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企业创新资源配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技术进步与国际技术外溢

(一)技术进步来源

既然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如此重要,那么国家对技术进步不遗余力地推动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在现实经济中,一些国家似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研发活动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动力,而经济增长乏力的国家却相反,缺乏发展知识生产部门的动力(Seck,2012)。事实上我们发现,有些研发投入很小的国家也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较大增长,这意味着除了国家内部自身的研发行为,处于开放经济环境中的各种经济行为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影响国家技术水平、推动国家技术进步,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书将各类文献中对于国家技术进步的来源进行了总结,如图2-1所示。国内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有两个部分:一是国内研发,主要包括国内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等主体的创新努力。二是国外研发,国外创新努力所获得的成果一方面可以通过许可的方式直接转移至国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贸易、OFDI等途径以技术外溢的方式间接对国内技术进步产生影响。虽然通过许可的技术成果转移更加直接、效果更加明显,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发达国家架设的技术贸易壁垒也越来越高,允许出口的技术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已经是一种标准化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贡献有限,而尖端技术的出口出于各种考虑,可获得性越来越差。这就使得伴随贸易和OFDI发生的技术外溢成为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技术的重要方式,而这种外溢通常是由知识的特征决定的,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

图2-1 国内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

(二)国际技术溢出研究

1.技术溢出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在早期的技术溢出研究中,学者多集中在单个国家的行业或产业数据上,国际技术溢出的解释力受到了限制。Coe和Helpman(1995)较早地对大面积的国际研发溢出进行了研究,采用除以色列以外的21个OECD国家1971—1990年的宏观面板数据对国际研发溢出进行测度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发资本能够对国内生产率产生有益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大于扩大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以国内产出还是国际溢出衡量,研发行为都具有较高的回报率。Coe et al.(1997)对南北国家间的技术溢出的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研发存量会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益,发达国家的研发存量每提高10%会使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6个百分点。在对不同发展中国家获益情况的研究分析中发现,不同国家从国外研发中获得的收益存在差异性,开放程度更高、更倾向于与高研发水平发达国家进行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通常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技术外部性。Coe et al.(2009)在Coe和Helpman(1995)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国家数量扩展至24个,并将数据集年限更新至2004年,在国际研发溢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控制人力资本影响后,国内外研发资本存量依旧会对本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差异也是研发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程度的重要决定变量。通常,商业环境优良、高等教育质量较高的国家能够在本国的研发投入、国际研发溢出、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获益更多,强大的专利保护会伴随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的国内研发回报和更大的国际研发溢出效应。另外,国家的法律体系渊源也会对研发溢出产生一定的影响。陈刚(2010)也认为,不同的制度环境可能才是导致各个国家R&D溢出吸收能力存在个体性差异的基础性因素,地区的产权制度更完备,对应利用外国R&D溢出资本时的效率也更高。Seck(2012)的研究结论显示,南北国家之间的研发溢出是普遍存在的,Seck文中所测得的技术溢出收益大于Coe et al.(1997)文中的结果,即便如此,这种在南北国家之间存在的研发溢出效应仍显著小于北北国家之间的技术溢出。人力资本、经济开发程度和制度的差异是发展中国家在研发溢出中所获收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技术溢出途径

从国际技术溢出途径来看,Coe et al.(1997)在研发溢出研究中唯一考虑的溢出途径是进口机器设备。Keller(2004)认为国际技术溢出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进口和OFDI途径为研发活动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Seck(2012)选择了国际研发溢出途径的其中两个:进口和OFDI。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和OFDI都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研发溢出的重要方式,但大部分技术溢出通过进口途径完成。肖文、林高榜(2011)认为在进口贸易中,不同种类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消费品进口贸易的作用并不显著,而资本品进口贸易却成为重要的间接溢出渠道。还有一些企业为避免在陌生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投资风险,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会使用许可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但在许可方式中,由于所订立的合同不可能十全十美,当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时,专利持有者可能无法进行灵活的回应(Ethier,1986),被许可人可能以在许可技术中所获取的知识为跳板开发更为先进、适宜于企业生产的技术,此时专利持有者就会陷入被动。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便携式晶体收音机、随身听、紧凑型汽车和精益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基本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破坏性创新世界银行报告《2030年的中国》。。而OFDI在当地生产时所发生的学习效应可能伴随人员流动和模仿创新达到更为普遍的程度。因此,相比于贸易,伴随OFDI和许可的风险就是其可能加速模仿和技术扩散的进程,从而使得国外创新者在获取低成本收益的同时快速失去垄断地位(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ume 3)。

对国际技术溢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国际技术溢出的普遍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依靠技术溢出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得以实现。但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实际情况仍有可能影响技术溢出的效果,加之日益增长的国际技术壁垒,仅仅依靠国外研发行为完成技术赶超或经济收敛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