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胶片时代画意摄影创作的历史性局限
说到数码技术对于画意摄影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我们有必要简要了解一下胶片时代画意摄影的创立及其发展概况,以期在相互对比中把握这种艺术形式的特征及其进入数码时代之后的发展状况。
谈起胶片时代画意摄影的创立和发展,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位是在160年前创立画意摄影艺术流派的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1813—1875),另一位是于80多年前将中国画艺术元素融入画意摄影作品之中而开创“集锦摄影”的郎静山(1892—1995)。
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原籍英国,生于瑞典,早年从事绘画,1853年转行摄影。1857年,雷兰德在曼彻斯特艺术珍品展览会上展出了他的多底叠放摄影作品《两种人生》。这是一幅16×31英寸的照片。在摄制过程中,雷兰德用了16个以上的专业模特,30张底片拼放叠印,耗时数周方才成功。这张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摄影作品在展出时引起了极大轰动,获得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赞赏,而他也被称为“艺术摄影之父”。
《两种人生》
我们在充分肯定与赞美雷兰德艺术创意的同时,也可以想见:在当时“银版照相机”阶段的技术条件下(曝光时长30分钟左右),从事画意创作的艰辛。
首先是前期拍摄中的烦劳与付出:寻找符合作品题材特点的固定场所与道具;摸索在变换的光线条件下的曝光量及相对一致的投射角度;构思众多人物的恰当位置及其视觉关系;分批次地雇请模特并指导他们的摆姿与表情;设置辅助光源并调试位置与亮度。
更为繁琐、细腻而艰难的步骤还在于暗房中的后期制作:正确的显影和定影;拼、放、叠、印中难以计数的反复尝试。
上述诸多环节中,只要出现一处失误或缺陷,必须重复前期拍摄或后期制作的相应步骤。即使创作过程一切顺利,也只能获得唯一一张照片。
当时光进入20世纪30年代,人们便可以使用内装微粒胶卷甚至彩色胶卷,拥有双镜头、重合测距器、金属幕帘快门、硒光电池曝光表的反光照相机了,而且已经使用上了胶片放大机。但是在画意摄影后期创作时,也还只能使用十分简陋的自制工具来遮挡漏光等。
郎静山,浙江兰溪游埠镇郎家村人,生于江苏淮阴,从小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并学会了摄影原理、冲洗和晒印技艺。他借鉴传统绘画艺术的“六法”,潜心研习,加以发挥,摄制了许多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风光照片,自成一种超逸、俊秀的风格。1934年,他的第一幅采用“多底合成”手法创作的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被英国摄影沙龙选中。从此,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独树一帜。
《春树奇峰》
可以看出,即使郎静山先生持有了比雷兰德先进的拍摄设备,但是后期画意创作的思路和手法却没有根本性的改进。
两位画意摄影的先驱者在摄影棚和暗房里遵照绘画的理念、模仿绘画的形式,通过后期加工的办法追求摄影画面的美感效果,开启了“让摄影走近绘画”的征程,为画意摄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基石。但无论是雷兰德的“拼放叠印”,还是郎静山的“多底合成”,他们的创作活动均受制于历史性的技术门槛,致使后期创作手法单一、工序烦琐、耗费时日。
多年来,画意摄影静静地等待着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