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家乡太和镇

太和镇——简称太镇,座落在群山环绕,山峦起伏的青山绿水之间。虽然不很驰名,但也能让人刮目相看。因为镇里不但有绕城一圈的名胜古迹石城墙,还有源远流长的涪江,以及坚固宽长的护城河堤,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镇边长长的涪江河,宛如一条绿色的飘带,流淌过广阔的大地。绕过沿河两岸乡村的青山桑田,绕过热闹喧哗的船码头。

太阳光照耀着船码头,一级级光滑石梯上,一群光着脚丫的姑娘媳妇,阿姨婶子们,正欢声笑语的在搓洗着衣服。她们用木棒槌拍出来的白色肥皂泡沫,随着飘荡的江水流向远方。

涪江两岸广阔的田野和迤逦盘桓的河流山川,都给太镇城增添了纯朴秀丽的乡镇色彩。

蜿蜒曲折的护城河堤,好像一条沉睡的巨龙。拖着几公里长,几米宽的庞大身躯,纵橫在涪江彼岸。

河堤上绿草如茵,长滿了树木和花草。那里曾经是我最熟悉,最常去和最难忘的地方。

河堤下,漫无边际的石滩上,堆积着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光滑鹅卵石。紧靠石滩并列而存的是一溜临近江边,宛如铺设的自然跑道,狹长灰黑色的沙滩。如果随手捧上一把松软的河沙,可以看到里面还夹杂着一些闪亮发光的颗粒,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沙金吧。

古城墙远近闻名,建造在清代雍乾年间。城墙有四米多高,三米多宽,两千五百多米长。绕城一圈的椭长形墙体,全部用麻条石砌成象万里长城那样的坚固石墙,有防御防洪的功能。官衙,剧院、商铺、和几条繁华的街道,都被围圈在里面。

古老城墙分段设有,东、南、西、北、朝阳门、迎春门、水西门等七个拱园形的石门洞。每个石门洞上面修建了一排宽敞的琉璃瓦庙宇。一道宽大的石梯,从城墙根下直达城墙的庙宇旁边。

石门洞有两扇高大厚重,用铁皮包裹过的木门,铁皮上布满了钮扣样大小的铁铆钉。铁门背面各自吊着一个大铁环,一根碗口粗大的柏木门杠立靠在旁边。镇上如有风吹草动的险情,就可以立刻关闭城门插上木杠,以此保护城中人员的安危。

记得小时候经常跟伙伴们去城墙的铁门边玩耍。我双手吊在大铁环上,被伙伴们来回的推着。铁门吱呀,吱呀的响着,我的心里可乐着。

太镇城内的青瓦平房,横来顺去的街道比比皆是。城外周边人们居住的房屋周围,大片大片的庄稼地犹如农村包围城市。绿色的农田延绵到远处的群山脚下。

由于太镇城离涪江很近,每年夏天雨季来临,江河里的水都会暴涨。浑浊的洪水如飞禽猛兽,从上游直泻而下,象要挤裂河床似的。

解放前,江边没有修建河堤。泛滥的洪水摧毁了农田,冲垮了民屋,淹死了很多平民百姓。镇上的官吏和有钱的商人,只要一发大水,他们就会早早的关闭城门,带上家眷躲在城墙上的庙宇里。城外的百姓进不了城,只得爬上房顶避难。

于婆婆是街坊的老一辈,她时常给大家讲述,民国三十四年,太和镇涨了一场特大的洪水。倾盆大雨如注的下了三天三夜。乌云滚滚,天黑得象要塌下来一样。黑一阵又亮一阵。俗话说,一黑一亮,石头都要泡胀。

于婆婆的家就在涪江渡口的那条路段,猛涨的河水很快就漫进屋子,淹没了灶台和家具。她和老伴头戴斗笠,身披衰衣,急忙搭了楼梯,带上儿女爬上屋顶去逃命。

朦胧的雨中,隐约看到街两边的房顶上都有爬行的人影,还不停的听到房瓦被踩烂的“嚓嚓”破响声。于婆婆一家老小互相牵扶着,扒着屋顶的脊梁,踏着滑溜溜的房瓦,艰难的往前方的移动。慌乱中突然听到“轰”的一声闷响,回头看过去,她家的房屋已被洪水冲垮。接着其它的房屋也挨个儿一间一间的被浪花吞没卷走了。他和老伴直吓得牙齿打嗑嗑腿打抖抖,如果在迟跑一会儿,全家人都要遭受灭顶之灾,真是捡着一条命活啊……。

她们最后爬到前面镇公所的木楼上,(以前的官府衙门,青石铺地,房柱房樑粗大坚固)才躲过那场可怕的洪灾。于婆婆一边讲,一边还在唉声叹气。

当年,母亲带着几岁的大哥躲在城里的三圣宫戏楼上,幸运的渡过了大水灾。

三圣宫有两层古色古香的戏楼,木制的雕花转角走廊直通大门左右。外地来太镇城演杂技,唱戏曲的班子,大都驻扎在这里。

躲水那几天,母亲看到戏班里的小学员,天不见亮就被师傅吆喝起来练功夫。什么翻筋斗,站木桩、倒挂金钩的高难动作。如果做不到位,就会遭到师傅的打骂。有的孩子被吓得发抖,躲在屋角偸偸的掉眼泪。他们身上都有青紫的伤痕。

母亲说,没父母的孩子太可怜了。今后就是家里再苦再穷,都要把自个的孩子带在身边,不让她们出去受活罪……。母亲说过的话,就是她的承诺。在后来艰苦的日子里,她都顽强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