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缘起与意义
思维导图法的缘起
英语教学泰斗乔伊·M.雷德(Joy M.Reid)博士在《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风格》(Different Styles for Different Learners)一书中指出,若以身体的知觉来区分人类的学习形态,就是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触觉型、团体型及个人型六类。每一种学习形态都各有优点,但论及方便性与实用性,视觉型占有极大的优势,不但容易吸收信息,也方便表达想法。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麦金(Robert Mckim)也强调,有效的视觉思考必须包含三种视觉意象﹕
知觉的意象:通过视觉对物质世界的感知,也就是我们看到并记忆在脑子里的经验。
心灵的意象:以知觉意象记录数据,并在脑中运用想象力想象出来的图像。
图表式的意象:运用涂鸦、素描或一种可沟通的图表记录思考过程,或与他人交流意见。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图像,它依照人类大脑最自然的思考方式,以直观的图解形式,网络化地描述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呈现大脑的思维过程。它可以激发我们的创意,提高我们的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快速掌握并交换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东尼·博赞在1971年产生初步的构想,并在《启动大脑》一书中,向世人介绍了这一划时代的学习与思考方法——思维导图法。其主要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反映我们大脑思考模式的可视化思考工具。
从东尼·博赞思维导图法的放射性思考结构可看出,它与中国《易传·系辞上传》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20世纪早期的学者研究的“信息组织图”(Graphic Organizer)非常类似。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 C.Tolman)提出的“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日式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石川馨所创的“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约瑟夫·D.诺瓦克和鲍勃·古温(Bob Gowin)提出的“概念构图”,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的阿兰·柯林斯教授研究的“语义网络”,已经具备思维导图的雏形,因此他被称为现代思维导图之父。
认知地图
鱼骨图
概念构图(修改自余民宁,1997年)
语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