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极度开放:撕掉你的懒惰标签,扫除你的自律障碍
电影《超体》中有一句我很喜欢的台词:
“你的痛苦,你的恐惧,会影响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而在本章“动机系统”中,始终都遵循一个很重要的逻辑:“认知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结果决定命运”。
一旦被自己的痛苦、恐惧束缚住认知,我们就很难付诸行动,也就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
那么,如何去面对这些痛苦和恐惧呢?
答案是:
极度开放。
一、保持极度开放,是扫除自律认知障碍的第一前提
“极度开放”是最近两年非常火的一个词,来自于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的《原则》一书,这本书很厚,全书洋洋洒洒全都是最朴素、最简单的道理。但是当我们对照着复杂的世界,去套用这些简单的道理时会发现,遵守这些最底层的原则,才是我们面对复杂世界的最好方式。
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持极度开放。
对于快速学习和有效改变而言,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是价值无限的。
——瑞·达利欧
具体到我们的自律动机系统,一方面是寻找自己的自律动机,比如你的人生使命;另一方面,则是要从最底层的自律认知上实现扭转和蜕变。
因为,改变自己最大的障碍,其实不在行为上,而在思维认知上。而改变思维认知最大的障碍,在于我们通常都很难保持极度开放。
所谓保持极度开放,就要让自己能够放下原来的惯性思维,以一种空杯心态来重新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重新思考自律这件事。
提到《原则》这本书,也分享一下我在读这本书时出现的一次没能保持极度开放的惯性思维事件:
大家一定听过“成功学”这个词吧?你对于成功学的认识和评价是什么样的呢?
我猜,多少有些不屑,有些不耻,甚至有些厌恶吧?其实我以前也是,总觉得那些“成功学大师”是在骗人的。
成功学中有一个很著名的代表人物,叫作托尼·罗宾斯。
因为对成功学不感兴趣,所以我对这个名字也有些厌恶,尽管我连他的书、他的演讲、他的任何内容都没看过,真是满满的“傲慢与偏见”。
而《原则》这本书让我对托尼·罗宾斯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因为这本书的序言是他给达利欧写的,能够给达利欧写序言的人,绝非普通人啊!
我带着这个发现,开始有意地去搜索托尼·罗宾斯的信息,结果被他的书、他的理论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彻底折服了。我这时才发现,因为自己以前的惯性思维,错过了太多精彩的理论,错过了一个如此值得学习并且超级厉害的人。
好,故事到这里,我们复盘一下:
我以前对于托尼·罗宾斯的这种认知偏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发生?
当然,这种偏见不仅仅是针对某个人,还包括你对于某件事、某个新闻、某部电影的评价等,而这种思维惯性也证明了:
我们没有保持极度开放。
在本书自律五大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系统“成长系统”中,我会提到,我们的终身目标只有一个:自我进化,不断成长。
而成长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我的惯性思维。我们总说,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英文叫Ego(自我)。
所谓自我,是一种人类的天性,我们天生就拥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个心理防御之盾。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没有人喜欢被质疑,没有人喜欢被否定,一旦出现类似情况或者看到一些超越我们认知的事情,我们天性中的防御机制就被启动了,就会去下意识地逃避、否认、辩解。而这些情绪化的举动,就会把我们与那些和自己认知不同的事物做了残忍的隔离,进而失去了未来产生交集的可能性。
遗憾的是,我们的自我意识通常都有认知盲点和认知偏误。
因为思维惯性,导致你做出的很多决策判断,几乎都是基于你目前的认知边界做出的。就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指责他,因为这不符合大众已有的认知,于是开始情绪化地做评判,把真理隔离到了门外。
于是,我们的自我意识就变成了自我进化的障碍。
以前,我对乔布斯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一直有点迷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其实,这就是一种极度开放的态度,对所有新事物,无论是好吃的,不好吃的,有用的,没有用的,先不去评判,因为在没有实践之前,你并不知道它好不好吃,有用没用。
具体到自律,同样如此。因为只有拥有了极度开放的思维方式,才可能让自己发生改变,进入自律的状态,如果始终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吸收和消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那么,我们个人的进化就会停止。
我们在认知自律时通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误区,而正是因为陷入了这些误区,导致我们从思维上或者说脑子里对自律形成了一种排斥,把自己封闭起来,导致很多人无法开启自律,或者无法持续自律。
还是以我的108社群学员为例,我发现,那些参加了108之后,发生巨大改变、收获颇丰的学员,一方面是来自于对我们课程的认真学习和在复训阶段的扎实实践;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学习渠道,其实是对他人的学习。
社群内部的资源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共享的,包括我们会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去学习的同时,也去拓展自己的舒适圈,全面地打开自己,迎接全新的改变,这都要求有一个前提——保持极度开放。
但是,有个别学员可能依然沉浸在自我复盘和自我学习中,忽视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而事实上,这个外部学习资源远比自己一个人闷头小跑要更加丰富和更加多元化。
其中有一个学员(后来已经成为我们的金牌自律教练)无论是学习打卡还是组内活动,都非常积极地参加,极度利他,也极度开放,她会去阅读每个人的行动日志、周记,去学习每一个人的闪光点,甚至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就是定期向108的小伙伴们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学习。
她的进步和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成长真的非常非常快!
还有的学员,以前从来没有在现实中担任过任何的领导角色,而在108社群,他决定改变自己,开始第一次承担小组长的职责,去想办法组织活动,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看起来好像是他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其实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管理经验。而我们在复训阶段会安排大家轮值做负责人,其实也是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极度开放心态,不仅仅是让小组长,而要让所有学员都能够有机会向别人学习。
所以,本节内容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把“极度开放”作为自己在认识事物时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自律养成的过程中去直面那些自律误区,也直面总是处于封闭状态的自己,刻意提醒自己:
“我是不是又有偏见了?”
“我是不是又开始封闭自我了?”
“我是不是又忘记保持极度开放了?”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去和我们的自我(Ego)做斗争,从最根本的思维层面打通自律形成的路径。
以上是关于“极度开放”的介绍,花了不少的篇幅,但是这很重要,只有从思维上去改变,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行动中让自己发生蜕变。
二、关于自律的四个认知误区以及应对方式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要“保持极度开放”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客观、开放、不带偏见地去重新思考和看待那些经常把我们捆绑住的自律误区了。
这部分我会总结四个最常见的自律误区,各位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否在这几方面存在类似的情况,然后再试着用“极度开放”的心态去调整和改变。
我们在面对一个事物时,通常都会遇到以下两类在思维认知方面的误区或问题:
一类叫认知盲点;
一类叫认知偏差。
所谓认知盲点,就是对于你来说,这件事是完全陌生的,当它出现的时候,你完全觉察不到。
所谓认知偏差,就是对于你来说,对这件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思考,有了属于自己的观点,于是你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惯性,按照已有的观点进行判断和决策。当它出现的时候,你会因为自己的已有观点而出现偏见。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区块链。
关于认知盲点。
最开始,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区块链、比特币一无所知。2008年,中本聪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特币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而那些保持好奇心、保持极度开放的人,则会有意识地去扫除自己的认知盲点,去学习、去阅读、去研究,去填补对于比特币和区块链的认知空白。
相反,很多人看到一个新事物,则持保守态度,觉得这东西反正和我也没什么关系,不懂也罢。
于是,在认知盲点层面,两类人就有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关于认知偏差。
后来比特币涨疯了,很多人后知后觉,听说了区块链,也大体知道一些所谓“去中心化”之类的时髦词语,这个时候认知偏差就产生了。
你听说,有人靠比特币半年赚了几千万元,一下子就把你的热情点燃了,然后逢人就说,比特币真的可以赚钱的!赶紧买买买!
或者,你听说,身边一个人因为买了比特币,结果赔得倾家荡产,你觉得这玩意儿一定是个“庞氏骗局”,于是,见人就劝,千万别买比特币,这东西害人不浅!
瞧,这两类人,其实都属于我们所说的认知偏差。因为他们对于区块链的认知是极为狭窄的,或者说是模糊不清的,人云亦云的。所以,无论他们对于比特币的观点是对是错,显然,从个人来看,都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一旦对一件事情形成一种认知偏差,那么就一定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因为自己没想通,没想透,两边的风随便一吹,就要摇来摇去。
而那些保持极度开放的人,则会认真倾听所有声音,然后扎下身子去研究学习,真正让自己掌握这件事,理解这件事,然后再做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好,以上讲的是两类认知上的问题,和我们自律有什么关系呢?关系非常大!
就像本书前面提到的,要想实现自律,实现蜕变,首先就要从认知上进行改变。
正是因为我们会陷入这些认知盲点和认知偏差之中,才导致我们极其片面地看待自律,结果总是无法形成自律的习惯。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认知上的误区影响了我们对于自律的理解和执行,总结起来有四方面,如图所示。
1. “我这人天生就懒,根本不可能变得自律。”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说我们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而好多人会把这句话也嫁接到自律上,觉得:
“我这人天生就懒,这么多年了,很难改变的,根本不可能做到自律。”
这种观点不在少数。他们犯的认知盲点错误,就是把自律当作了一种固定不变的主观态度,或者一种无法改变的性格,然后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懒惰”的标签,认为自己永远都不可能自律起来。
我们在后面将会学习“成长系统”,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成长型思维”,所谓成长型思维,就是在面对一切事物,尤其是那些困境时,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是可以进步的,即使现在不够强,但经过自身努力也一定可以变得更好。
但与之相反的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觉得,既然我现在做不到,那我干脆就不去做,因为我现在做不好,就代表着我这个人太弱了,会被别人笑话,会被别人看不起。与其改不了,还不如保持现状。
但真正的自律背后是什么呢?
其实是一种有关大脑的生理活动,我们的所有态度和行为,都可以转变成一种大脑背后的刺激反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特别著名的病例,患者叫作盖奇。为什么著名呢?因为盖奇的神奇病情让大家对于大脑和自控力之间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知。
盖奇生了什么病呢?
1848年的一天,一根钢筋刚好刺穿了盖奇的左脸,然后穿过他的大脑前额叶飞了出去。幸运的是,他竟然活了下来,而且活了13年之久!但不幸的是,他从此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以前的他性格温和且坚毅,大家都很喜欢他。但是,自从那次事件之后,他变得脾气暴躁,缺乏耐心,脏话连篇,热衷于制订计划,却从来没有实施过。
换句话说,盖奇从一个超级自律的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超级堕落的人,他的自控力完全消失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盖奇丧失了意志力,完全控制不了自己呢?你应该已经猜到了,这肯定与受伤的大脑有关。
后来人们发现,那根插入盖奇大脑的钢筋,伤害的大脑区域叫作前额叶。
前额叶在我们大脑靠前的部位,差不多是在额头的位置,主要负责长期规划和决策,由它来管理大脑其他的区域,换句话说,它就是人类大脑的“脑中脑”。我们的一系列行动,都是身体先接收各种信号,然后信号传递到前额叶,由它来做出相应的决策。
比如,看到美食,这个信号跑过来跟前额叶汇报说,主人,这里有好吃的。
比如,看到网上有八卦,信号跑过来说,主人,有八卦,吃点瓜吧?
比如,“双十一”打折了,信号跑过来说,主人,赶紧买买买!
……
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前额叶都会理性地拒绝,因为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对长远的未来做出规划,正因为着眼于未来,所以就变成了我们大脑中的冷静器,能够让我们延迟满足感,更加理智地思考,谨慎决策。
但是,当盖奇的前额叶受到了伤害时,他的大脑就像失去刹车一样完全失控了,盖奇也就变成了及时行乐、超级堕落的盖奇。
所以,我们所说的自律,依靠的就是我们以“前额叶”为核心的大脑自控系统。
与之相对的是大脑的另一个系统,叫作冲动系统,它主要是通过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觉到快感,于是冲动系统及时行乐的特性,让我们很容易变得冲动,脾气来了就要释放,美食来了就要品尝,怎样舒服怎样来。
绝大多数动物的冲动系统都非常发达,自控系统却非常薄弱。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在几十万年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大脑容量增加了将近一倍,而主要增加的就是前额叶部分。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理智,也越来越能够控制冲动。这也就造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区别。
之所以会举盖奇这个例子,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
自律,并不是像我们日常理解的那样,是一种美德,一种态度,甚至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天赋,自律其实是一种与我们的大脑前额叶相关的生理过程,一旦前额叶出了问题,无论多么自律的人,也会立刻堕落崩溃。
而让人开心的是,人类前额叶的发达程度是非常相近的,没有所谓的天生差异,人人都拥有一个强悍的自律大脑,只不过有的人硬生生把自律大脑丢在一边了。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叫作“象与骑象人”,冲动系统就是那头大象,而自控系统就是骑象人。有些人骑着大象,完全是失控状态,横冲直撞,但有些人则学会了骑象术,可以让大象温顺地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而区别就在于,是否抱着成长型思维,去一点点学,一点点练习,学会如何更好地操控我们的大脑,逐步地让我们的自控系统战胜冲动系统,学会驯服大象的技术,实现自律的养成。
2. “他们那么自律,不见得多自由。”
还有一种对自律的认知盲点,叫作:“他们那么自律,不见得有多自由。”
大家可能也曾被类似的观点洗脑,觉得好像确实有很多人很自律,但也没什么用。
一个人特别自律,但是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然后引出了原因,是因为他从事的行业是夕阳行业,所以,自律了那么久,还是没什么前途,财务自由也基本无望,何谈自由?
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偷梁换柱”,把自由这件事完全等同于财务自由。
在本书第一节就提到了,人生有很多维度,财富只是其中之一,财务自由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而且我们要达到的自由状态应该是:
对于自身的思考和行为,拥有完全的自主选择权。
你明明知道这件事应该做,但就是不去做,这才是不自由的。这其实涉及了本书下一节关于主动选择的内容,这也是我们实现自律路上最为重要的一种思维习惯和原则。
回到前面提到的那个观点:没有财务自由,谈不上自由。
但是,去看看那些财务自由的人,不照样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吗?就像吴晓波曾经说的,他采访了很多中国的顶级富豪,但十有八九都不快乐。我理解,不幸福的人生,就是不自由的人生,而财务自由只是其中一个表象而已。
所谓真正的自由,就是对自己当下的思考和行为保持足够的觉知,同时能够理性地看待是非与对错,然后做出心智成熟的选择,这才叫真正的自由,而这种成熟的选择,就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自律。
3. “自律那么痛苦,何苦呢?”
关于自律,不得不提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斯科特·派克,出版于1978年,至今已经40年之久,依然在各类图书榜单中排名前列。
这本书在最开篇就讲了这样一个理念,看起来非常悲观,叫作:“众生皆苦”。
你的一生必然承受痛苦,这是一件确定的事情。
说实话,我以前很不喜欢类似的说法,我总觉得人生不应该是灿烂而美好的吗?
但越长大越发现,我们奔跑在人生路上,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痛苦,其实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一路上有的人被打倒了,生命就结束了;有的人一路坚持,挺了过来,就会进入新的人生阶段。就是这么现实。
谁能够说这辈子总能一帆风顺呢?没有的,痛苦是一种必然。
所以,回到我们所说的,“自律那么痛苦,何必呢?”
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地把自律看成了一种静止的状态。看起来,逼着自己自律,去跑步、去健身、去看书、去工作,是一种痛苦,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如果不去跑步、不去健身、不去看书、不去工作,接下来的未来,大概率会让自己更加痛苦,不是吗?
为什么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其实就是因为这种“及时行乐”的态度和观点,让我们的能力在年轻时始终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我们不敢去面对那些痛苦和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痛苦和挑战越积累越多,而因为逃避,我们的能力已经无法从容应对了。
《少有人走的路》讲完“众生皆苦”之后,给出了战胜痛苦的方法,核心只有两个字:自律。
只有真正做到自律,才能让克服我们遇到的痛苦,才能实现心智的成长,而这种成长的积累才会让我们感受到自由,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
别忘了,我们人生的幸福程度是要看总量的,眼下的一点偷懒,可能让你觉得很爽,但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你偷懒没加班,估计明天老板就要找你谈话了;你偷懒没运动,估计下个月脂肪肝就回来了;你偷懒没照顾好家人,来年可能就会出现感情危机了……
你说,到底哪种状态更加痛苦呢?
自律,其实是最低程度的痛苦。
4. “自律太麻烦了,那么多事,我怎么能做得到呢?”
还有一种普遍的自律偏见:总觉得自律这件事太麻烦了。
举个例子,一提到自律,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比如:
每天坚持运动;每天早睡早起;每天严格饮食;每天努力工作;每天陪孩子读书;每天想办法赚钱;每天……
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一想到这些,就感觉像老虎吃天一样,无从下口。而现实是如何的呢?你或许只需要一个微小的改变,就可以让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
当然,关于如何改变,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系统去讲,通过一些微小的变化,微小的成就,让自己产生巨大的改变。
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就是当年我一个月减重20斤的事。
2014年的时候,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我体重陡增,看着镜子里的胖子,我忍无可忍,决心一定要减肥。
最开始跑步的时候,不到3公里我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但坚持跑了一周之后,我发现体重下降得非常快。为了让这个减肥效果保持住,我在跑步的基础上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很快就瘦了10斤,而且体检的时候发现之前困扰我多年的脂肪肝,竟然康复了!身体和精力状态越来越好,让我每天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很多,业余时间写作的数量和质量也大幅提升。再之后,因为参加了线下跑团,我又结识了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跑友,社交圈也在扩大。因为身材变好了,我变得更加自信,也愿意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还在一次活动中遇到了自己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大家看,最开始,我只不过是每天坚持跑步3公里而已,但因为这一个微小的变化,我开始在工作、写作、社交等各个领域都实现了全面的提升,小变化撬动大改变。
所以,不要把自律看作是一件特别难以达到的目标,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很多可能性,任何自律习惯的养成,都会带动我们形成更好的、新的习惯,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每一次的108的开始阶段,我都会和学员们讲:“加入108,大概率会非常累。”
因为我们给大家安排了密集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其中有一个动作是要完成每天的行动日志打卡。而有些学员最开始很兴奋,有新鲜感,打卡很积极,但做着做着就开始倦怠了,觉得打卡没有意义。但事实上,撰写行动日志每天只需要十几分钟,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真的用这个方式来持续地梳理自己的状态,一定会有状态起伏的时候,而打卡就成为我们恢复状态的加油站。
这一个小小的与自己对话的实践都不愿意做,又怎么能真正实现“自律得自由”呢?
所以,我们在自律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一些小习惯的建立,你的一点微小的改变,很可能会让自己的整个生活都产生翻天覆地的正向变化。
以上就是最常见的四种自律误区。
本节知识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