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篇 成品油价格与批发
一、中国成品油价格现状与前景展望
(一)2018年中国成品油价格现状
1. 2018年中国成品油价格管理现状
2018年,中国成品油价格机制主要包括成品油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以及成品油消费税两个部分。其中,成品油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遵照2016年颁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管理;成品油消费税由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负责管理。
(1)成品油价格管理政策。
2016年至今,成品油价格管理政策,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我国成品油价格区别情况,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与国际油价挂钩。
(2)成品油消费税。
中国成品油消费税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燃料油七种成品油时交纳的消费税。2018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18年第1号公告,该公告就成品油发票开具、认证等事宜做出一系列规定,要求自2018年3月1日起“所有成品油发票均须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中成品油发票开具模块开具”。从公告内容来看,税务机关通过推行成品油发票开具模块,对成品油从生产到批发再到零售将实施全流程源监控,税务管控力度更强,标志着国家税务总局对成品油消费税的专门管理和严格规范。
表3-1 2014年至今中国成品油消费税调整情况

续表

2. 2018年国家发改委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调整情况
2018年1—12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共经历25次调价窗口,其中,11次下调,13次上调,1次不调整。涨跌互抵后,汽油累计下跌415元/吨,柴油累计下跌400元/吨。其中上半年因地缘政治、OPEC减产等原因导致国际油价维持高位,同时由于国内需求相对旺盛、炼厂检修等原因,导致油价整体上涨。上半年汽油累计上涨幅度610元/吨,柴油累计上涨幅度585元/吨。下半年因国际油价下行的原因,国内油价也相应整体下调。下半年汽油累计下调幅度1025元/吨,柴油累计下调幅度985元/吨。2018年成品油政府指导价调整情况见表3-2。2018年1月起价格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表3-3。
表3-2 2018年成品油政府指导价调整情况

续表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价格司。
表3-3 2018年12月28日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

续表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价格司。
注:1. 表中价格包含消费税、增值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2. 表中汽油和柴油价格为符合车用汽、柴油国家第五阶段质量标准的价格。
3. 汽、柴油第五阶段标准品分别为89号汽油和0号车用柴油。
4. 普通柴油(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按照同阶段标准的车用柴油价格确定。
5. 供国家储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符合第五阶段质量标准的汽、柴油价格分别为每吨7240元和6250元;供渔业、林业、农垦用汽、柴油供应价格暂按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油价格执行;其他相关成品油价格政策按《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3. 2018年成品油市场价格变化
2018年1—2月,受假日出行影响汽油需求旺盛,而柴油在天气转冷后需求持续低迷,因此汽油价格稳中有升,而柴油则呈相反趋势。3—4月,国际原油价逐渐上涨,地缘政治、供需状况等利好因素对市场提振作用逐步显现;国内市场因天气转暖,柴油终端用油客户开工率逐步提高,柴油需求增长使得柴油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汽油。5月,国内成品油购销市场氛围进一步好转,汽柴油价格同步上涨。6月,随着原油价格回调以及国内环保管控力度的增强,前期一路飙涨的成品油价步入下行行情,终端用油客户以消耗库存为主。7—10月,原油价格波动上行,国内成品油税收征管政策改革初见成效,成品油纳税幅度增加,各主营单位批发成本显著增加,成品油价格稳定上涨,加之部分地区油品升级置换等因素,汽柴油价格步步攀升。10月之后,由于国际油价快速下跌以及客户存货较多,市场普遍预计原油价格将进一步下跌,汽柴油交易量明显下降,汽柴油价格出现下行趋势,并一直延续至2018年底。
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走势见图3-1,2018我国汽、柴油终端购进价格变化(以山东独立炼厂报价为例)见图3-2和图3-3。

图3-1 2018年国际原油走势(美元/桶)

图3-2 2018年山东独立炼厂0号柴油报价(元/吨)
数据来源:金凯讯。

图3-3 2018年山东独立炼厂92号汽油报价(元/吨)
数据来源:金凯讯。
根据图3-1、图3-2、图3-3可见,201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化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1)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变化趋势相同,稍有滞后。
从宏观层面看,2018年我国成品油价格整体上依然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保持一致。从供应链上分析,原油是加工为成品油的原料,炼厂将原油的价格加上税费、加工费后,以成品油的形式销售给下游客户。因而,成品油价格的变化总是紧贴原油价格变化。
2018年成品油价格变化以10月初为界,10月前,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原油价格变动呈震荡上扬走势,10月之后,受原油断崖式下跌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走低,其中,独立炼厂0号柴油报价从7985元/吨下降到5775元/吨,短短不到两月时间下降了27.7%,92号汽油报价从8700元/吨下降到6500元/吨,下降幅度达到25.3%。
根据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零售价格走势与原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2018年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实现“十三涨十一跌一搁浅”,其中,1—10月份呈震荡上行走势,多数上涨的涨幅大于下跌的跌幅;11—12月,伴随原油行情下行,成品油零售价格屡次下调,且降幅巨大。涨跌互抵后,2018年全年,我国0号柴油零售价从7520元/吨下跌至7055元/吨,降幅为6.2%;92号汽油零售价从9047元/吨下跌至8528元/吨,降幅为5.7%,95号汽油零售价从9559元/吨下跌至9010元/吨,降幅为5.7%。
(2)成品油价格与成品油供求关系紧密相关。
从微观层面看,中国成品油价格变化深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供求关系主要根据政策因素、季节性因素、经济因素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季节性因素、经济因素等传统影响因素最终都呈现在成品油价格的短期波动中,而2018年对成品油供求关系影响最大的因素则是年初成品油消费税新政施行及相关环保政策的影响。《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和实施,通过严格的纳税申报,对成品油调和市场做出了大范围的控制和清理,对调油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调和油市场急剧缩减直至被市场淘汰,油品质量升级加快,同时也使成品油发票成本大幅拉升。在需求端,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成品油消费总量依然保持上涨趋势,但上涨幅度放缓。
成品油市场的政策变化引起供应结构的变革,国内成品油供应数量应声下滑,供求关系一度趋于紧张,这也正是在10月原油急跌之前,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尤其是汽油价格一路飙升的原因。
(二)2019年中国成品油价格走势
2019年,中国成品油价格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国内成品油供应端和需求端的综合影响下,整体价格可能小幅提高,总体将依然保持稳定的走势。
1. 影响2019年中国成品油价格的因素分析
(1)成品油最高指导价政策或于2019年中取消,成品油价格或将全面放开。
关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放开的消息早已有之,早在2015年10月,国家就曾出台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尽管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确在不断进行,但现行的新机制依然以国际原油走势的影响为决定性因素,与国内市场的供需面并不直接相关,在原油市场和成品油市场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往往与市场需求背道而驰,并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一定会朝着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改变。成品油价格市场化之后,市场将在价格调整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调控职能将侧重于监管方面,届时,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变化将更为频繁、更贴近市场,将直接反映出国内成品油的供需关系,成品油加工、销售环节的成本也会逐渐降低,成品油资源的配置将更加合理。
(2)独立炼厂2019年原油配额提高,将对成品油市场供应产生较大影响。
自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首次向独立炼厂放开进口原油使用权和进口权后,独立炼厂获批的原油进口配额逐年增多。2018年9月底,商务部宣布2019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总量首次突破2亿吨,将达到2.02亿吨,比2018年的1.42亿吨增长42%,该部分增长量预计将主要用于匹配2019年新增产能。2018年底,大连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一期等炼化一体化项目将相继投产,这两大炼化项目尚需新增3000万吨进口配额,此外,江苏盛虹石化等石化项目也在建待产中。
到2019年,上述部分产能将会得到彻底的释放,国内成品油供需格局将愈加严峻,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加剧。由此,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端将会不断扩大,而需求端则将在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大背景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2019年国内成品油将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成品油价格将因此而受到打压。同时,国内成品油出口量将继续探高,国家针对民营企业再度放开成品油出口的呼声也愈加高涨。
(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持续抑制成品油需求,从而抑制成品油价格。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提到,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完善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落实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研究建立碳配额交易制度。与此同时,工信部的目标为要达成2020年20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逐渐兴起的共享出行领域,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越加规范,各互联网巨头及传统车企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前景光明。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稳步发展,传统油企已经意识到成品油市场面临的发展瓶颈,部分油企开始实施转变战略。2018年10月,中国石化销售江苏石油分公司与万帮新能源集团合作的首座油电综合能源供应站在南京湖西街加油站正式投营;2018年新组建的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力图到2020年建立700座综合能源供应站。各主营单位纷纷拓展业务范围,培育新的市场业态,增加新的效益增长点,抓住当前能源革命的有利时机,将综合能源服务作为主营业务,积极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由此可见,国内汽车保有量的稳定、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的普及进一步加快以及共享出行方式的转变,综合能源供应站配套的完善,导致终端成品油的需求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4)成品油市场的区域隔离成本呈下降趋势,有助于整体成本下降。
国内炼厂及炼能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该地区在区域内承担的运费相对经济,地域优势导致其成品油价格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同时,炼厂上承原油市场,下接成品油市场,山东地区对市场的反应往往最为敏感,对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山东地区能够率先做出反应,并成为国内其他地区应对价格变化的参考标杆。
山东地区是全国成品油市场的供应方,其他地区相对而言则是需求方。因此,其他地区成品油价格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运输成本。在当前国内成品油的供应格局下,华东和华北地区相对靠近供应方,且水路一次物流可达,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华东华北地区的价格一般仅次于山东地区。其他区域则受制于物流成本导致其成品油价格相对处于高位。
2018年,以部分山东独立炼厂为代表的炼化一体化龙头企业试水终端分销市场,利用资金优势加剧终端分销市场的竞争,开始寻求利润增长的新思路。例如,山东海科开始在长三角寻求合作伙伴,在长江流域—南通和运河流域—乍浦等水路枢纽位置租库,为华东、华中地区驻库分销做准备。其他独立炼厂也有类似扩张战略。这必将有利于国内成品油市场更顺畅的流转,以量换价、以时间换空间,从而降低区域隔离成本。
(5)外资加油站限制放开将加剧国内零售市场竞争,终端价格趋于市场化。
2018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正式取消了外资连锁加油站超过30家需中方控股的政策限制。在国家放开对外资加油站限制的政策驱动下,多家外资石油企业着手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壳牌、英国石油公司(BP)等都试图进驻中国市场,壳牌计划未来在华增加2000多座加油站;BP公司宣布将会在未来的5年内兴建1000座加油站;埃克森美孚以及德国的巴斯夫集团在2018年纷纷与广东省签署了100亿美元的项目投资。
放开外资加油站进入中国市场,只是开放了零售环节,勘探开采、炼油加工等上游环节依然受到政策限制,因此,外资加油站并没有成本上的优势,他们在进驻中国市场阶段采取的低价策略,就只能通过压缩利润空间、让利消费者来实现。但是未来,随着成品油市场化发展的进一步向前,外资加油站可能直接从国外进口成品油,依托自身上下游一体化提升利润空间。届时,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将面临外资加油站的巨大冲击,成油品零售价格市场化的步伐势必进一步加快。
2. 2019年成品油价格趋势展望
国内成品油价格波动依然主要受制于原油价格的波动。从供需面分析,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19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迅速增长且高于需求;OPEC因全球经济放缓而下调了2019年的石油需求预期,因竞争对手原油供应激增而上调了全球石油产量。尽管原油需求量被下调,全球需求依然保持正向运行,OPEC预计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将首次突破1亿桶/日。从政治消息层面看,美国2018年11月4日生效的制裁措施,宣布允许8个伊朗原油主要出口对象国今后6个月继续进口伊朗石油。豁免制裁,客观上造成了对伊朗石油出口禁运力度大打折扣,国际市场上弥漫数月的紧张气氛大为缓释。另外,伊朗出口的船运数据也显示,伊朗实际供应下降量远不及市场预期。美国对伊朗原油制裁措施落地后,全球原油供应不确定因素减少。但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利比亚等国的地缘政治风险高发区的供应问题极其容易打破全球供需关系,这些不确定因素终将体现在国际油价的调整变动上。
结合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情况,2019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中放缓的增速,国内成品油需求将继续增加,增长速度将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汽油、煤油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柴油需求将继续维持低迷状态。从行业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对环保愈加重视,近年针对重点区域环保力度继续增强,再加上国家继续去除落后产能,导致工业景气度不佳,运输与物流需求有所下滑,拖累柴油消费量增速重回负增长局面。国内航空需求稳定增长,航空煤油的增长也将基本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预计2019年伴随国际油价的震荡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动将大概率呈现上行趋势,同时,受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影响,价格短期波动将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