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18年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取得的主要进展
我国始终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坚持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尤其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第一动力,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提高工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2018年,我国将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放在更重要位置,工业技术创新要素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一、中国工业技术创新情况
(一)我国将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放在更重要位置
2018年4月,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讲话中10处提到“创新”,还指出中国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项重点工作,并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2018年,共性技术研发和基础研究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两大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要加强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偶记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2018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将基础研究提高更高位置,全面部署了基础研究工作,明确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3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具体从5个方面提出了20个重点任务。
2018年,科技创新领域的“帽子问题”受到关注。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十三五”期间,在优化“三评”工作布局、减少“三评”项目数量、改进评价机制、提高质量效率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建设新型人才评价体系。
(二)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要素投入总量持续增加
依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我国技术创新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R&D经费投入总量17606.1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12.31%,研发投入增速有所下降;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也从2016年的2.11%稳步提高到2017年的2.13%,如图4-1所示。
图4-1 2013—2017年我国研发投入总量、同比增长率及研发投入强度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2018年10月)
2017年,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投入的比例较高,R&D经费支出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研发投入增长态势良好,如图4-2所示。
图4-2 2013—2017年我国企业R&D经费支出、增长率与占全国研发投入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2018年10月)
2017年,企业研发人员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从图4-3中可以看出,2011—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由2011年的193.9万人/年提高到2017年的273.6万人/年,在全国企业中所占比例达70%左右。
图4-3 2011—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2018年10月)
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研发机构的数量和比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图4-4显示,2004—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数量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由2004年的6.2%提高到2017年的27.4%。
图4-4 2004—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企业与有研发活动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2018年10月)
(三)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17强。
2017年,我国国内授权发明专利达到32.70万件,同比增长8.24%,发明专利总授权量累计达到179.11万件。2017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前10位的地区占据了2017年授权量的75.4%,专利总累计量占全国总量的75%,主要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同比增长方面,北京、广东、湖北、陕西保持在1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27%以上的年增长率(见表4-1)。
表4-1 2017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前10位地区状况表 单位:件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1月。
在全国技术市场的交易情况方面,从图4-5中可以看出,2008—2017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额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2013—2017年,增速保持在15%左右,2017年,交易额达到13424亿元。
图4-5 全国技术市场交易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2018年10月)
二、中国工业质量发展情况
(一)中国工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质量,重点对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要求,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推动质量变革、增强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命题。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转为新常态,粗放式的发展将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因此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必要要求。
为全面提高质量,进而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至今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发布了关于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结合自身工业基础及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和发展目标。
(二)2018年工业质量发展概况
1. 高端制造业发展迅速
从工业行业结构的维度进行分析,2018年在我国传统工业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技术密集型行业(如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装备制造业)的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行业占比也随之不断上升;从横向维度看,2018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6%、8.7%、9.2%,分别高于同等规模工业4.9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从纵向维度看,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2018年前3个季度的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8%、8.8%、8.6%,比2017年(11.0%、13.4%、11.3%)分别提高0.8个百分点、降低4.6个百分点、降低2.7个百分点;而工业产品结构中,符合高端消费需求的以智能化、绿色化为特点的高复杂性、高附加值产品维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智能电视机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2.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质量效益依然是工业发展中速度和数量的落脚点,在需求回暖、价格反弹的情况下工业利润效益明显改善。一是投资含金量表现明显,2018年的1—5月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上涨15.6%,增长速度比制造业投资多出10.4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产品价格依旧保持一定涨幅,2018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厂家出厂价格同比增长3.9%;同时2018年以来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均出现了下滑现象,而同期的工业投资则不断增长,尤其是制造业的投资涨幅较大,2018年6月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了近两年来首次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情况。相关数据可以反映出,工业高质量发展对企业效益的潜在优势,同时在市场引导、利润改善等方面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工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改善
当前推动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巨大的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模仿性的消费阶段逐步被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新主张所替代,我国人民在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二是研发创新总体活跃。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和研发经费的投入总量均不断增长,总体大中型制造企业研发经费维持较快增速,技术改造的费用支出有所降低。三是高技术制造业的投入强度较高。2018年,我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研发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的16.5%,成为研发投入最高的行业;从研发人员上看,先进制造业(如电子、机械等)研发人员人数增长较快,传统行业(如煤炭、加工业等)研发人员人数增长相对较慢。
4.原材料工业发展得到重视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及支柱产业,直接影响制造业的发展。2018年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指出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和建材行业所涉及的通用钢材、高性能钢材、有色金属、有机化工材料等原材料工艺水平取得明显进展,新型高分子材料、膜材料及高端化学品的技术瓶颈取得突破;建材部品化加速推进,水泥、平板玻璃质量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矿物功能材料品种日益丰富,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应用比例达到40%;高性能无机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质量大幅提高,生产达国际先进水平。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原材料产品质量追溯能力。
(三)中国工业质量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先后形成了面向全国企业及组织的中国质量奖和全国质量奖两大奖项,并开展了质量标杆评选以及相关的经验分享活动,以此推广普及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激励全国企业及个人追求质量的进步。
1.中国质量奖
2018年度中国质量奖的获奖者为9家企业组织及一个先进个人。获奖单位组织及获奖管理模式如表4-2所示。
表4-2 2018年度中国质量奖获奖单位及获奖管理模式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9年1月。
2.全国质量奖
2018年4月的全国质量奖为8位企业家颁发了“中国杰出质量人”奖项,并为10位一线员工颁发了“中国质量工匠”奖项。“中国杰出质量人”奖项旨在表彰在我国质量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个人,为各行业的质量管理发展提供示范与带头作用,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质量工匠”奖项面向基层一线,为爱岗敬业、追求精益、具备工匠精神的员工颁发,意在表彰他们在本职岗位上为高质量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3.全国质量标杆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制造强国战略关于“打造质量标杆企业”“发挥质量标杆企业引领作用”的要求,深入推进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2018年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委托,中国质量协会开展了全国质量标杆遴选及经验交流活动,聚焦“质量管理”和“互联网+”两大热门方向。
2018年的全国质量标杆奖项在由中国质量协会和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的“加强标杆引领,促进质量提升”会议上揭晓,共有38家单位获得了“2018年度质量标杆”称号。中国质量协会在2018年11月28日举办的协会年会上,邀请了获得质量标杆称号的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分享了企业质量管理的经验。其中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在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服务优化及客户满意度增长上成为企业分享的亮点。
三、中国工业品牌发展情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论述,为我国建设品牌强国、培育民族品牌指明了方向。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工业品牌培育工作取得一定突破,但是中国工业品牌效应尚未发挥。
(一)工业品牌培育工作取得一定突破
1.工业品牌培育环境日益优化
2018年是中国品牌日实施的第二年,首届中国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并同时举行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反响巨大,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正如胡春华副总理强调的:加快品牌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客观要求,是增进全球消费者福利的多赢选择。要致力于深化推进品牌建设,就要重视营造有利于品牌建设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努力开创工业品牌建设的新局面。近年来,我国正在形成以引导企业重视品牌意识为核心,以增强品牌培育能力为重点,以创新品牌培育方法为主要抓手,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品牌培育环境。
2.工业品牌培育工作加快推进
为了加快推进工业品牌建设,2018年5月11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战略咨询委员会)质量品牌发展分组成立大会暨论坛在上海召开。2018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努力营造质量品牌发展环境,推动发布机械、轻工、纺织、食品、建材、通信、电子、石化、有色、钢铁10个行业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并组织标准宣贯,鼓励开展公益性品牌宣传展示活动,扩大中国品牌社会影响,推动中国工业品牌“走出去”。5月11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会于上海举行,来自地方工信部门、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机械、轻工、纺织、石化、建材、钢铁、有色、电子信息、食品等行业协会及各专业机构联合编制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系列行业标准正式运行,标志着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迈入标准引领升级发展的新阶段。
3.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工业品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8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世界品牌大会”上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总价值为184459.11亿元,比2017年增加28879.05亿元,增加幅度为18.56%;比2004年的第一届增加159746.27亿元,增加幅度为646.41%,可见其发展速度之快。与国际知名大品牌相比,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搜索指数较低一些,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谷歌搜索的索引数据显示,中外品牌的搜索量差距已经缩小了29%。
(二)中国工业品牌效应尚未发挥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品牌强国。我国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虽然在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陆续进入世界品牌前100强,但制造业品牌的种类、数量、附加值、影响力与制造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品牌低端过剩、高端不足是困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经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品牌效应不高、培育困难的主要原因有4点:一是受限于我国制造业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品牌成长的制度体系不完善;二是品牌培育的主体意识不强,由于品牌经济效应的显现具有时滞性,企业缺乏品牌培育和建设的动力;三是产品设计、研发、质量等水平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产品的品牌附加值不高;四是我国制造品牌的宣传机制不完善,很多媒体的片面报道渲染了对中国制造品牌的不信任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