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工业60年的创新之路
□ 雷凡培 高红卫
中国航天科技工业走过了60年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经过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开辟了一条崛起和腾飞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务院批复从今年起把4月24日设为“中国航天日”时所指出的,60年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作为综合国力增强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航天科技工业创造辉煌成就
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航天职工的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中国航天科技工业跨越发展,出了成果、出了效益、出了人才、出了精神,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一、航天科技工业发展成果丰硕,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导弹装备强军护国 60年来,中国导弹装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独立自主发展,已拥有了数十种地地战略战术、地空、海防、空空导弹,形成了完整配套的导弹装备系列,而且在许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地地导弹,实现了从单级到多级,从液体到固体,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射程从几百千米到上万千米,初步形成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导弹武器装备体系。在战略导弹领域,实现从液体到固液兼备、从陆基到陆海兼备的跨越,战略预警、导弹突防、快速反应和生存防护能力不断提高。在常规地地导弹领域,实现从传统弹道式向机动滑翔式的跨越,在命中精度、突防能力、多种目标毁伤等技术与能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防空反导领域,形成了高、中、低层相匹配,远、中、近程相衔接,满足区域、要地、野战伴随防空等不同情况需要的防空反导装备体系,在复杂战场条件下的抗超低空、临近空间、隐身内目标的能力显著增强。在海防导弹领域,形成了岸舰、舰舰、空舰、潜舰等飞航导弹系列,在小型化、高精度、超低空、抗干扰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海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在历次国庆阅兵,尤其是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中,既有新型液体和固体战略核导弹,也有新一代常规战术地地导弹;既有新型防空反导导弹,也有新一代的各种反舰导弹;既有洲际弹道式导弹,也有最新研制的巡航导弹,展示了中国导弹装备的雄姿风采。中国导弹武器装备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石,是一支强大有效的战略威慑和防御反击力量。
运载能力大幅提升 60年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轨到高轨、从发射单星到多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运载火箭方面,中国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2016年6月29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十六号卫星02星,长征运载火箭创造了231次发射记录。中国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型谱,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飞船、探测器的能力。此外还研制发射了一型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和一型快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长征运载火箭已有16种,其中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0种,覆盖了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和地月转移轨道的轨道范围,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1800千克到9500千克,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从400千克到28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1500千克到5500千克。现在研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23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4吨级。2016年6月25日,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成功,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5吨,表明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在技术上,实现了从使用常规推进剂到低温高能推进剂、从使用液体燃料到固体燃料、从火箭末级一次启动到多次启动、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航天器和月球探测器的跨越,在火箭可靠性、适应性、发射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卫星技术全面推进 截至2016年6月,中国共成功发射国产人造卫星268颗,近130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应用卫星体系健全。其中,通信卫星,中国1984年1月29日发射东方红二号卫星,进行了电话、电视和广播等各项通信试验,同年4月8日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卫星,承担了部分国内通信任务,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掌握了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技术以及卫星的定点和通信技术;其后陆续形成了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的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平台,2010年9月5日成功发射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其有效载荷包括24路C波段转发器、8路Ku波段转发器和1路S波段移动通信转发器,波束覆盖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能够提供高效、优质的通信和广播业务服务。目前正在研制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将使中国高轨道卫星平台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遥感卫星,中国遥感卫星从返回式卫星发展到传输式卫星,分辨率从10米级发展到亚米级,观测手段从光学发展到红外、多光谱、微波等多种方式。2010年启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已成功发射了高分一号、二号、四号卫星,其中,高分一号卫星首次实现中高分辨率和宽幅成像的结合,高分二号卫星使中国民用卫星遥感领域达到亚米级分辨率,高分四号卫星作为中国首颗高轨道凝视卫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著提升了中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在国土资源勘查、地图测绘、防灾减灾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气象卫星,自1988年9月7日发射第一颗风云一号A气象卫星以来,中国研制了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4个系列的气象卫星,覆盖了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实现了可见光、微波、红外、高光谱等多手段探测,使中国气象观测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海洋卫星,主要包括海洋一号和海洋二号两个系列卫星,目前已发射3颗海洋卫星,用于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等要素探测,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河口港湾建设和治理、海洋污染监测和防治、海洋带资源调查和开发,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导航卫星,2000年12月通过双星定位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具有自主卫星导航能力的国家。然后实施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2012年10月建成由16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中国及周边亚太地区的导航、授时、测速及短报文服务,成为世界第三大卫星导航系统;至2016年3月,又研制发射了6颗全球系统试验卫星,推进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预计2020年左右中国将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30颗星的全球服务能力,可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全球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商业航天,2007年5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完成第一次整星出口;2012年9月29日成功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完成第一颗遥感卫星出口。截至2016年1月,共向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维亚、老挝、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共10颗卫星。自1990年4月7日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以来,中国累计为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42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发射卫星48颗,提供10次搭载服务。
载人航天重大突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攻克了飞船总体技术、导航控制技术、飞船推进技术、返回再入技术、高可靠和高安全的运载火箭技术、航天员太空出舱技术、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等难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飞船完成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2012年6月24日和2013年6月13日先后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试验飞行到多人多天在太空开展空间实验活动,从载人舱内活动到舱外太空行走,从载人飞船单独飞行到载人交会对接飞行的重大技术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和掌握航天员天地往返技术、出舱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月球探测成果丰硕 嫦娥月球探测工程2004年正式启动。经过三年努力,攻克了地月轨道设计、远程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2007年10月,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完成了第一步绕月探测任务,并形成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2010年10月,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首次获取了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球影像,首次从月球轨道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展探测,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近距离光学成像,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在月球虹湾地区软着陆,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巡视器在月面上进行探测考察,完成了第二步落月考察任务。2014年10月成功发射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实现了中国首次绕月自由往返以及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为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的圆满成功和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航天应用效果显著,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60年来,中国自行研制发射成功的各类人造卫星已近300颗。目前在轨运行卫星也有130余颗,已经从试验型转向为业务服务型,形成了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四大类,包括返回式遥感、科学技术试验、广播通信、气象、资源、导航定位、海洋、环境监测等10多个卫星系列。各类应用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资源勘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领域,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建成涵盖卫星遥感、通信、导航及综合应用领域的业务体系。现有12颗自主可控的在轨通信卫星,带宽1万7千余兆,覆盖东起夏威夷、西至非洲全境、南达新西兰、北到俄罗斯的广大陆地、海洋及空域,为用户提供广域数据传输服务;所研制的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位置与导航信息服务;气象卫星实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多星并行观测和极轨卫星的组网观测,被纳入了全球气象业务运行;拥有11颗在轨中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全天时、全天候感知地表信息,获取的遥感图像已实现全球陆地覆盖,并向3500余家用户单位分发1200余万景遥感图像产品,成功应用于减灾、环保、水利、地理与资源、测绘等领域。
同时,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方针,依托军品业务多年发展积累的成果,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大力推进航天动力、航天电子、航天材料和航天制造等优势技术的转化应用和航天产业链的延伸,在特种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先进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产品等领域,聚集优势资源,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突破和掌握了以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气动脱硫技术等为代表的一批独具航天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有力推动了流体机械及热能工程产品、石化装备、燃气输配设备、特种车辆等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开发防伪税控系统、奥运亚运世博会安防系统、南水北调仿真系统、地震雪灾应急救援系统、智慧城市、云网建设等重大工程,并形成了增雨防雹火箭、绿色印刷材料、石油火工品等一系列市场占有率领先、具有较突出的行业影响力的“专精特优”业务和产品,牵引和带动了国家相关行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航天队伍锻炼成长,增强了科技发展的力量
随着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经过培养、选调、补充、新老交替、在实践中锻炼,建立和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航天人才队伍。60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好、技术精、作风顽强的航天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级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人才,发展形成了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技术过硬、善打硬仗、勇于攀登的高科技队伍和高素质产业大军。
航天工程是大批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航天人才在大胆使用中成长起来,不仅对那些社会背景复杂的知名老专家,而且对那些有强烈事业心的优秀科技人才,大胆提拔使用,压担子,加任务,在工程实践中快速成长;鼓励具有绝招绝技的老师傅传帮带,培养大批能工巧匠,提高了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事业凝聚人才,实践造就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成长,造就了一批能担当大任的航天领军人物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了一批科研一线的创新性科技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目前,仅两个航天集团公司就拥有两院院士44人,国家级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就有4000多人。
经过航天工程的实践,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航天队伍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几百人到今天的20多万人,先后涌现出一批以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老一代专家为代表的领军人物,一批以孙家栋、王永志、孙敬良、钟山、刘永才、黄瑞松等科技专家为代表的技术带头人,一批以型号和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为代表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一批以罗健夫、王振华、杨敏达为代表的优秀科技人才,一批以魏文举、傅大义、龚鹏、唐建民、高凤林、孔祥斌、徐立平等为代表的优秀技能人才。拥有了一支数以万计的航天科技队伍和20多万航天产业大军。航天各类人才不断地新老交替,形成了梯次,他们“身经万战、百炼千锤、基础扎实、能打硬仗”,胸怀报效祖国的理想,肩负为国争光的使命,为推进航天科技工业的腾飞和崛起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航天精神孕育形成,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以发展航天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勇于战胜困难,勤于刻苦创新,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航天精神。
60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时代文明风采,孕育和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总结提出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召开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又总结提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种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是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集中地表现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成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集中反映了航天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体现了时代的文明风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航天科技工业发展中孕育积淀的航天精神,又转化为推动和成就中国航天腾飞和崛起的伟大力量,成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继续发展的灵魂。
航天科技工业创新的动力之源
中国航天科技工业60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建成具有相当规模、专业齐全、技术配套的科研生产试验基地,形成了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的完整体系,建成了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和航天发射系统,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富有自身特点的航天创新发展之路。
一、党和国家统一领导,正确决策引领
航天工程多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党中央历来把航天科技工业作为一项强国兴邦的决策,国家根据建设的需要和经济、科学技术状况,正确选择方向,合理选定发展技术途径,全面部署各项重大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作出了发展“两弹”(原子弹、导弹)尖端技术的决策;20世纪60年代中期,领导制定和实施“八年四弹”(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远程四种地地导弹)规划,提出发射人造卫星的任务,奠定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实施“三抓”(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任务,提出航天科技工业要把力量集中到发展实用、急用的应用卫星上来,实行军民结合,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运载火箭技术不断提高,成功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瞄准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的新目标。中国新一代航天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十年磨一剑,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航天科技工业的持续发展,先后作出了月球探测工程、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等重大决策,广大航天职工刻苦攻关,战胜困难,经过十年的拼搏进取,实现了“嫦娥”奔月,拍摄发回了月球图像和探测数据;神舟飞船完成了载人进入太空、进行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飞行三大关键技术的跨越。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航天高科技是一个国家高科技的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国防强大的标志。中国航天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发展前景广阔。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航天战线又取得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载人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嫦娥工程第二步落月考察的目标,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和决策下,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坚持自力更生,立足自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的讲话中指出:“取得这样的成就,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国航天创业初始,就确定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20世纪50年代末,即使争取到了苏联的有限援助,也不依赖别人,而是作为增强自力更生的手段,从仿制中学习本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走上了自行设计、独立研制的道路。尖端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在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长期技术封锁的环境下,航天战线的广大职工自强不息,发愤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第一代航天型号的研制,奠定了完全独立研制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经过一些失败的教训,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仍旧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和掌握核心技术和先进技术,把航天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但使中国航天技术打入了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打开了卫星整星出口的大门,而且实现了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的突破,中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立足自主创新,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从研究院到工业部再到大型企业集团的转变,建立了集型号总体、总装、总测试、总试验为一体的结构模式,形成了总体为主体、专业为基础,军民融合,协调发展的创新格局;在组织管理上,从实行以型号为纲和技术责任制为重点的科研管理,到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在技术上起点高,坚持走自己的路,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取得创新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实施科学管理
航天任务是规模宏大、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国家重大工程。针对系统复杂、技术密集、风险性大、研制周期长的特点,创造和推行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发挥综合集成优势,实施科学管理。经过不断完善、提高和发展,形成了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决策体系、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组织体系、以工程总体设计部为龙头的技术体系,制定了一套综合统筹的计划协调体系和系统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这种系统工程的管理体系保证了航天任务的成功和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
这种系统工程的管理模式,包括确定以科研试制为主的型号院,创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立总体设计部,设立相应配套的专业所、厂,加强以总设计师为主线的技术指挥系统和以总指挥为主线的行政指挥调度系统,制定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产品发展路线,实施型号通过方案论证、初样、试样、定型以及设计、生产、试验、交付的研制程序,建立航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等。这种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和适应市场需要管理的系统工程方法,确保了航天科技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集中全国优势资源,组织协同作战
航天工程规模庞大,技术复杂,高度集成,涉及众多科技领域和工业部门,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无法独立完成,必须依靠全国范围的紧密合作、大力协同。组织全国大协作,集中全国优势资源,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集智攻关,这是由航天工程任务的性质所决定,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把各行各业的精锐力量组织发动起来,把分散的部件组合成可靠的总体,实现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中国航天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大力协同、联合攻关的结果。
航天事业是全国各行各业的共同事业。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有上千家单位、几十万科技人员承担研制、建设、试验任务。1975年研制发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协作项目就达4800多项,涉及21个部委、25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多个工厂、研究所和高等院校,返回式卫星直接参加研制的单位就有81个,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1980年中国首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就有30多个部委、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个单位参与协作,动员了10万人参与试验工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直接参与研制的单位有100多个,联合协作的单位有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技人员和工人。正是全国有关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协同攻关,解决了两个航天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元器件、各种设备,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务,从而创造了航天科技工业的一个个奇迹。
五、广揽聚集优秀人才,发挥团队作用
航天技术的发展,要靠人才,靠队伍,靠发挥科技队伍的作用。创业初期,国家选调了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领导干部和政工、后勤保障管理干部,一批归国和本土的高级技术专家,一批国家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工人,组成了一支能攻善战的航天科技队伍,打开了航天技术独立研制和创新发展的局面。1960年,就从全国选拔了4000多名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到国防部五院工作,现在两个集团已经发展到29万多人的航天队伍。既有聂荣臻、张爱萍等这样直接指挥的杰出、卓越的领导人,他们为创建和发展航天科技工业、组织和培育航天科技队伍,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又有从军队和地方选派到航天部门的一批党政领导干部,发挥他们的组织指挥才能,带来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和组织管理经验,为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环境;还有一批专家型的党政领导干部,加强到行政调度指挥线,结合他们熟悉的专业知识,领导组织科研生产,保证航天科技工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航天部门广揽了一批具有爱国情怀和事业心的高水平科技专家,聚集了一批具有第一流专业知识的科学技术带头人,而且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组成了一支包括党政干部、科技人员、技术工人、政工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在内的浩浩荡荡的航天团队,肩负责任,发挥作用,推动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航天队伍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航天科技工业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和跨越发展,就不可能奠定中国的航天大国地位。
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科技工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尽管中国已经进入航天大国行列,但还不是一个航天强国,不仅在航天技术发展的时间上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而且在发展水平上也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遵循党中央的决策和要求,根据本国国情和发展战略,加强航天基础实力,提升航天前沿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继续推进航天科技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航天的核心技术和重要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继续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航天科技工业继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没有能攻善战的队伍,航天科技工业就不可能又好又快发展。航天的角逐,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加速航天科技队伍建设,构筑航天人才优势,建立和完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抓好队伍的新老交替,进一步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培育弘扬航天精神,始终保持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创新人才队伍,夯实航天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智力和人才基础。
担负起强军护国的使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导弹装备的技术水平,实施推进高新工程,实现高新武器装备的新跨越;加快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提高扩大进入空间的能力,抢占世界航天技术的制高点,突破航天前沿技术,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建设完善应用卫星体系,不断扩大航天技术的应用规模。为适应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的通信、导航、对地观测卫星,形成长期、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能力;开发高可靠大容量通信卫星,实现通信卫星型谱化;研制发射新型光学探测气象卫星、海洋雷达观测卫星、陆地资源观测卫星等,完善通信、气象、海洋、资源、环境监测等卫星系列,建立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先进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大力推进卫星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促进和深化卫星应用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扩大和提高卫星应用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更广泛、更深层次地推动“军民融合”,促进航天民品规模化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
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加快推进深空探测的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将研究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考核空间站需要的再生能源和空间补加技术,并发射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与之对接飞行,最后建成长期有人在轨管理的空间站,利用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活动。嫦娥月球探测工程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飞往月球着陆探测采样返回地面的第三步目标。开展火星、小行星等深空探测的论证,制订火星环境巡视探测和取样返回的方案,攻克火星探测的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有所突破,取得进展。
中国航天任重道远,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中国航天人站在了新起点,跨上了新征程,瞄准了新目标,将继续拼搏,开拓创新,抢占世界航天技术的制高点,保持在国际航天界中占有的一席之地。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雷凡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高红卫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