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平台与生态:谁能掌控未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什么样的平台能够“赢者通吃”?

本书从两个层次上使用平台概念:产品平台与产业平台。

产品平台是指一家企业用来制造一系列客户定位各不相同,但生产或技术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的产品时所共用的基础架构或关键元器件。[1]如丰田的卡罗拉轿车、赛利卡跑车、Matrix背掀车、Rav-4 SUV等,都是定位于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产品,但所有这些产品都采用相同的车架(承载式车身)和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其他辅助零配件在技术上与共用架构相协调,以保证关键功能指标得以实现;在形象与价值体验上与客户品位、生活方式相协调,以保证品牌区隔得以实现。当然,关键技术特征与客户的价值体验、生活方式的协调也是非常重要的。

产业平台是指供两(多)种需求各有不同但又相互依赖的不同客户群体间进行互动的,由硬件、软件、管理服务体系、政策规则体系以及交互界面等构成的基础架构。如淘宝,是一个海量电商和海量买家互动的平台;百度,是一个信息搜寻者和发布者互动的平台;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一个融资方和投资者在券商等中介机构支持下进行互动的平台等。

平台与平台的竞争同企业与企业的竞争的关键不同,在于平台具有网络效应。网络效应包括两个方面:

· 同边效应。平台一边的客户数量增加导致该平台对于同边客户价值提高,进而促进同边客户数量增加(同边效应为正);或者平台一边的客户数量增加导致该平台对于同边客户价值降低,进而导致同边客户数量减少(同边效应为负)。

· 跨边效应。平台一边的客户数量增加导致该平台对另一边客户的价值提高(跨边效应为正)或降低(跨边效应为负)。

比如,商学院可以被视为一个学者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如果一个商学院能够吸引到最优秀的学者,他们能够做出出色的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研究,就可以吸引优秀的学生。学院有了优秀的学生,就有助于吸引优秀的学者,所以跨边效应为正,而且较强。一家商学院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就有助于其吸引其他的优秀学生(同边效应为正)。因为学生选择去哪家商学院学习,不仅仅关注可以听到哪些学者的课程,还关注和哪些人是同学。同样,一家商学院能够吸引优秀的学者,就有助于其吸引其他的优秀学者。一个优秀的学者选择去哪家商学院工作,不仅仅关注可以得到的工资、教的是什么样的学生,更关注在哪个平台上发展、与谁是同事,以及是否有助于提高其学术生命力。

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在互联网时代还会衍生出一种聚合效应: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客户、供应商等向特定平台的集聚或者聚合。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甚至出现赢者通吃的情况:跨边效应为正,而且强度很高;同边效应为正,而且强度很高;客户多平台接入或者转换平台的成本很高;需求的同质化程度很高;规模收益递增。[2]如果这几个条件同时具备,这个市场就很可能为一家企业所垄断,其他企业只能在缝隙中勉强度日。

如微软的PC(个人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是供应用程序开发商与消费者互动的一个平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消费者越多,就会有越多的应用程序开发商愿意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各种应用,如杀毒软件、游戏等。基于Windows 的应用越多越强,就会有越多的消费者使用。之前使用Windows的人越多,之后使用Windows的人就会越多,因为使用其他操作系统接收来自Windows系统的文件需要经过转换,而转换不仅费时,还可能出现乱码、丢失等。而且一旦习惯于使用Windows及基于Windows的应用(如Office等),再转换其他平台(如苹果的操作系统),成本会很高。所以,微软的Windows曾占据PC操作系统95%左右的市场份额。

同样,由于网络效应及其衍生的聚合效应的存在,平台与平台的竞争,就不再单纯是两个平台组织之间的竞争,而是每个平台及其参与人构成的生态系统与另一个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和抗衡。同样的道理,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未来的资源将逐渐向更好的商学院集中。人为地阻挡这个趋势,只能使中国的商学院与世界一流商学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1] 马尔科·扬西蒂、罗伊·莱维恩:《共赢: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战略创新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王凤彬、王保伦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64页。

[2] 托马斯·艾森曼,杰弗里·帕克,马歇尔·范·阿尔斯丁:“双边市场中的企业战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