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大召
大召,数百年来,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和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也是呼和浩特的首座喇嘛教召庙。大召蒙古语为“伊克召”,意为“大庙”;明廷赐名“弘慈寺”,清廷赐名“无量寺”。大召始建于明朝万历七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寺院。
数百年来,大召声名显赫,给其周围带来了异常的繁荣,为归化城的一处胜景。历史上的大召,门前没有今天这样开阔的广场,前后都是林立的民宅和纵横交错的胡同,所以就有了大召东夹道和西夹道等这些老呼市们最熟悉的胡同名称。
大召东夹道是条颇为迷人的巷子,在这条巷子的两侧,各色小店一字排开。一年四季、晨昏之间,窄窄的街面上人流不断、市声嘈杂。巷中那两处近乎直角的拐弯儿,使这条小巷子显得曲折幽深。
大召西夹道有和平电影院,往南财神庙巷有民众剧场,多半是演二人台的。那时呼市的二人台,曾赴各地演出,被各地的二人台剧团尊为“老团”。东北二人转的扇子舞,其实是从二人台学来的。由于晋陕方言的隔膜,二人台行之不远、二人转却大红大紫,这是始料不及的。
玉泉井就在民众剧场后面。这口井与清泉街的海窟井一样,流淌着大青山断裂带最优质的矿泉水。井水甘洌、泡茶香醇。1966年前后干涸,成为传说绝唱。
西夹道西拐路南,有王一贴膏药铺。展有老虎、人熊的标本。还有一只黑羽黄喙的八哥,会说:“王一贴,好膏药!”
大召前街和大召东夹道,是一处小市场和民间游乐场,人气很旺,每天吸引不少老百姓聚在这里。正像清代诗人王循在其《归化城》一诗中描写的那样,“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的舅舅们每次从山西来,必去大召前闲逛。那时,大召前的商品经济大多还维持在“走西口”时的水平。笼箩社、纸扎坊、染坊、铁匠铺、木匠铺、估衣铺、膏药铺应有尽有;鞋匠、皮毛匠、旋匠、白铁匠各司其职。
大召东仓是呼和浩特历史上最繁华也是最聚人气的地方。东仓位于大召寺整体的东隅,又名菩萨庙;与之相对应的还有西仓,名为乃春庙。
当年大召东仓是一片开阔地。在这儿说书、拉洋片、变戏法、卜卦算命、捏面人、吹糖人、卖大力丸的应有尽有,每天熙来攘往、摩肩接踵、游人如织。其热闹程度和北京的天桥可有一比,所以大召东仓也被美其名曰“塞外天桥”。
大召东仓南口的西边,曾经有过一家莜面馆,专卖莜面饸饹。1958年,我在中山西路小学读书,夏天的中午,常和同学结伴,来这里吃莜面饸饹。此处的莜面饸饹非常好吃,我们吃起来不加咀嚼、不辨滋味、如风卷残云,不像现在的剥皮莜面,没了浓烈的燕麦味道。
那时的莜面饸饹一毛四一斤。汤是凉汤,盐汤里主要是些黄瓜水萝卜丝丝,又炝了点葱花。碗用的是很粗的笨碗,条案和凳子也很原始,就像电影《水浒传》里梁山好汉聚餐时使用的那种,没有油漆、斑驳陆离。很大的条案上放着一大壶醋,和一碗油炸辣椒,供食客自己取用。长凳上坐不了许多人,大多数人都站着吃,还有的人端碗蹲在外面的房檐下吃。来这里吃莜面饸饹的人络绎不绝,食客大多是穷人及走卒贩夫之类。
厨房在里面的套间,蒸莜面的锅是九勺锅。九勺锅有多大,我也说不清,只记得锅口直径就有一米多。有专职压饸饹的人,他们用的木头饸饹床子床身很长,臂杆也很长,压饸饹时,饸饹床子吱吱扭扭地响着,似乎有些吃力。伙房里热气腾腾,笼屉摞得很高;蒸熟的从上面取下来,生的不时从下面续进去。笑语喧哗,生意十分红火。
夏天,莜面馆的灶镬设在门外临街处,拉风箱的是一个残疾人,髌骨之下犹如秃桩,市井人称“秃板凳”。他的风箱拉得有板有眼,就像快板书的过门节奏,成为莜面馆的招牌和广告。吸引着往来的人们驻足观看、拍手称道。
现在大召附近所谓的古建都是近年来复建的,原先的早已拆毁,令人不免遗憾,那些真实的景物,今人只能在梦境中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