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高校阅读推广的分类策划方略
第一节 综合性大学的阅读推广
从办学层次上说,我国内地的普通高等学校分为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从学校类型上说,分为综合性、师范、工科、农业、医药、林业、财经、政法、体育、艺术、民族等类型。综合性大学是指那些招生专业涵盖各主要门类学科,办学规模宏大的本科院校。综合性大学各学科之间往往安排得较为均衡,并且教学和科研两手并重,“人才培养层次和模式多元化”,以为社会、国家培养、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孙长青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对综合性大学的内涵进行把握,分别是学科门类涵盖广;人才培养以本科层次以上为主,“通”“专”一体;办学规模大,在校生人数一般在5000名以上;注重产学研一体。
我国内地首批综合性大学几乎都是老牌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时代经济与社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综合性大学,如西北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上升,部分以某一特色学科起步的高校也逐渐向综合性高校发展。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有2631所。
大学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应根据各自院校的性质进行策划和创意,呈现出不同的阅读推广特色。
一、综合性大学的阅读推广特点及推广方式
综合性大学读者的专业背景、阅读习惯和爱好都各有不同,在推广的过程中,往往既要进行通性的推广,也要注意补缺的推广,如为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推荐自然科学类的书籍、努力加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吸纳。
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和方式在综合性大学往往有生发、成长的土壤。因为无论哪一种活动,基本都能找到合适的受众。目前,综合性大学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以各类“读书节”“读书月”为依托,将多种活动纳入同一个体系下,为校园读者奉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包括名家讲座、主题征文、图书交换/漂流、编制推荐书目、“优秀读者”评选、主题展览、摄影比赛、读书沙龙、真人图书馆、明信片慢递、书展、“你选书,我买单”、电影放映、阅读“马拉松”、游学走读等。这类活动的特点是可以在集中的时间段推出一系列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而且通过制造公共话题,引起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形成规模和轰动效应,收到比较好的宣传效果。近些年来,图书馆也注重吸取学生的创新思想,将许多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都交给学生组织或社团承担,开辟了一片学生参与阅读推广的新天地。
二是举办形成品牌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讲座、讲坛。虽然名家讲座已经成为许多高校举办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的首选,也常常出现在各类“读书节”“读书月”活动的节目单上,但形成一定模式,长久、长效地举办名家讲座已成为各高校互相学习的一种手段。不少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讲座,设置了计次卡、自主学分修习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提升素质。讲座、讲坛的主题多与人文学科相关,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两个小时)围绕一个主题,向在场听众输送高质量、高密度的人文知识,受到学生的欢迎。高质量、影响大的讲座现场氛围非常火爆,常常一座难求。内地高校中影响较大的有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一小时讲座”、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敬文讲坛”等。
三是建立校园读书会,从内容上加深阅读推广的内涵。现代意义上的读书会起源于20世纪初的瑞典,一般称为“学习圈”。读书会在我国港台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也十分普及。近年来,虽然校园读书会已逐步在内地的高校建立起来,但还是在本科高校开展活动比较多,而高职院校则相对较少。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图书馆‘书友会’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共有43个案例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共有11所院校图书馆“书友会”获奖,综合性大学的读书会占到近一半,分别是东南大学善渊读书会(一等奖)、湘潭大学文馨书友会(二等奖)、厦门大学读者协会(三等奖)、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阅读沙龙书友会(三等奖)。
四是开辟信息共享空间或学习共享空间。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将独立分割的学习格局打破,倡导合作式的学习体系,因此出现了“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无疑是进行空间开辟的绝佳选择,这种优势不仅仅来源于学习动力,还在于图书馆是大学校园中集文献资源与知识服务于一身的机构,而“信息共享空间不只是促进学习的共享空间,还是校园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是校园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台湾中兴大学的学习共享空间“兴阅坊”中设有“知识吧”,就是图书馆为主题阅读和书目推介设置的区域,学生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进行学习以及主题图书的了解和阅读。
五是编制校园导读性内刊内报。面对汗牛充栋的书籍,加上信息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随意地选择书籍阅读虽能让部分人的阅读充满趣味,却难免会形成阅读娱乐化、浅层化的弊端,不仅无法塑造健全的知识体系,更会让人因为不知道读什么而丧失对阅读本身的兴趣。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品味书香,立身成人,依然需要校园导读工作的干预和介入。这时候,校园导读性的内刊内报应运而生。校园导读性内刊内报的编制,让阅读推广更好地融入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的两届“中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类十佳内刊内报”评选中,东南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书乐园》和武汉大学图书馆主办的《文华书潮》分别获“2014中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类十佳内刊内报”荣誉称号和“2017中国图书馆界阅读推广类内刊内报新秀奖”。
六是通过开设阅读课程或推出经典阅读学分修习等措施承担阅读教育的功能。2014年,南京大学第九届读书节推出了“悦读经典计划”。该项目由学校组织相关学科的高水平教授,按照经典性、思想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的遴选标准,初步形成了一份涵盖“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明”“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命”“全球化与领导力”六个知识单元的书目清单,而后经过广大师生网络投票,最终选出了60种代表南大特色、引领南大阅读文化的基本书目和100多种拓展书目,由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在读书节开幕式中正式揭晓。为了配合该计划,南京大学还推出了相关课程并配以学分的要求,以激励广大学子进行经典阅读。
七是探索“阅读疗愈”方法。“阅读疗愈”的研究和尝试逐步踏出医学类院校及其图书馆的领域,开始向更广阔的范围进行尝试和疏导。嘉兴学院图书馆的阅读疗法起步较早,2008年起便进行了相关的探索。2014年该馆专门的阅读疗愈场所“心灵书屋”正式落成,成为阅读疗法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转折。“心灵书屋”采取馆员与志愿者合作的方式,通过“触动我灵魂的一本书”主题征文、“女性心灵阅读书展及征文”等一系列活动,把阅读疗法的理念作为一种促进心理健康及心灵给养的方式来推广,获得广大学生的踊跃支持并收获好评。
八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阅读推广。以微博、微信、博客等各类网络媒体为平台的高校阅读推广新媒体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利用新媒体的方式向读者推送阅读活动、推广读物资源和阅读方法,以及与读者进行沟通和互动,以期在大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塑造时期、升华时期,引导他们的求知渴望与阅读好奇,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拉近学生与学校间的关系,打造大学生实践人文阅读的重要平台。“清博指数”下的微信公众号排行榜是根据微信公众号的总阅读数、平均阅读数、最高阅读数、总点赞数、平均点赞数和最高点赞数六个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得出的数值(WCI)越大表示微信传播力越大。注册后能查到“全国高校图书馆微信排行榜”,2018年7月的月榜显示当月传播力最大的十家高校图书馆中,有5家是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其中武汉大学图书馆排名第一。
校园阅读推广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文化活动,需要调动、协调多方力量参与,许多高校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存在重组织实施、轻创意策划的倾向。而简单地借鉴其他高校的做法,难免出现阅读推广工作的同质化倾向,无论是阅读推广的效果还是影响,都会大打折扣。许多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也逐步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寻求突破,在活动的形式、内涵等方面进行创新。
如郑州大学在2012年的文化经典特色阅读推广活动中推出“读书达人秀”,将“推广”和“悦纳”相结合,每届比赛都包括海选、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和提交个人原创作品、知识竞赛、读书达人秀、望词生情、精彩再现、重命经典六个项目,激励参与者将书本知识与才艺展示相结合,以“秀”的方式增强其展现力,使书本知识转换成一种可供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的形式,极具观赏性。
又如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后,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书读花间人博雅——2013年好书榜精选书目/摄影展”,活动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青年摄影协会共同主办。活动选取大学生最喜欢的模仿秀形式,由图书馆精心挑选了30幅以“阅读的少女”为主题的经典画作,再由12位北大女生模仿画作拍摄成30幅读书照片。图书馆将展览做成竖形展板展出,每一个展板上方是原图与模仿照的对比图,而该摄影的重点不在于模仿,而是模仿者手中所拿着的书,每幅照片配一本书。展板下方则是每本书的书影、相关信息和基本简介。此种新颖的展览,在北大图书馆以往举办的活动里尚属首次,旨在倡导阅读、展示学养博雅之美。而摄影中所涉及的30本书是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根据2013年度各大媒体好书榜所统计、分析后推出的书单。该活动让活动美感与阅读推广兼备,并且充分结合了多种阅读推广形式,让活动的各个流程有机融合,使得活动呈现出生机而没有生拉硬凑的尴尬效果,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再如,西南大学图书馆在2017年4月“西大读书月”期间推出了首届“阅读马拉松”大赛,希望倡导大学生养成沉下心来阅读的习惯。比赛要求参赛大学生如同马拉松长跑一样持续性地投入阅读,用6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一本书的阅读,而且不允许使用手机等联网设备。读完一本书后,还必须提交一份读书笔记才算挑战成功,并获得奖励。供参赛者选择阅读的图书来自西南大学图书馆的经典著作阅览区。该区设立于2012年,为配合西南大学为新生所设置的“名著选读”通选课,校内教授联合推选了30部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经典读物,图书馆为每部经典著作配备了30—100本左右的复本供学生使用。阅读马拉松将经典阅读推广和新颖的“马拉松”形式相结合,首届阅读马拉松就吸引了170余位同学参与,最终147位同学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2018年,第二届“阅读马拉松”在读书月期间如期举行,同样吸引了不少同学参与。
二、对于综合性大学阅读推广活动的建议
综合性大学进行阅读推广有其自身的文献资源和人力、人才优势,如经典阅读的课程设置、“阅读疗愈”的开展等。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在阅读推广的策划创新方面,应紧密结合校园文化(如校史、名家等)、地方文化,以点带面、层层递进地推动校园书香文化建设,打造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阅读品牌。以清华大学为例,2013年5月,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推出了“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项目,通过搭建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使同学们在深化导学关系的同时,获得更多求学问道的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推出与校史相关的书籍和活动,引导学生们了解校史、校情,在潜移默化中与学校建立稳固、长久的情感纽带。
读者对通识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和阐述,无论什么样的出发点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为了达到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个人与社会的相得益彰并追求普遍永恒的真理”。正因如此,综合性大学进行阅读推广,一定要注意活动的覆盖面以及对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凸显图书馆在高校通识教育方面的特殊地位,无形之中引领着学生亲近图书、关注阅读。同时,应侧重于活动的联动性,多部门合作,打造以校图书馆为中心的书香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