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摄中如何进行距离观测
距离观测,是航摄机位与拍摄对象间相距尺度的视觉判定。
目前,用于航空摄影的有人驾驶飞行器,其与拍摄对象距离远近的判定,仍然以目力观察和相距感觉为基础,由飞行员和摄影师自主识别操纵。因此,准确的距离测算成为航摄框取和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并作为航摄的基本功加以强调。
心理间隔与实际间隔的误差
摄影师应该注意,在大千世界眼花缭乱的实景拍摄中,受光线变化、透视关系、视觉角度、心理感受、植被色彩等客观因素干扰,以及现场气氛的影响和实景物像的吸引,摄影师经常会出现急切心理和兴奋状态,这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对拍摄对象和障碍物的间隔距离产生误判。
取景观察对距离感觉的影响
由于镜头焦距与透视的变化,摄影师通过取景器观察时,对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判断和实际距离间的误差较大,与操纵飞行器的飞行员的判断亦有差别。航摄操作中,摄影师看重的是影像效果,并不顾及航行中的飞行要素,这些误差往往会通过机内通话误导驾驶员。
减少危险接近,确保飞行安全
在航摄飞行中,摄影师应该成为飞行安全的“第三只眼睛”,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和复杂环境中航摄时,应该随时把自己发现或预感的物体危险接近报告飞行员。比如:“小心,左前50米有高压线!”“注意,右后200米发现无人机”。而不是抱着“距离拍摄对象越近越好”的摄影准则,盲目地发出“靠近点,再近点”这种致命的瞎指挥!
比例参照对量化距离的作用
飞行中,摄影师应该采取取景器观察和目力直视相结合的观测方式,参照视场中物体的前后纵深和大小比例形成的距离概念,给飞行员相对明晰的距离要求。对于没有明确参照比例、无法产生距离概念的大面积水面、墙壁、天空、草原等场景,要慎重发出具体的远、近、高、低指令,给飞行员宽松的回旋余地。
1. 浓雾气象中飞行在山区,出现在右舷摄影师视野的小型无人机正好处于飞行员的视线死角,此时摄影师必须立即向飞行员报告,通报无人机方位、航向、距离等要素。
2. 靠近军舰航摄时,摄影师要提醒飞行员注意保持安全飞行距离。
3. 在航摄预设目标汕尾市神像时,我对飞行员提出了明确的距离、高度和航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