纯厚情谊,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与对平相互爱的人际关系的憧憬。

(五)艺术特色

1.语言朴实亲切,老北平口语化的特点突出

如:

“媳妇,媳妇,别这样叫,成不成?”春桃不耐烦地说。

“我花了一块钱,买了一篓!赔不赔,可不晓得,明儿捡一捡,得啦。”

“宫里出来的东西没个错。”

“嗳,说来话长。你从多喒起,在这里呢?你卖的是什么?”

……

2.人物形象丰满、厚实

如春桃——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小说在描写其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时都给予了足够的篇幅,从而塑造得非常丰满、厚实。

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水乳交融

一方面,小说中的人和事均具有较强的现实性——这样的人和事在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并不罕见。虽然作者有意她把它安放在旧北平城圈里边展开描写,但也是令人感到真实可信的。另一方面,小说清丽柔婉,空灵洒脱的笔致、曲折离奇的情节与质朴、纯厚的内蕴相结合,形成了诗一般的境界——小说总体上虽以朴实苍劲见长,但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环境气氛的烘托,都洋溢着清新、淡雅的魅力。如刘向高摘下晚香玉插在春桃的髻上,春桃却说:“别糟踏我的晚香玉,晚上戴花,又不是窑姐儿。”一句话就点出春桃的朴实无华,心灵却如同晚香玉一般美,散发着馨香。春桃是内外兼美的化身。春桃居住的小院的环境也布置也与人物相吻合,朴素中透着雅致。春桃与刘向高的逃难相遇,后又租房同居;李茂的突然出现;矛盾的展开及圆满解决等,均充满传奇色彩。

4.侧面描写

小说在刻画春桃这一形象时运用了侧面描写,如对春桃肖像的描写:“上身是白的,脸上虽没脂粉,却呈露着天然的秀丽。若她肯嫁的话,按媒人的行情,说是二十三四岁的小寡妇最少还可以值得一百八十的”,从旁评点,写出春桃的美丽。

5.运用了白描手法

小说多处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明快、清丽、流畅,朴素无华。如春桃与刘向高争论该不该称她为“媳妇”的对话,贯穿始终,点染出人物之间的谐谑,欢乐气氛,活泼有趣,极富表现力。

6.结尾巧妙,余味无穷

小说在结尾写道:

院子都静了,只剩下晚香玉的香还在空气中游荡。屋里微微地可以听见“媳妇”和“我不爱听”、“我不是你的媳妇”的对答。

——这样的结尾幽峭,暗示出最后的结局,人物的眉目神情跃然纸上,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