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2017年,中国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已经走过了属于自己的一段路程。从手边可以得到的资料判断,产生于西方的生命教育是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的。1993年,著名哲学家黄克剑与张文质先生在中国生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那次关于生命的对话,成为生命与教育搭界的标志。几年之后,“生命教育”在中国学界正式登场,随即成为名家竞书、才俊争写的炙热领域。直至今天,据独秀网的不完全统计,有关生命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已有不下150种之多。

从2009年起,笔者开始从事生命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对于生命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多有接触。笔者深切地感到,在我们生命教育研究和教学中,存在一些急需加以纠正的误区:我们不少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著作,并未从本质上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与其他西方哲学家、思想家的生命思想加以区别,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生命教育中不可“缺场”的理由阐述得不够充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生命理论的阐述缺乏应有的力度与说服力;对于中国传统生命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介绍,我们的不少作者也还多半停留在对传统生命伦理和道德的言说上,而在以分析分解为特点的西方主流哲学观——还原论的局限性——业已凸现的今天,却并未及时引入我国古代以综合为特点的整体论与之互补,致使当下形成的理论成果难以深刻、正确地阐释生命;在对待西方哲学思想问题上,我们的一些著作只是将其囫囵搬入,缺乏应有的分析和批判,因而移入的理论不仅不能提升研究质量,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负面影响,未能达到研究者的学术预期;针对具有广泛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生命教育体系,虽然作者们已经提出并研究了大量问题,但笔者仍然感到在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课程设计、师资培养、环境建设、实践资源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深入讨论的空间。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部分,是指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高级专业人才群体。大学生有着共同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拥有相同的青春梦想,在同龄人中相对独立。他们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04-10-15。,将来各界的精英骨干无疑都在他们之中,因此大学生是众多生命教育研究者聚焦的对象。而笔者在高校工作十余年,深切体会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这也是本书选择他们进行研究的原因。

本书共七章。

第一章对生命教育做了总体性的介绍,涉及其本质,同相关领域和学科的关系以及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旨在为后续的阐述作必要的铺垫。其中对于生命教育未来的学科发展走势,目前学界未曾涉及,本章特别提出加以讨论。

第二章阐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哲学思想,其内容包括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国内专著和教材对这一部分内容多有涉及,但在某些方面或因资料处理欠妥,或因内容有所遗漏,致使相关研究存在着明显不足,本章对此做了力所能及的弥补与纠正。

第三章研究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本章内容素来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部分,分别从生命意识教育、生存教育、应对生命境遇教育、生命道德教育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

第四章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问题。由于生命教育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生命教育国家课程体系标准还未建立,因而高校生命教育出现了课程体系不全面、授课内容松散凌乱、课时不足、无法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窘境。笔者在本章对课程建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五章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师资的培养问题。生命教育是一个新的领域,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高低不一。目前的生命教育的教学工作基本上是由辅导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的教师承担。在生命教育教学方面,这些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素质还有所欠缺,本章对这部分教学人员的再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六章讨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环境因素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有效合作,是实现生命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

第七章介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手段。虽然这一部分内容偶有文章涉及,但并未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而专著及教材又不曾顾及,以致这部分内容成为当前书著的缺失部分,本书也对此做了补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