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产之热:产业地产的四大力量
近年来,在房地产集体低迷、商业地产整体遇冷的背景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目的的产业地产开始逐渐升温,涉足产业地产各路资本的种种活动在地产领域掀起巨大的波澜。根据东滩顾问对涉足产业地产各路资本的分析,大体可以归结为4类主体:传统房企、产业地产商、制造企业和电商、金融资本。
(一)传统房企开始往产业地产转型
随着住宅地产领域黄金10年的离去,高库存率、低利润率已经成为房地产领域的新常态,房企跨界转型已经不是新话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统计,国内排名前20的房地产商,目前有一半以上(万科、绿地、富力、碧桂园、世茂、招商局、绿城、首创、远洋、中粮等)涉足产业地产,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部门或中心,探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打造企业的业务新增长板块。以绿地集团为例,近年来,绿地先后规划启动了哈尔滨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大庆绿地大学科技园、西咸新区空港产业城、江西省“2.5产业”示范基地南昌绿地未来城、南昌小微企业工业园、呼和浩特白塔空港物流园、海口绿地空港产业城等产业地产项目。相关内容见表2-1。
表2-1 近年来传统房企涉足产业地产一瞥
续表
资料来源:东滩顾问整理。
(二)产业地产商开始大肆扩张布局
华夏幸福、天安数码城、联东等产业地产商已经在产业地产领域浸淫近20年,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树立了行业标杆。近年来,随着产业地产的不断升温,多数产业地产商继续发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布局。华夏幸福在固安成功探索出“园区+地产”的产业新城模式后开始在全国复制,2016年以来,华夏幸福的扩张脚步明显加快,沿着国家层面重点推进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华夏幸福先后在合肥、南京、武汉、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等地落子产业新城,据不完全统计,华夏幸福委托开发土地面积已超过1500平方公里。联东U谷以标准的产业综合体和总部综合体进行复制,2016年以来,联东U谷着力整合资源,加速在一二线城市布局,成功进驻28个城市,园区项目更是从50余个增加到140多个。启迪控股、中新集团、宏泰发展、亿达中国、天安数码城等产业地产商也都纷纷实施扩张计划。
(三)制造企业、电商向产业地产延伸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制造企业、电商处于产业地产的上游,是产业地产的需求方。但现如今,产业资本开始觉醒,大量企业开始试水产业地产,产业地产上游驱动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中汽零)是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开发、运营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其七大业务之一,目前,中汽零已在苏州、昆山、海门、保定、九江、义乌、天津、宜昌等地开发了近20个专业园区。作为医疗器械领域龙头企业的海凭国际也开始发展产业地产业务,拟在全国多个一二线城市拿地建设医疗器械专业产业园,当前,其湖南长沙项目运作得十分成功。作为电商的阿里巴巴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等合作伙伴发布“菜鸟网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拿地,进军物流地产。富士康、华为、中兴、海尔、联想、三一重工、玉柴集团、如意集团等均有进入产业地产的计划或行动。相关内容见表2-2。
表2-2 近年来制造企业涉足产业地产一瞥
资料来源:东滩顾问整理。
(四)金融资本开始青睐产业地产
资本的嗅觉一向敏锐,产业地产火爆后,自然少不了资本的身影。一方面,产业地产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继华南城、华夏幸福、卓尔发展、毅德控股、五洲国际等产业地产商登陆资本市场后,2014年,光谷联合、亿达中国、宏泰发展相继在香港IPO,上海自由贸易区“地主”兼漕河泾的母公司临港集团借壳自仪股份,曲线完成IPO,赫赫有名的苏州工业园(中新集团)也正在A股IPO排队。据统计,2013—2014年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房企中,超过70%是产业地产商。另一方面,产业地产也得到了私募基金的充分认可,平安不动产、银证基金、嘉民基金以向专业物流地产商注资的方式,或直接投入自持的方式驱动物流园区的发展扩张;绿野资本、天赋资本、湖北高投为代表的产业投资基金,正以园区为平台,以投资打造产业集群为最终目的,追求传统地产性收益之外资产证券化的退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