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听说梁医生的书要改编再版,我欣喜万分;接着她又请我为新书作序,更是让我受宠若惊。在这个注重宣传的时代,哪位作者不是请业界大咖为自己的著作写序。梁医生为什么要让我这个平凡的临床医生写序呢?梁医生说,因为我有两个幼小的孩子,所以懂得家长的心理。是呀,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够格的。
我和梁医生的缘分始于2016年秋天,那时我怀着十几周大的二宝,有幸参加了由梁医生讲授的关于儿童生长发育的课程。课下一聊,发现梁医生不但是资深儿科医生,还是一位素食倡导者,她的几本书几乎都涉及如何通过植物来源的食物保持健康甚至治疗疾病。“You are what you eat(你是你所吃)”是她所相信的理论,因此对于她,我又平添一份亲近感。
作为小众的素食主义者,我几乎从来不愿在朋友面前说自己吃素,因为往往会引起质疑,而自己又不喜引起“无谓的争论”。但梁医生这么“勇敢”,让我深表钦佩。我的素食缘起于十几年前,我发现自己得了多发性大动脉炎(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此后出于保护肾脏的目的,很少吃动物蛋白,口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幸运的是,经过手术和长期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我痊愈了。目前药物停用近十年,期间我不仅每天忙碌于医疗前线,还顺利地生了两个孩子,相信这当中一定有素食的作用。
在养育孩子上,我的两个孩子成长经历不尽相同。第一个孩子,我一心要给她最好的,但却被儿保医生判断为母乳不足,让添加奶粉(当时医生是以孩子低于生长曲线第50百分位为依据做出的判断,这一点大家看过梁医生的书就知道这种判断是没有根据的)。于是为了增加奶量,我又开始喝大量荤汤,再加上频繁挤奶刺激,结果导致了严重的乳腺炎,奶量骤减,所以最终还是给孩子加了大量的奶粉。此一时期,孩子还患了严重的湿疹。
到产假结束、上班之后,我才通过背奶慢慢追回了母乳,停掉了配方奶。因此怀老二时,这个阴影一直在我心头萦绕。那个时候我恢复素食一两年了,但是心里一直有点打鼓,因为素食本身就是小众,孕期素食更是小众中的小众。
命运的安排,让我遇到了梁医生,她听过我的食谱后让我放心素食。老二这个素宝宝确实比较幸运,可能是有了理论和经验的双重保障,我真的不再觉得孩子吃奶会有什么问题,一切都顺应自然,她要吃就吃,想睡就睡,闹了就哄,结果孩子连生理性黄疸都没有发生。更神奇的是,因为胎里素,妹妹不会像姐姐一样要吃荤,即使偶尔给她尝尝肉味,她也会吐出来。不过说到孩子餐食的准备,我是比较不合格的。因为工作繁忙,家里饮食基本上靠我的父母。他们也是纯素,尤其是我父亲,家里家外一把手,每顿饭都要涵盖十几种植物原料。我则是有空时研究些素食新品,比如猴头菇做的假“鸡块”、山药做的“奶油蛋糕”以及各种卡通人物造型的素食,为的是吸引爱吃肉的大女儿。
生长发育可能是我们这些父母和孩子要一起面对的第一个课题,而且这只是一个起点,随着孩子从家庭进入社会,家长还会操心孩子的学业、社交等一系列大小事宜。先从这个起点来看:一个健康的、带着与生俱来遗传密码又自知饥饱的孩子,在餐桌上享用父母提供给他的营养均衡、色香俱佳的美食,边吃边和家人分享一天的见闻感触,这是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但现实中,却经常看到父母们因为内心的不自信、恐惧感以及控制欲,执意认为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吃多少、穿多少。不光在梁医生的书中,就是在我周围熟悉的朋友亲戚中也能见到不少餐桌变战场的案例。不难想象,如果带着这种对孩子的不信任,将来在亲子关系中还会遇到多少问题?平安喜乐还是焦虑惶恐,全在一念之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成人最大的仁慈是给孩子提供环境和帮助,而绝非施加控制。
“尊重”是我在阅读完之后,对这本书的最佳概括——尊重孩子、尊重个体差异、尊重科学和自然规律。从这本书中,能够读出一位儿科专业医师的赤诚之心和肺腑之言。所以,本书非常值得新手父母阅读,也同样适合基层的儿童保健医生们学习,避免只看“数据”而忽略了遗传作用,或者因为对数据错误地解读而令父母不知所措。
程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