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对价格 管好货币:中国开放宏观经济评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03年以来我国开放宏观经济运行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开放景气扩张阶段:2003—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超过两位数,年均增长率11.7%;二是大幅V形波动阶段: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经济增速由于内外部因素叠加作用下滑并探底,政府推出一揽子刺激计划将经济增长率很快重新推高到2010年的两位数;三是此后减速调整阶段:2010年下半年以后经济增速逐步回调,从2012年开始季度增长率在7.4%—7.8%波动。

近十余年中国开放宏观经济表现非同寻常。不仅表现为宏观经济在走出世纪之交的通货紧缩后,2003—2007年持续五年以超过两位数的增速扩张,年均增速达到11.7%的高位,更为独特之处在于,我国宏观经济一反早先时期高增长周期阶段通常伴随本币面临持续贬值压力的扩张形态,稳定呈现出经济高增长伴随实际汇率升值的新格局。中国经济成长第一次出现以美元衡量的增速大大快于以本币衡量的增速、名义追赶增速超过实际追赶增速的形势。

数据显示,1979—2002年本币GDP实际年均增速约为9.6%,考虑GDP平减指数后名义年均增速约为15.7%,然而由于同期人民币汇率从1美元兑1.58元人民币贬值到8.28元人民币,用美元衡量的经济总量年均增速为7.97%。2003—2013年发生结构性转变:本币GDP实际年均增速为10.5%,本币GDP名义年均增速为15.4%,同期用美元衡量的GDP年均增速达到18.89%,是早先时期该指标的2.36倍。用现价美元衡量的GDP总量从1978年的0.23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1.45万亿美元,24年增量为1.22万亿美元。2003—2013年用现价美元衡量的GDP从1.64万亿美元增加到9.25万亿美元,10年增量为7.61万亿美元。

中国经济追赶提速成为新时期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最重要驱动因素。美国金融危机前后,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同时在工业增加值、国民储蓄、资本形成、外汇储备规模等宏观经济指标上跃居第一。IMF全球数据库信息显示,2000—200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为8%,2005—2010年提升到21%,据估计这一贡献率在2010—2015年可能会达到25%—30%。虽然中国在人均收入、前沿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等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然而从经济体量相对重要性这个基本维度而言,中国时代确已来临。

不过中国时代来临也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新矛盾、新困难纷至沓来,并在国内外学术界与社会上引发空前广泛的讨论与争议。比如为什么中国会持续出现与传统发展经济学标准模型不一致的双顺差现象,并构成全球范围失衡加剧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理解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超量扩大及其投资收益与国内投资回报差异巨大的矛盾现象?超量外汇储备扩张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及其与新时期通胀的关系如何?怎样看待投资高增长与产能过剩?如何理解资产价格飙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如何理解和评价十多个部门参与宏观调控以及宏观调控工具宽泛化与产业政策宏观调控化现象?

过去十余年,我的研究从早先侧重粮食安全与农业经济逐步转向开放宏观经济的领域。特别是2005年以来协助宋国青教授主持CCER/CMRC“中国经济观察”季度报告会和“朗润预测”项目,有机会更多地关注我国开放宏观经济问题。面对风起云涌的经济形势演变与层出不穷的新颖经济问题,我与研究生学生、博士后研究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对我国新时期开放宏观经济增长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研究结果反映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国追赶的经济学观察——理解中国开放宏观经济(2003—2013)》上、下册论文集中。

在进行专题研究的同时,我有机会参与了一些热点问题和政策讨论,与财经媒体朋友交流互动,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2008年以来参与宏观形势与政策讨论以及与媒体交流的结果。大部分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评论文章,也有一些受记者朋友邀约访谈后整理发表的文章,还有少数是媒体对我在不同场合演讲发言的整理报道文字。编入本书时按文章讨论问题的类别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组系列评论,集中陈述了我对近年全球经济经历大调整的基本看法;第二至五部分是围绕人民币汇率、就业形势、中国式宏观调控政策与改革、资本回报与产能过剩等问题提出的评论观点或探讨意见;第六、七部分考察危机后美国经济形势与欧债危机演变;第八部分涉及开放经济环境下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第九部分讨论经济学研究教学方法及其他相关问题。

感谢宋国青教授、周其仁教授、林毅夫教授等各位学长和同事,他们对中国经济的深刻认知和独到分析,无论对我早先研究粮食安全与农业贸易问题,还是近十余年侧重研究开放宏观经济问题,都提供了最为难得的帮助。特别要感谢其仁教授当年“赶鸭上架”一样提携督促我参与《财经》杂志的“朗润评论”专栏写作——我后来能不揣浅陋偶尔写点评论短文也得益于此。

还要感谢很多媒体朋友,他们的约稿与访谈促使我梳理思路并留下观察思考的记录。本书文章较多发表在FT中文网、《财经》、财新《新世纪》、《南方周末》等网站和报刊,感谢这些媒体以及其他媒体记者、编辑朋友的多方鼓励和帮助。最后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林君秀女士、刘京女士、郝小楠女士,她们在2014年春节前后加班排版校读,使这本小书能够较快出版。


2014年3月于北京大学朗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