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
“中国”与“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
“中国”、“中华民族”是当代两个普遍使用、耳熟能详的词语,它们的语义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萌生、曲折流变、逐渐成形并最终确定的。“中国”较早见于周代,初义为“中央之城”,指代周天子始居京师,而与“四方”对称,后又衍化出诸夏列邦、国境之内、中等之国、中央之国等多种引申之义。“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家概念,萌发于宋代。国体意义上的“中国”概念,是在与近代欧洲国家建立条约关系时正式出现的。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被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古汉语的“族”、“族类”,是区分“内华夏、外夷狄”的旧式民族主义概念,而双音节的“民族”一词,乃是近代民族主义概念。由“民族”与“中华”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中华民族”出于晚清。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稳定的共同体,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的事情。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梁启超于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文章中最早提出了“中华民族”概念:“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5年初,梁启超在所著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多次使用“中华民族”名称,他说:“现今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梁启超使用“中华民族”的概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愿望,即人们希望以“民族共同体”来抗击外来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
“中华”一词,与“中国”、“华夏”相通,兼有族名、国名等多重含义。华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住的地方称为华夏。华夏、中华,最初指的是我国中原黄河流域地区,后来包括我国全部统辖的领土,亦称中国。它是由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域诸侯国在历史长河中整合而成的。从总体上看,中华民族的整合融汇主要表现为:一是华夏族的外向认同,即华夏民族的向外兼并扩张;一是华夏外围民族向内的凝聚,即他们认为自己也是炎黄的后裔、龙的传人,是华夏族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及其形成,超越了狭隘的、朴素的种族和地域的束缚,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是一家的新的民族理念;同时,也突破了“夷夏之辨”的陈腐观念,反映了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中华民族”语义的历史生成》, 《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迟成勇:《试析民族与中华民族概念》,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