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镜像中的性别之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言论激辩

|反逼婚的另一种姿态

几个年轻人制作的反逼婚广告,左为原设计,右为修改后的设计并经众筹后出现在北京东直门地铁站

一个没被逼过婚的人对过年逼婚的话题似乎是无法置喙的。但是曾被“热心人”关心过婚姻问题的我完全可以想象那会是怎样的一副新版“年画”:用各种句式、语气盘查的父母,用各种招数闪躲回避的孩子。有男/女朋友没有?打算什么时候结婚?——那些许久未见的亲戚像天边飘来故乡的乌云,随时送来户籍警式的问候。此时的父母手中虽在忙别的事情,耳朵却竖得像天线,等着从放松警惕的你的口中探得一些真相。

真是糟心的黑色三分钟。合着好不容易抢了票一路颠簸回家,是为了给自己添堵的。不奇怪网上会流传各种化憋屈为恶搞的各种抢答攻略,反逼婚则成了新青年们流行的街头口号。

对于那些你都忘了姓什么对方也弄错了你婚没婚、生没生的所谓亲朋,大可不必挽起袖子去普法什么叫隐私权。人家并不对你的人生和生人怀有真实的兴趣和热情,就像对他们自己的一样。婚姻、孩子、工作,只是普通家庭三大主旋律和节日寒暄时的必备废话。真要遇上有人郑重地问你:同志,你觉得中国该往何处去?你大概瞬间就石化了。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要敢于面对考验演技的人生。真正难以靠演技蒙混过去的,是“天下无不是的”“永远为你好的”挟生养以令孩子的父母们。反逼婚势在必行。反逼婚的姿态却暧昧不明。离家出走,反抗万恶的旧制度!这是小说中五四青年们反逼婚的铿锵姿态。可能的现代版本是,尽早实现经济上、情感上的独立,与父母划清楚河汉界。这需要有扛得住皮肉苦过得了亲情关的钢铁般的革命意志。

大部分人的反逼婚做不到这样一刀切式的决绝,有一些人是还没打就要招的。对于这一撮被攻破、被搞定的朋友,战斗在一线的同志们只能每逢佳节送去诚挚的慰问与祝福。而那些战斗着的同志,所要继续的,就是开动脑筋,寻找一条既不伤害感情又不丧失主权的折中的道路——这可不是一个靠过年攻略就能解决的问题。

没有让人脑洞大开的现成锦囊。在年轻人拥有更多话语权的网络空间里,父母早已经被描画成挡住自由去路的妖魔。集体喊出反逼婚,对于有“悟性”的父母来说,或许会有所触动。然而,这种解决方式总好像缺了点什么。

反逼婚的年轻人,是在一个日渐开放和多元的社会中成长的一代,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是选择题而不是规定动作。在经济的保障下,他们有能力走出社区,走向更大的城市,甚至去到世界的另一边,见识世界的精彩、生命的多样。之所以会反逼婚,是因为自主的空间更大了。

逼婚的父母,却是在高度同质化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很多人不知“自主”为何物,不知道那个“我”在哪里,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他们的选择,他们携带着那个时代少得可怜的人生模板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结婚,生育,怀抱期许。然后到了一定年纪,也预备着按同龄人的套路来出牌:孩子能上重点上重点,能送出国送出国,能给介绍对象给介绍对象,能带孙子帮带孙子。可是,忽然有一天,他们的生活被卡住了,他们被孩子们告知,你们错了,我不要按你们的方式生活。

这也真是让人堵得慌啊。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有那么多破事,那么多秘密,那么多解不开的小疙瘩啊。有谁想得起他们,也替他们编一编段子,发泄发泄心头的焦虑、愤懑和委屈呢?转换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广场舞跳过之后她们还得面对街坊四邻好奇打探的眼光。

这当然不是在为逼婚辩护。我丝毫不觉得父母有理由逼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我只是觉得,年轻人迟早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去要求自主,并借此将自己融入更高层面的自由事业中,那么,也会同样有能力发现,权利争夺并非亲缘关系的全部内容,私人生活中的抗争并非必然导向文化变迁和制度革新。只要血缘有一天还存在,亲缘关系还是大多数人的情感依赖,就必然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把矛盾重重的代际关系转变成轻松自在的两代人的平等关系?怎样将子女总是通过与父母的抗争而得来的自由,转变成两代人的共同诉求?这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理应由更有能力的新一代年轻人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