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版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贵阳是省会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既有贵阳市的努力,也离不开省直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在省市两级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传承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贵阳市已经形成了拥有一定数量且结构较为合理的传承人队伍。截至2018年底,贵阳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6人。

一、国家级传承人

1.国家级传承人名录

截至2018年底,在文化和旅游部(含原文化部)公布的5批国家级传承人名录中,贵阳市共有3名传承人得到认定(见表1-7)。

表1-7 贵阳市国家级传承人名录

资料来源: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含原文化部)公布的第1~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整理

2.国家级传承人批次特征

尽管国家共公布了5批国家级传承人名单,但贵阳市只在第5批时才被确定,即3名国家级传承人都是第5批的。

3.国家级传承人项目分布特征

由于只有3名传承人,项目分布也必然狭窄。传统戏剧类2名,分别从事“花灯戏”和“黔剧”两个项目;传统美术类1名,传承“花溪苗绣”项目。

4.国家级传承人性别分布特征

贵阳市的3名国家级传承人中,女性2名,男性1名。两位女性传承人传承的分别是“花灯戏”和“花溪苗绣”项目,男性传承人传承的项目是“黔剧”。

5.国家级传承人年龄分布特征

贵阳市3名国家级传承人分别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

6.国家级传承人民族分布特征

3名国家级传承人中,1名为苗族,另两名为汉族。

7.国家级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

贵阳市的3名国家级传承人中,有两名是省直单位推荐的,分别来自省花灯剧团和省黔剧院,剩余的1名来自贵阳市的花溪区。严格来讲,贵阳市的国家级传承人只有硕果仅存的1人,不论是从数据,还是从传承工作的角度去看,该市国家级传承人的培育工作都亟待加强。

二、贵州省省级传承人

1.省级传承人名录

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共公布了4批省级传承人名录,一共404名。在4批省级名录中,贵阳市有19名传承人入选(见表1-8),在全省各市州中属于数量较少的。

表1-8 贵阳市省级传承人名录

资料来源:根据贵州省文化厅公布的第1~4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整理

2.省级传承人批次特征

在已公布的4批省级传承人名单中,贵阳市每一批都有传承人入选,但有些批次人数差距较大。第1批2名,第2批3名,第3批11名,第4批3名。可以看出,第3批的人数最多,超过了其他3批人数的总和。

3.省级传承人项目分布特征

贵阳市的省级传承人分布于6个项目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和传统医药4个类别没有省级传承人(见表1-9)。传统戏剧人数最多,达7名,其中“花灯戏”项目有2名,都来自省花灯戏团;民俗类有6名,其中3名来自“苗族服饰”项目;另外4个类别都只有1~2名,分布在不同的项目上。

表1-9 贵阳市省级传承人项目类型特征(名)

4.省级传承人性别分布特征

贵阳市的19名省级传承人中,女性9名,男性10名。女性传承人传承的项目类别有4类,但主要集中在民俗和传统戏剧两类上,分别有4名和3名。男性传承人传承的项目类别有5类,较为集中的类别是传统戏剧,有4名,其他的只有1~2名。两者相比较可以看出,在传统戏剧这一类别上,女性和男性都有一定数量的省级传承人,这也反映出传统戏剧的传承人培育效果比较好。

5.省级传承人年龄分布特征

因为第1批名单中没有列出传承人的年龄,故只能统计第2~4批的。贵阳市第2~4批17名省级传承人中,出生最早的是1940年的“苗族猴鼓舞”传承人唐世富和“花灯戏”传承人罗江禹,出生最晚的为1972年的“苗族服饰”传承人王荣毕。省级传承人出生分布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但40年代的人数最多,达到6名(见表1-10),可见年龄整体上明显偏高。不过70年代的传承人也有4名,传承人的后续培育较为乐观。

表1-10 贵阳市省级传承人年龄分布结构(第2~4批)(名)

6.省级传承人民族分布特征

贵阳市的19名省级传承人分属于布依族、苗族和汉族3个民族,其中以苗族和汉族居多(各有8名),布依族传承人有3名。苗族传承人在民俗类的较多,“苗族服饰”项目就有3名;汉族传承人有6名分布在传统戏剧上,“花灯戏”和“阳戏”各有2名。

7.省级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

贵阳市的7个县区市和省直均有省级传承人。但由于总数不多,各区域的传承人数量也有限。人数最多的是乌当区和省直,各有4名。乌当区的4名分布在4个不同的类别及项目上,省直的4名分布在传统戏剧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两个类别上,传统戏剧占了3名,其中“花灯戏”有2名,黔剧1名(见表1-11)。

表1-11 贵阳市省级传承人空间分布结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