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毛笔的使用

商代人输出文字的方法主要是刻与铸。那么他们用不用笔写字呢?至少有两个证据证明商代已经使用毛笔了。一是安阳出土的一些殷商遗物,如甲骨、玉片和陶片上有文字墨迹。1932年中央研究院第七次挖掘殷墟,出土的一件陶片上有墨书“祀”字(图1-11),约有一寸大小,点画肥厚,与商周金文字体风格近似。

图1-11 白陶残片 1932年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

除了实物之外,还有两个汉字也是证据。“笔”字在甲骨文里就有了,本字是“聿”,就是“笔”的繁体字(筆)的下半部分。我们来看甲骨文“笔”字():右上方是一只手(),正拿着一支笔()。这是一支还没蘸墨汁、笔尖散开的毛笔。再来看甲骨文“书”字():一只手握着毛笔正在蘸墨水。“笔”和“书”的出现证明商代人已经开始用笔写字了。与刻、铸相比,笔墨书写优势明显,这是由毛笔独特的性能赋予的。毛笔能将运笔的力度、起承转折等细微变化忠实地记录下来。请你揣摩一下见过的书法作品,能不能从墨迹领略到书写的速度变化,体会到节奏感?这些微妙之处是甲骨文和金文难以表现的。

除了甲骨、玉、陶,毛笔还可以在其他载体上书写吗?在纸张发明以前,最常用的载体是竹简。在甲骨文“册”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长短不齐的竹简,用绳索编缀成书册。以此来看,商代就有用于书写的竹简了,可为什么今天却不得一见呢?原来,竹简和甲骨、玉、陶不同,时间一长就会腐烂迹灭,我们自然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