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四川省的战略与对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中医药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

一、中药原理

中药是指由主要由天然药物组成,有相对固定的制备方法和明确的使用方法,针对不特定人群而设,其治疗的病证相对确定的方剂。

中药有以下特征:(1)主要由天然药物组合而成,也不排除人工合成药物的使用;(2)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比如: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为原则,有机地组合而成;(3)制备方法固定,使用方法明确;(4)针对不特定人群而设;(5)疗效明确,治疗的病证确定;(6)成分十分复杂,常难于明确有效成分。从中医角度来看,把多种药物有机地组合成中医药制剂后,各组成药物之间变得相互协调,且疗效明显增强,同时减少或者缓和某些药物的毒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了药物治疗作用。另外,将药物配伍成复方制剂使用,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病症。

中药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药与中医治疗方法(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密不可分,最能体现传统医药的特色。它既是我国中医药知识宝库中最核心的部分,又是我国新药研究最重要的源泉。

中药可以分为单位中药和中药。中药根据时代的不同可以分为经古方和现代经验方。经古方一般是指1911年以前载于中医典籍的方剂;现代经验方是指现代中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汇集中医临床经验而成的方剂。这些方剂都是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的,其疗效比较明确,只是根据成方的时间不同而有所区别。鉴于在中医药专利保护的新颖性判定上会引入时间概念,故而作此区别。从临床使用角度来看,使用单位中药用于治病的情况非常少见,故而,有人在说到中医药的时候,就直接等同于中药。

在理解中医药的时候,应该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狭义上的中医药仅仅指的是方剂本身,也被称为组方或者配方,包括组成与用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处方都是专利法意义上的中药。处方可能只是某一特定医师为某一特定病人而开出的治疗方案而已,其属于治疗方法。但是,当某一处方经过反复验证,其可以针对特定的疾病而有确切疗效,并且针对是不特定的人群,此时的处方就属于经验方。也就是说,专利法上的中药是指针对不特定人群,放之四海皆有疗效的方剂,主要包括经古方和经验方。广义上的中医药还应该包括中医药制剂,也就是利用一定的中医药组方,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加工,使组合在一起的中药材发生反应,从而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药物制品,比如说汤剂、丸剂、针剂等等。简而言之:专利法意义上的中医药包括:(1)组方;(2)中医药产品。

(一)中医学说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民族医药体系。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健康保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是一门有很高科学水平的学科,应当加以继承、发掘、整理和提高。中医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神学说,经络学说。

1、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又称“元气论”或者“气一元论”,是研究人体内精和气的内涵、来源等相互关系及其与腑脏经络、器官关系的理论,并用来解释宇宙形成及其运动变化发展,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古代哲学思想。它的意思是:宇宙万物都是由精或气构成的,宇宙中一切的生成都是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共同原始物质就是精或气。在古代哲学上,精与气的概念基本是同一的。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指一切无形的且不断运动变化的精微物质,宇宙万物的本原由其构成。中医学中精与气是有区别的。所谓精,是有形的精微物质,人体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就是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一说。先天之精是指来源于父母,构成胚胎的生命物质;后天之精存在于水谷等食物和自然界所化的精微物质。气是指人体内无形的且不断运动的,生命力很强的极细微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气化、固摄、营养等作用。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存在构成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宇宙又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万物都是由精或气构成的;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也是由精气构成的,因此,精气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学说认为气是不断运动的,由于精气的运行不息,因此由精气构成的宇宙也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气的运动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气的运动生化出世界万物,故世界万物生成、变化、强盛衰落都取决于精气的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敢之由也。”由化到变,是由量变到质变。这是事物的生成和衰亡的原因。如天地之间的精气运行,地气上升,达到顶峰时,就会在天气的作用下,转为下降,降到低谷时,又会在地气的作用下。转而上升。天地之气上下相召,造成气的升降和相互作用,从而引发出各种各样的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管子·内业》云:“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因人类不同于宇宙中其他生物,有生命物质,也有精神活动,是有精气生成,天提供精神,地提供肉体。人活着由天地精气凝聚而成,精神与肉体俱备,死了又复散为气。

中医学以精气学说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揭示了生命本质的物质性,阐明了生命内部的运动性、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建立了整体观念,构建了以精为人体生命的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理论,是古代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主张:世界是物质性的,是阴与阳对立统一的整体。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纺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阴阳,是中国古代圣贤创立的一对哲学范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表明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阴和阳.既可以表示一个事物或对象和另一个或对象相互对立的属性,又可以表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类经·阴阳类》云:“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的概念起源很早,大约形成于西周。阴阳的最初涵义原本是非常朴素的。它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生命活动的直接观察,尤其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太阳。它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朝向日光的则为阳,背向日光的则为阴。如《说文》云:“阳,高明也”;“阴,暗也”。以日光的向背定阴阳,向阳处明亮、温暖;背阳处黑暗、寒冷。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为阴,火为阳”。“火”性者如温热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强壮的等,属“阳”;“水”性者如寒冷的、黑暗的、抑制的、虚弱的等,属“阴”。于是古人通过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抽象归纳,几乎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运用阴阳来加以概括。逐渐阴阳变成一个概括对立属性的事物或现象的抽象概念。从日光向背的朴素直观的涵义,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逐渐抽象出阴阳的概念及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再到认识宇宙万物、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及复杂的人体生命现象,《黄帝内经》将阴阳学说与医学实践密切的结合起来,其使成为中医理论的经典理论之一。

阴阳具有以下几点特性:①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是指阴阳所分析的对象,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相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能构成一对矛盾,才能用阴阳进行解释。如日与月、昼与夜、寒与暑等皆用分阴阳定性,因为它们是同一层面的事物。如果不是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务或现象,就不能划分阴阳属性,如昼与下、天与女、男与冷等。②普遍性,也就是广泛性,广泛地用以对宇宙万事万物的认识,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大到宇宙间天地日月星辰.小到脏腑气血、药物的四性五昧及人体性别男女等,无一不是应用阴阳来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诸如气与血.脏与腑,物质与功能,亢奋与抑制,寒冷与温热,辛甘与酸苦.男与女,太阳与太阴等,无处不有处处有,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婀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4]。”③相对性,是指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阴阳的无限可分性由于阴阳是相对的,属阴或属阳的事物中还可以再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昼为阳,夜为阴,而白昼又有上午、下午之分,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而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这种阴阳中复有阴阳的特性,体现于“阴阳互藏”关系中。由此可见,宇宙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划分阴阳属性,任何一个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内部的阴和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故《内经》说“阴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中有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现象,在宇宙中是无穷无尽的。《索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种阴阳的相对性,不仅说明了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规律性、复杂性,而且也说明了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广泛性,即每一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阴阳,都是一分为二的。b.阴阳的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相互转化,阳可以转化为阴,阴也可以转化为阳。如在人体气化活动过程中,物质属阴,机能属阳,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代谢成能量,产生机能活动,为阴转化为阳;机能活动消耗能量而获得营养物质,由阳转化成阴。C.比较对象不同若比较的对象发生改变即划分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也会随之而变。如划分人体部位时,“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脾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但以功能来划分时,则阴阳双方的属性也会随之而变[3]。又如五脏,从部位的上下来划分,心、肺居膈上,属阳,肝、脾、肾居膈下,属阴;而从特性和功能对心、肺划分属性,心在五行中属火,则属阳;肺气肃降,则属阴。由此可见,阴阳属性的划分,不同一成不变的,若前提改变,属性也随之而改变。④抽象性《灵枢·阴阳系日月》云:“蹰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这一名词,既可以专指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也可以用于分析、解释其他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因此,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是一对关系范畴。⑤规定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即在划分阴阳的前提不变的情况下,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的双方已确定的属性是不变的,不可反称或颠倒。如上与下的属性,上被规定为阳,就不能反称为阴,同理,下不能反称为阳。二是中医学根据自身需要对阴阳属性的规定。古代哲学中阴阳主要用于概括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而医学中的阴阳有特定内容。中医学规定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属于阳,过于亢盛就会“阳胜则热”,不足则会“阳虚则寒”;而对人体有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属于阴,太过则“阴胜则寒”,不足则会“阴虚则热”。

阴阳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相互斗争、相互抑制和相互排斥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相反的、排斥的,并且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始终处于制约,对抗的矛盾运动之中,双方相互牵制、相互约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动态关系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对立制约的这种关系失去调节能力,那么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所维持的动态平衡就会被破坏,随之疾病就会产生。阴阳双方的其中一方太过盛,可抑制对方使之不足,或任何一方过于不足可致另一方相对偏盛。阴阳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相互制约,正是由于这种相互对立制约推动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②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若脱离对方则不能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把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包括三个方面:a.阴阳互藏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藏是阴阳相互交感的动力根源,又是阴阳互根互用的基础和纽带,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b.阴阳互根是阴阳的存在形式,是指阴和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医贯砭·阴阳论》说:“阴阳又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c.阴阳互用是指基于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阴阳双方互相滋生,互相促进。《质疑录》说:“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③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是在运动变化的,并且是不断增长或减少的运动变化,而不是静止不变的状态。从而保持其动态的平衡,是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阴阳消长以对立制约及互根互用为基础,分为皆消皆长和互为消长两个方面。a.皆消皆长其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此长彼长和此消彼消。即阴和阳之间会出现一方增长而对方也增长,或一方减少而对方也减少的消长变化。此类消长是基于阴阳互根互用的作用增强或减弱所产生的变化。b.互为消长其具体方式也有两种: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即阴和阳之间出现的一方增长而对方减弱,或一方减弱而对方增长的此消彼长的变化。这种消长是在阴与阳对立制约的过程中,彼此给予对方的制约增强或减弱而产生的变化。正常情况下,阴阳之间因相互制约的关系,其消长运动总是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之内,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但在异常时.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失调,就会表现出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中医学用阴阳消长的相对动态平衡及偏盛偏衰的理论观点阐释自然界的变化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④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类经附翼·医易》中所说的“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转化的条件为事物发展变化到“物极”阶段超过了阴阳正常消长的界限。而当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颠倒过来,就会朝着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所谓的“物极必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熟,热饭生寒”正好解释了阴阳相互转化。如果阴阳消长是量变的话,那么阴阳转化就是消长的结果,实现从量变走向质变。阴阳消长是事物阴阳属性发生转化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阴阳学说的四项基本内容从不同的方面来解释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化运动规律,阐明了阴阳的对立统一。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五行学说主张,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阐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类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中医学对五行概念赋予了阴阳的含义,认为木、火、土、金、水乃至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阴阳的矛盾运动所产生。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经归纳,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认识。《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从哲学角度对五行的特性作了抽象概括。“木曰曲直”:指植物的自然属性,具有能屈能伸、柔和、舒展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火曰炎上”:指火的自然属性,具有上升、炎热之意。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光明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土爰稼穑”:指土地的自然属性,能供给人类从事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受纳、生化、承载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金曰从革”:指金的自然属性,金属是通过对矿石的冶炼,在变革中产生的。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清洁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水曰润下”:指水的自然属性,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相生与相克、制化与胜复、相乘与相侮、母子相及。

《黄帝内经》云:“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皆然,不可胜竭。”《素问》曰: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胜至则复,复已而胜,不复则害”,说明了五行相生和相胜(克)的生理关系。

(1)五行相生与相克 ①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难经》将相生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②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相互克制、制约、压抑的关系。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由于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从而维持了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平衡协调。

(2)五行制化与胜复 ①五行制化,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则制,制则生化”之论,是指五行之间既存在着相互资生,又存在相互制约,相生相克相结合,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推动其稳定有序的变和发展。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②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太过,则引起其所不胜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属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胜气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五行中一行的亢盛;二是由于五行中一行的不足导致其所不胜的相对偏盛。五行胜复的规律:“有胜则复”。

(3)五行相乘与相侮 ①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超过了正常的制约程度,引起异常的相克现象,其次序与相克相同。导致相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太过”即克者过强,二是“不及”即被克者过弱。②五行相侮,又称“反克”或“反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其次序与相克相反。导致相侮的原因也有两种:一是“太过”即被克者过强,二是“不及”即克者不足。

(4)五行的母子相及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协调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于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构筑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关阐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

4、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以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后经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华佗的《中藏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使藏象学说完善和发展起来。

“藏象”一词,首载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其云;“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器官;“象”呢?《灵枢·刺节真邪篇》曰:“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行气之多少也。”“苇蒲”即“渐洳”的象,“象”是“藏”的一种状态,是指可以从外部察知的的现象、征象。所谓“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以及各内脏实体及其生理和病理表现于外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它认为人体不仅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且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统一性。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脏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心的主血脉与藏神功能密切相关。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主血的内涵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和心有生血的作用。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主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主呼吸之气是指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发肃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脾。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上方。人出生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主运化是指脾可以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主统血是指脾气能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的生理特性是主升清、升举,喜恶燥湿。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肝。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主藏血是指肝脏能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为“刚脏”。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本原,故称为“先天之本”。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作用,而精气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和肾气的生尿、排尿作用两个方面。主纳气即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主要生理特性是主蛰守位。肾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六腑。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胆。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位于右胁下。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胃。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主要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即胃气具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并将其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喜润恶燥。

小肠。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浊清。主受盛化物是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与脾气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主泌别浊清是指小肠将进一步消化后的精华(清者)吸收,经脾气输而全身;糟粕(浊者)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

大肠。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和主津。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使之形成粪便;而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称为“大肠主津”。

膀胱。膀胱又称“脬”,位于下腹部,在肾之下。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肾气主升,膀胱之气主通降。

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的总体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奇恒之腑。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它们都是贮藏精气的脏器。脑为髓之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和主感觉运动。女子胞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为用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五脏的系统分属关系、五脏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脏的精气阴阳关系等方面。

5、精、气、血、津液、神学说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1)精。精理论是研究人体之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其与脏腑、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学说。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的代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①精的生成 一是禀受于父母,称为“先天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二是来源于水谷,称为“后天之精”或“水谷之精”。②精的贮藏 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先天之精在胎儿时期就贮藏于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而在胎儿发育和各脏腑组织官窍的生成过程中,先天之精也有部分分藏于其他脏腑中。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由脾胃化生的精微物质,经脾气的转输作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脏腑组织,化为脏腑之精,在供给脏腑生理活动需要的同时,又将其剩余部分输送于肾中贮藏,以充养肾藏的先天之精。③精的施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精具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2)气。气学说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气是由精化生的、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人体之气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右或“真气”)、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被吸收后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谷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三气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后两者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气具有运动的特性,其运动称为气机,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气的运动形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必须有通畅无阻的运动,且其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必须平衡协调才是正常的,称为“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如先天之气、谷气和吸入的清气必须通过气的运动布散全身;精、血、津液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的运行流动,以濡养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也必须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得以实现。气的运动以脏腑经络为活动场所,又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具体体现。气以其运行不息而激发和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人体的生命进程,其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3)血。血学说是研究血的生成、运行、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精、气、津液相互关系的理论。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是由水谷精微和肾精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化生的。血的生理功能主要有濡养和化神两个方面。《素问·五藏生成》指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血液的濡养作用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正常发挥生理功能。《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说明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才能充沛而舒畅。

(4)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津液的生成主要与脾、胃、小肠、大肠等脏腑的生理活动有关。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①脾将津液上输于肺,经肺的宣发肃降布散全身;脾也可以直接将津液布散至全身。②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将脾转输的津液向身体内外上下输布。③肾为水脏,经肾阳的温煦蒸腾的激发作用、肾阴的凉润制热的调控作用以及肾气的蒸化作用,对津液的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④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水道的通畅,促进津液输布的通畅。⑤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津液的排泄主要是通过尿液和汗液的排泄来完成的,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津液主要具有滋润濡养和充养血脉两个功能。

(5)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精气血津液是化神养神的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中医学将神分为神、魂、魄、意、志,《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神具有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等作用。

6、经络学说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津液,联系脏腑、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调节人体功能的通路系统。经和络在体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彼此贯通,使人体连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括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正经是经脉的主干部分,有十二,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①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交会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交会于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交会于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②交接方式: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相交;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③表里相合:《素问·血气形志》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阳明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③分布规律:a.头面部的分布: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b.四肢部的分布:阳经行于外侧面,阴经行于内侧面;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内侧面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内侧面内踝上8寸以上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c.躯干部的分布: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④流注次序:起始于手太阴肺经,依次流注各经至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构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其不与五脏六腑直接连属,相互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经脉有区别,故称“奇经”。其中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称之为“一源而三歧”。督有统帅、总管之意,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与手足六阳经交会于大椎,故有“阳脉之海”之称;任脉循行腹正中线,联系手足六阴经,故称“阴脉之海;冲脉能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故称“十二经之海”,能调节十二经气血,称为“血海”;带脉横围于腰腹,绕身一周,能约束诸经;阴维脉、阳维脉二经脉分别维络诸阴诸阳,而阴跻脉、阳跻脉左右各一,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说。

络脉包括十五别络,孙络、浮络。络脉中较大的部分称十五别络,最小的分支称孙络,浮于体表的称为浮络。十五别络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络脉,再加上睥之大络和任脉、督脉的别络。络脉和经脉共联系全身组织器官,内通脏腑、外连体表,构成脏腑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经别,即别行的正经,从十二经脉别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皮部,是指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的分布部位分区,故称“十二皮部”。皮部受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气血的濡养滋润而维持正常功能。

二、中药基础理论知识

中药基础知识理论主要包括药性理论、功效理论、配伍理论和用药禁忌理论四类。其中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一)药性理论

1、四气

《神农本草经》序录云:“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是最早的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概括。

四气也称四性,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特性。中药虽然种类繁多,而且各药的性质也不相同,但都可以用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药性来说明。四气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与温热是对立的,从四性本质看,只有寒热二性,寒凉、温热各自之间仅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描述为“大热”“大寒”“微温”“微凉”。虽然寒性药与凉性药、温性药与热性药在作用上有一定的共性,但在程度上又有所差异。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我们用药治病,必须了解寒、凉、温、热四气。此外,平性药也是一类药性的药物,是指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但从理论上讲,并不存在绝对的平性药物,所谓的平性药物仍然存在着微寒、微温的药性属性,仍属于四气范畴。

一般来说,寒性药、凉性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如黄芩、黄连、知母、牛黄、板蓝根等。温性药、热性药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如干姜、附子、吴茱萸、鹿茸、杜仲等。

寒凉与温热是本质不同、互相对立的两种药性,是与临床所治疗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的,《素问》有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凡能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的药物,性属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的药物,性属温热。如临床上患者表现为高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面红目赤等阳热症状,多用以寒凉药,如凉性的薄荷或寒性的栀子;患者表现为四肢厥冷、风寒痹痛、脘腹冷痛、寒疝作痛等阴寒症状,多用以温热药,如温性的麻黄或热性的附子。

药物四气反映了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的作用性质,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以概括说明中药功效和作用特征的主要依据之一。

2、五味

五味指中药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的确定首先是通过口尝,可以发现中药有着不同的味道,有酸有甜,有苦有咸,有的则味道辛辣,然后定于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是药物真实味道与功效相结合的归纳。对五味本质的研究,古代文献早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云;“药有酸甜甘苦辛”《灵枢经》目:“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之脏腑,如酸入肝,苦入心,辛人肺。甘入睥,咸入肾。《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能散能厅。酸能收能涩。甘能补能缓,苦能泻能燥,咸能软坚泻下。《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冷》谓:肝病禁辛,心病禁成.肺病禁苦,睥瘸禁酸,肾病禁甘”等。中医又把五味与人的五脏联系起来,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

辛味药大多含挥发性成分,具有发散、行气止痛、行血散瘀、解表散寒等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血瘀、闭证等。例如荆芥、薄荷、砂仁、木香、红花等。如知母润肾燥。泻肾火。菟丝子滋肾阴。润肾燥等。

甘味药多含有皂甙、脂肪、蛋白质、甾醇、维生素和糖类成分,具有补益气血、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性多具有甘味。多用于虚证、身体诸痛以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方面。例如党参、地黄、黄芪、如人参大补元气,大枣和中补益,甘草调和诸药,白芍缓急、敛阴止痛等。

酸味药常含鞣质、有机酸,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多用于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滑脱不禁、久泻久痢、遗精滑精、带下及出血等证。例如五味子、乌梅、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涩精,五昧子固表止汗,柯子涩肠。复盆子缩尿等。

苦味药多含生物碱、皂甙、黄酮类成分,具有泻火、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多用于治疗热证、痈肿疮疡、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例如大黄、黄芩、黄连、苍术,如黄柏泄相火而坚肾阴

咸味药多为动物类或其化石,具有软坚散结、平肝潜阳以及泻下等作用。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软坚散结、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多用于治疗大便秘结、瘰疠、痰核等证。例如瓦楞子、昆布、牡蛎、石决明、芒硝等。如昆布、海藻等治疗瘿瘤,半夏、牡蛎、瓦楞子治疗痉核、痞块等。

除五味外,还有淡味、涩味。有“淡附属于甘”之说。但在功能上,甘与淡是不同的。涩与酸作用相似。故本草文献多以涩附属于酸。淡味药物一般有渗湿和利尿的作用,故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适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例如茯苓、猪苓、通草、滑石、泽泻等。涩味药物与酸味药物的作用相似,适用于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例如龙骨、牡蛎、仙鹤草、白芨、藕节等。五味好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用以概括说明中药功效、作用特征、配伍的主要依据之一。

3、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学说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中药的升降浮沉是从药物作用于疾病的趋向性上对其功效的概括,是中药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升,即上升提举,指药性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指药性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指药性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固藏,指药性趋向于内。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而升与浮、沉与降的趋向相类似,难以严格区分,故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升浮” 、“沉降”并称。由于各种疾病在病势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肝阳上亢)、向下(如泻痢、遗精、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而入里)的趋向,因而能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了。

具体而言,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疾病趋向是向下或向内的病证。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祛风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瘢,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有升浮特性。

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病势趋向上或向外的病证。就其所代表的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平喘、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等多具有沉降特性。

但也有少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利水;川芎既能“上行头目”以祛风止痛,又能“下行血海”以活血调经,这需要我们在临床应用中辨证施治。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是药物本身的特性,并受炮制、配伍等因素地影响。

药物的升降浮沉是与药物气味厚薄、四气五味和质地轻重密切相关:①《本草备要》云:“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一般而言,辛夷花、薄荷、麝香等味厚之品药性多升;大黄、黄芩、丁香等气薄之品药性多降;防风、荆芥等气厚之品药性多浮;五味子、浮小麦等味厚之品药性多沉。②《本草纲目》云:“寒无浮,热无沉。”王好古云:“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一般来说,凡具温、热之性,味属辛、甘的药物,如防风、麻黄、当归、干姜、细辛等大都升浮;凡具寒、凉之性,味属酸、苦、咸的药物,如大黄、黄芩、栀子、芒硝、苦参等大都沉降。但也有特殊性,如旋复花降气止呕,番泻叶泻下导滞,主沉降;苍耳子外散风寒,上通鼻窍;牛蒡子上清头目,,疏散风热,主升浮。③《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云:“体轻而浮升,体轻而上升,体重而沉降,浊而沉降”。又《本草备要》云:“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如苏叶、薄荷、菊花、桑叶等多主升浮,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的药物,如苏子、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等多主沉降。

药物的升降浮沉受炮制和配伍的影响:炮制是经外部条件影响并使药物的性能转变以适应病情的需要。《医学启源》中云:“黄连、黄芩、知母、黄柏治病在手梢皮肤者,须酒炒之,借酒力上升也,咽之下,脐之上者,须酒洗之,在下者,生用,凡熟升生降也”。《本草蒙荃》中亦云:“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中软坚”。如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后治虚火上炎;盐制后治下焦之火;姜制后治中焦痰火。《本草纲目》也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配伍也可以使药物的升降浮沉转变,《本草蒙荃》中云:“橘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一般而言,少量升浮的药物与大量沉降药物配伍时能随之下降,少量沉降的药物与大量升浮药物配伍时能随之上升。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利用药物的作用趋势,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升降浮沉只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应结合四气五味,归经等性能指导用药。

4.、归经

归,即归属和趋向,指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经,即以人体脏腑为中心的经络学说。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作用明显,而对其它脏腑经络作用小或没有作用的选择性,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功效所针对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归经理论形成的依据有:①脏腑经络学说: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能沟通上下内外表里,使四肢、七窍、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在脏腑;反之,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而药物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对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和改善而发挥的,将药物的治疗作用与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是归经理论形成的基础。如治胸闷喘咳的药物则归入肺经,治胁痛抽搐的药物归入肝经等。②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是中医辨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伤寒论》创立了六证辩证体系,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如柴胡、黄芩为少阳经药,石膏、知母为阳明经药等。后温病学派又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辩证系统,随之临床出现了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如生地为营血分药,石膏为卫气药等。③药物特性:药物的形、色、气味、质地轻重也是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如汪昂所云:“有圆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有因性而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有固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又《素问·至真要大论》谓: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说明五味对脏腑具有选择性的作用,即某种药物主入某一脏腑。再如青蒿色青入肝胆,酸枣仁味酸入肝胆,麝香、安息香等芳香药物质地轻入心经。④药物疗效:药物归于何脏何腑或何经,由其实际效用来确定。某药对某脏腑或经络的病变疗效显著,即认为其归该脏腑或经络。归经实际是指药效之所在。恰如徐灵胎所言:“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凡药性有专长,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虽圣人亦必试验”。

掌握归经便于指导临床辩证用药。由于发病所在脏腑及经络循行部位不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辩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可优选合理、高效、速效的药物,提高疗效,如肺经病变的咳喘,选用入肺经的药物治疗,若肺热咳喘当用桑白皮、地骨皮;属外感风寒咳喘当用温肺药如麻黄、紫苏叶等。

归经理论是中医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归经理论把药物的治疗作用与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部位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掌握好归经理论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意义很大。

5、毒性

古人对中药毒性的认识由来已久,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药学的发展史也是中药毒性的认识史。关于毒性的概念,古代和现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1)古代中药毒性的概念。早在西汉以前,“毒”与“药”不分,混称“毒药”。古人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传说神农尝百草,无毒者为“食”,有毒者为“药”,故《周礼·天官家宰》有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内经》:“当今之世,必齐毒药”。而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二》“凡药有毒也,非指大毒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阐释了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又如《景岳全书·本草正》附子条论:“本草所云某有毒,某无毒,余则甚不然之,而不知无药无毒也,热者有热毒,寒者有寒毒,若用之不当,凡能病人者,无非毒也。即如家常茶饭,本皆养人之正味,其或过用误用,亦能毒人,而况以偏味偏性之药乎?但毒有大小,用有权宜,此不可不查耳”其中的“毒”就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胜之性。同时,古代还认为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毒害性或损害性,把毒性看作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后世本草书籍在药物性味项下,标明“有毒”、“小毒”、“大毒”、“剧毒”等,如汪昂《本草易读》突破前世本草四级分类法,将有毒药物分为大毒、毒、小毒、微毒和微有小毒五个等级,大都是指药物所具有的不同大小的毒性或副作用。古代毒药的概念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

(2)现代中药毒性的概念。现代中医药学理论认为:毒性一般系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性的一种性能。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毒药一般是指药理作用强烈,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大或用药时间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毒性反应会造成脏腑组织损伤,引起功能障碍,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甚至死亡。

(3)中药毒性的分级。《神农本草经》将中药毒性分为有毒、无毒两类;《本草纲目》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中药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三类。

(4)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①药物本身具有毒性,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②药物炮制不当;③病人体质差异问题,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也不同;④药名混淆,误服伪品;⑤药证不合或配伍不当;⑥煎煮不当。

(二)功效理论

药物的功效是根据临床实际疗效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是对药物功能和效用的高度概括。中药的功效主要有解表、清热、泻下、祛风除湿、化湿、利水、温里、理气、止血、活血化瘀、化痰、平肝、补益、安神、消食等数种。具体如下:

1.解表。即发散表邪,解除表证。此类药物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经、膀胱经,善走肌表,具有发汗解表之效,可使外邪从汗出而解。《内经》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证。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辛温解表药适用于表寒证,辛凉解表药适用于表热证。前者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等;后者如薄荷、菊花、牛旁子、柴胡、升麻、葛根等。

解表药的具体应用如下:①(主治)外感初期,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②表邪犯肺,肺气不宣之咳喘,如苏叶;③疏散风热,透泄热毒,促进疹毒透发,如薄荷;④解除肌表之风寒湿邪,用于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如羌活;⑤水肿初期,小便不利兼有表证,如麻黄;⑥疮疡初起,如牛蒡子。

2.清热。即清解里热。其适应范围较广,主要用于治疗里热证。此类药物性寒凉,沉降入里。根据其功效及主治证的差异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及清虚药五类。①清热泻火药 性多苦寒或甘寒,清气分热,用于气分实热证。症见壮热、频渴、汗出、目赤等。如石膏、栀子、知母等。②清热燥湿药 性偏苦燥清泄,主治湿热证。症见脘腹胀满、呕吐、泻痢、黄疸尿赤、带下色黄、湿疹等。如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等。③清热凉血药 药性多苦寒或咸寒,主入血分,主治营分、血分实热证,也可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热出血证。症见舌绛脉数、心烦不寐、神昏谵语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如犀角,生地,丹皮、玄参、紫草等。④清热解毒药 药性寒凉,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主治热毒炽盛之痈肿疮疡等证。常用于痈肿疖抢、瘟毒发斑、丹毒、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虫蛇咬伤、癌肿、水火烫伤及其他急性热病。如金银花、连翘、地丁、蒲公英等。⑤清退虚热药性寒凉、主入阴分,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热邪伤阴、阴虚发热所致的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虚烦不寐,夜热早凉等证。如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等。

3.泻下。指润滑大肠或引起腹泻,促进排便,用于里实结滞证。此类药物为沉降之品,主归大肠经。根据作用强弱的不同,分为、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①攻下药 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主要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证。常配以行气药,加强泻下及消除胀满的作用。如大黄、芒硝、番泻叶等。②润下药 此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多入脾、大肠经,能润燥滑肠。适用于肠燥津枯,大便艰难以及老年或产后血虚便秘。如火麻仁、郁李仁。③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适用于重症水肿、大腹胀满或胸腹积水等,一般只用于实证。如甘遂、京大戟等。

4.温里。即温里祛寒。主治里寒证。此类药物均味辛而温热,善走脏腑而能温里祛寒,温经止痛。症见脘腹冷痛、肢体倦怠、食欲不振、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如干姜、吴茱萸、小茴香等。个别药物尚能回阳、助阳,用于治疗亡阳证、虚寒证,症见四肢厥冷、恶寒倦卧,汗出神疲,脉微欲绝等。如附子、肉桂。

5.理气。即调理气分,疏理气机。用于气机阻滞或气逆证。此类药物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疏理气机的同时可畅达气机、消除气滞而达到止痛之效。因其性能和作用轻重不同而又分别具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的功效。如陈皮、枳实、木香等。

6.止血。即制止体内外出血,主治出血病证。此类药物均入血分,主入心、肝、脾经。根据其药性和功效不同可分为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四类。①凉血止血药 药性寒凉、味多甘苦,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证。如小蓟、大蓟、槐花等。②温经止血药 药性温热,能温内脏,益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适用于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病证。如艾叶等。③化瘀止血药 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证。如三七、茜草、蒲黄等。④收敛止血药 大多味涩,广泛用于各种出血病证。如白及等。

7.祛湿。即祛除体内外湿邪。根据湿邪病变的部位症状及兼央因素的不同,祛湿之效具体又分为祛风胜湿、芳香化湿、利水渗湿、清热燥湿。①祛风胜湿 即祛除留着于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根据其药性和功效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祛风湿热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a.祛风寒湿药性味多辛苦温,入肝脾肾经,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等作用,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急等。如独活,威灵仙等。b.祛风湿热药性味多辛苦寒,入肝脾肾经,主要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症。如秦艽、防己等。c.祛风湿强筋骨药性味苦甘温,主入肝肾经,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如五加皮、狗脊等。②化湿 即辛香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主入脾、胃经,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食少体倦等证。如苍术、厚朴、藿香、砂仁等。③利水渗湿 即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主治水湿内停证。主归膀胱、小肠经。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不同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和利湿退黄药三类。a.利水消肿药性味甘淡平或微寒,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等证。如茯苓、猪苓等。b.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或甘淡而寒,主要用于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等湿热淋证。如滑石、车前子等。c.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主入脾、胃、肝、胆经,主要用于湿热黄疸。如茵陈,金钱草等。

8.祛痰。即祛除或消除痰涎。一般咳嗽每多挟痰.而痰多也每致咳嗽,故祛痰止咳常常并提。根据药性、功能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可分为清化热痰药、温化寒痰药、止咳平喘药。①止咳平喘药 味或辛或苦或甘,主入肺经,主治咳喘证。如苦杏仁、百部等。②清化热痰 药性多寒凉,主治热痰证,症见症咯痰黄稠、面赤烦热、脉数唇干,舌红苔黄等。如瓜萎、贝母、竹茹等。③温化寒痰 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主治寒痰、湿痰证。症见咳嗽气喘、眩晕、肢体麻木、舌淡苔滑等。如白芥子,旋复花等。

9.补益。即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适用于虚弱症。以其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的不同可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四类。①补气药 性味多甘温或甘平,主治气虚症。适用于倦怠乏力,呼吸少气、动则气喘、胸闷气短、体倦神疲等。如人参、白术、黄芪等。②补血药甘温质润,主入心肝血分,用于各种血虚证。适用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健忘、面色苍白、细脉等。如地黄、当归、芍药等。③补阴药 性味多甘寒,主治阴虚症。适用于身体消瘦、口干咽燥、虚烦不眠、肠燥便秘,骨蒸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如沙参、麦冬、天冬、龟版等。④补阳药 味多甘、辛、咸,性多温热,主入肾经。主治阳虚症。症见腰膝酸软、下肢软弱、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尿频数等。如鹿茸、杜仲、续断、补骨脂、蛤蚧等。

10.活血化瘀。即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瘀血病证。按其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不同,可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和破血消癥药四类。①活血止痛药 味多辛,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如头痛、胸痛、心腹痛、肢体痹痛等。如川芎、延胡索、郁金等。②活血调经药药性大多辛散苦泄,具有调畅血脉、通经止痛之效。用于血淤而致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如丹参、红花、桃仁、牛膝等。③活血疗伤药 药性多辛、苦、咸,主归肝、肾经。用于跌打损伤、淤肿疼痛、金疮出血等伤科病。如乳香,没药、儿茶等。④破血消癥药 药性多辛苦,主治症瘕积聚证,用于血瘀经闭,瘀肿疼痛等。如虻虫,水蛭、干漆等。

11.平肝息风。即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证。可分为平抑肝阳药和息风止痉药二类。①平抑肝阳药 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之效。症见头晕耳鸣,头痛,烦躁易怒等证。如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等。②息风止痉 主入肝经,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厥抽搐证。症见眩晕欲扑、惊风抽搐、癫痫等。如羚羊角、钩藤、牛黄等。

12.消食。即消化食积。主治饮食积滞、消化不良证。症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如山查、麦芽等。

13.安神。即安定神志。主治心神不宁证。按其临床应用不同,可分为重镇安神药与养心安神药两类。①重镇安神药 多为矿石、化石、介类药物。主要用于心火炽盛,痰火扰心等引起的实证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证。如朱砂、磁石、龙骨等。②养心安神药 多为植物类种子、种仁。主要用于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导致的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健忘多梦等证。如酸枣仁、柏子仁等。

(三)配伍理论

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药物的特点及用药法度,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配伍是中药运用的基本形式,药物的配合应用,相互之间必然产生一定的作用。《神农本草经》将其归纳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七情”构建了中药配伍的平台,奠定了中药配伍理论的基础。

单行,是指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独参汤,单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

相须,是指药性、功能相同或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原有药物的功效得以增强。如麻黄汤中,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之力大为增强;

相使,是指以一药为主,另一药物为辅,两药配合应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相使关系的药物间不必要求性能相同或相似。如桂枝、附子,性均温,都具有助阳散寒的功效,两药合用,以附子的较强的温散之性,增强桂枝的温经通脉化瘀止痛作用,用于风寒湿痹证,肩臂疼痛等证,如桂枝附子汤。

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半夏畏生姜,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人咽痛喑哑,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大为缓和。

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绿豆杀巴豆毒,防风杀砒霜毒等。

相恶,是指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属于配伍禁忌的范畴。如人参与莱菔子配伍,一般认为,人参补气,莱菔子耗气,二者同用,莱菔子能削弱或消除人参的补气作用。又如生姜与黄芩配伍,生姜的温肺、温胃功效与黄芩的清肺、清胃功效互相制约使疗效降低。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也属于配伍禁忌的范畴。如甘草反甘遂,乌头反贝母等。

(四)用药禁忌理论

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食忌三个方面。

(1)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有些药物一起使用不仅会降低或破坏疗效,有的甚至还会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因而应避免配合使用,即《神农本草经》所谓“勿用相恶、相反者。”金元时期将反药概括为“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共载十八种相反的药物,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和白芨;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和海藻;黎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细辛和芍药。“十九畏”记载了十九个相畏的药物,即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弥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2)妊娠禁忌

它是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由于有些药物可能会损伤胎元或引起流产,因此就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妊娠期妇女及胎儿副作用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的药物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商陆、川乌、草乌、天南星、大戟、芫花、千金子、三棱、莪术、麝香、虻虫、斑蝥、蜈蚣、水蛭、水银、雄黄等。慎用的药物包括是祛瘀通经、行气破血以及滑利类的药物,如桃仁、红花、枳实、乳香、没药、大黄、牛膝、附子、干姜、肉桂、川芎、冬葵子、芒硝、木通等。禁用的药物,妊娠期女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需要酌情使用。

(3)服药食忌

服药食忌,是指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忌口”。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对治疗不利的食物。古代文献有一些记载,如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和萝卜;茯苓忌醋;薄荷忌鳖肉;鳖甲忌苋菜;蜂蜜反生葱等。一般应忌食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也不宜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寒性疾病,不要吃生冷食物;热性病,不宜吃辛辣、煎炸性的食物食物;服用人参等滋补类药物时,应禁吃萝卜和通便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