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gital Museum 数字博物馆 斐波那契螺旋

地点:罗马尼亚佩奇卡
建筑设计:Claudiu Ionescu
建造商:S.C. START S.R.L.
面积:125.75平方米

© Bogdan Iorgovan


建筑师Claudiu Ionescu于1985年出生于阿拉德,毕业于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建筑学院,现今在布加勒斯特U.A.U.I.M.攻读博士,研究主题为“当代建筑中的社会与文化人类学”。Claudiu Ionescu是RINO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的所有者,其办事处在布加勒斯特、蒂米什瓦拉、阿拉德和罗马尼亚地区均有分布。他于2012年凭借位于佩奇卡的项目“罗马尼亚数字博物馆”获得了第一项大奖。他曾于2011年与Dorin Stefan、the DSBA/upgradestudio team合作参加了我国台湾的“台湾塔国际概念设计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表皮类型:象形表皮
材料:
阿鲁克邦铝复合板+钢化玻璃
表皮解析:
较小的窗户为铝制结构,以激光和计算机数控技术测量和切割,保证了准确和完美的角度。由于建筑是一个太阳能的太阳指针,建筑前面也通过激光技术测量,且将不锈钢结构完美地设置其上,从而能够在适当的位置承载5.2米的玻璃,使其悬于地面之上,并且以精准的角度设置,让太阳光在一天里都能够照入室内。所有大型明框玻璃都采用强化玻璃。
在建筑上方,扶手由类似渔网的一个塑料网制成,佩奇卡(该建筑所在的城镇)因罗马尼亚的一个词“peste [peshthe]”而得名,翻成中文就是“鱼”的意思。这个渔网由悬挂在金属材质之上的钢拉索承载,被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建筑的绿化屋顶是建筑的第五个立面,也是它的核心特征之一。从建筑顶部可以欣赏到穆列什河漫滩自然公园的360°全景景致。
两个双曲面墙均由钢筋混凝土制成。







项目简介
该项目坐落在穆列什河漫滩自然公园环境保护区,因此建筑具有很强的生态环保特征。建筑的安装充分遵照环保理念,并不污染环境,而且绿色的屋顶能够唤回“一片绿意”,以弥补建造该项目所丢失的绿地。该绿色屋顶允许访客360°欣赏穆列什河漫滩自然公园绝美的自然风景。另一个环保的理念则体现在项目设计中。建筑为南北朝向,且配合周边的铺设,形成了一个“日晷仪”。实际上,建筑在混凝土路面上的投影就标示了准确的时间,而这一举措除太阳能之外无须用到任何其他能源。
建筑外涂以2种色调的和思瑞安复合材料——经典通风的铝复合立面。
立面结构,从室内到室外:
——钢筋混凝土墙,25厘米;
——玄武岩矿物棉隔热层,10厘米;
——铝制结构;
——铝复合板,3厘米。
在整个复合外立面建造完成之后,LED灯被安装在定制的金属材质下。





该项目是罗马尼亚第一个永久性的数字博物馆。访客可以通过3D视频投影、3D屏幕、触摸屏等最新技术探索世界上任意一间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进行任何形式的展览、相关活动的展示或是开幕式。在没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工作人员配备和充足的场地的条件下,访客可以有效地自行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周围环境。
该博物馆的建筑由向内或向外倾斜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构成。佩奇卡地区位于活跃的地震带上,所以在倾斜15°的两层高墙面上完成一个7.5米的长悬臂设计并非易事。整个工程仅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如今这座博物馆已经充分融入社区,且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数字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源自布朗库西的雕塑“奇迹”。建筑通过黄金螺旋(斐波那契螺旋)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从地面上升,在空中成型,如同缪斯一般,试图自“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竭力升高。整个设计表达出一种提升的意境,不仅是建筑体量的提升,同时也是对生活态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