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国政府和学者对技术进步研究的热情始终未减。后发优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或模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获取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但近年来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目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投资扩张,并且投资效率在下降,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依旧不显著。国内企业通过模仿和购买等方式形成了对外技术依赖,嵌入国际产业链的企业被迫陷入技术锁定。从中国的现实来看,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增长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由于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主体,而国家在追求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与企业创新所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因此,基于开放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对微观主体行为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些较为合理的企业和市场引导机制,使创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实现促进国家整体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
本书首先针对开放经济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企业创新、开放经济下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分析方法三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递进式地系统梳理,为本书理论模型的设定与拓展提供了研究基础和依据。在理论模型部分,设立了两步双寡头古诺均衡博弈的基本模型,首先对封闭经济下的企业创新进行讨论;其次,逐步放松假设,将背景置于面临内销和出口选择的有限开放经济中,对有限开放经济中影响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因素进行探索;最后,将两步古诺均衡博弈置于完全开放经济中,对企业国际化路径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基于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设立实证模型,使用微观数据分别围绕国际化路径与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国际化路径与企业创新投入、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效率、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四个主题对企业创新资源配置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理论和实证部分的分析和证明,本书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在开放经济中,可变贸易成本、固定贸易成本、国外市场相对规模、固定贸易成本与固定投资成本的差异等会改变企业创新选择纳什均衡对应的区间位置和大小,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改变会对自身的国际化路径选择产生影响。而封闭经济背景下企业创新选择的纳什均衡主要取决于市场规模和竞争对手决策,技术成本差异、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反应程度、产品价格等因素会改变纳什均衡对应的市场区间位置和大小。
第二,在既定的国际化路径下,企业存在改变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动机。当企业全部选择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时,可变贸易成本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与封闭经济中不一致的企业创新选择纳什均衡结果,国外市场的相对规模、企业技术成本差异等因素也会使得纳什均衡对应的市场区间的位置和大小发生改变。当企业全部选择OFDI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时,国外市场相对规模的变化可能会使企业具有与封闭经济环境中不同的创新选择纳什均衡,且企业技术成本差异等因素可能会使纳什均衡的适应区间大小和位置产生变化。
第三,实证研究表明,国内和国外市场需求、企业技术成本、企业出口、企业年龄的增长、企业可变贸易成本的降低都会促使企业选择有利于发展的创新资源配置组合的可能性增加。但这些因素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组别差异,且将技术成本的构成要素分解后,企业技术收入未能对创新资源配置产生显著影响,但与自主创新投入和创新总投入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减免税和补贴收入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影响依旧显著。这些影响在对企业创新投入的研究中大都显著。
第四,开放经济环境通过外资比重变量、出口变量、OFDI变量、进口变量对企业创新选择产生影响。外资比重变量对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最大,当企业外资比重变量提高时,企业将创新资源全部投入自主创新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在不同组别中对于创新投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自主创新投入上,但当剔除外资主导企业后,这种效果并不明显。出口能够显著影响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具有选择性。只有当企业具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时,OFDI才能带动自主创新投入增加,但对创新资源配置不能产生明显的影响。进口变量在企业创新资源配置中并没有出现任何显著的影响。
第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确实对创新投入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能活跃企业整体创新行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出现了创新产出相对不足的现象,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改变了企业内部的创新资源配置路径,改变了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使模仿创新在企业创新行为中的地位得以提升,对创新效率的变化起到主导作用。
第六,融资约束对企业成本加成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而金融市场化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使得企业创新资本来源受限的情形得到缓解。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程度提升,拓展资源配置方式,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创新垄断租金,是“融资难”背景下活跃中国企业创新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开放经济 创新选择 创新资源配置 技术成本 纳什均衡 出口 OFDI 成本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