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视角的中国旅游演艺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问题研究始于17世纪末期,1980年马歇尔(Alfred Marshall)首次提出了产业集聚现象,随后,产业集聚问题逐渐成为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12)关注的热点,形成了诸多流派,较有影响的如韦伯(Alfred Weber)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Joseph Alois Schumpeter)创新产业集聚论、E. M.胡佛(Edgar Malone Hoover)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等。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有关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而较为系统的研究则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13)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表现(14),产业集聚一般包括一种类型和不同类型两种产业的集聚(15),是典型的经济学现象。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较容易混淆的概念。黄建康(2005)及王缉慈(2001)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内地理上接近的具有分工合作、竞争创新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的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16),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植根性、空间性特征。产业集群强调不同产业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而产业集聚则表现为同一产业内各企业的深度集中。

1.4.2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对据点和轴线结合进行区域规划的最早实践者是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其后,我国著名地理学者陆大道先生在点─轴开发模式基础上提出了点─轴渐进扩散理论,该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特别强调点上的空间集聚与轴线上的空间扩散。(17)其中,“点”即居民点和各级城镇,在本区域中发挥着要素集聚的作用,是带动区域发展的中心地。(18)这些“点”由于各种原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集聚实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表现出一定差异。“轴”一般是指区域内各类交通干线、通讯干线等主要工程性设施轴线。“点”借助“轴”的经济延伸功能得到不断发展,并通过自身实力实现向不同方向的渐进式扩散,推动轴线上“点”渐次增加;当新“点”实力达到一定规模时又进一步沿新“轴”扩散,从而实现产业经济的持续性空间发展。(19)

1.4.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最初由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Ullman E. L.,1957)根据欧林(Ohlin Bertil,1933)、斯托费(Stouffer Samuel A.,1940)的观点,并积极吸收物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相关知识综合而成。乌尔曼从供需角度出发,认为互补性、介入机会和可移动性是空间相互作用得以产生需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20)近年来,该理论被用来描述地理空间的要素流动现象,也有学者将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社会学进行联系。(21)

空间相互作用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的持续性过程(22),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基于某一空间内各种“流”的传导作用,运用特殊的空间结构模型分析区域空间关系、区域空间优化等问题。(23)

旅游领域由于存在着旅游流的持续流动,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互作用现象。旅游空间相互作用产生和制约的三个条件是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其中,互补性是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替代性是制约条件,可进入性是决定因素。(24)

1.4.4 空间错位理论

空间错位理论来源于1968年约翰·凯恩(John Kain)提出的反映城市快速空间重构影响弱势群体居住和就业空间机会的空间错位理论假设(25),此后,该假设被不断验证,逐渐形成边界更为完整的空间错位理论。

空间错位是指研究对象在一定空间上的不对称现象。国内对于空间错位理论也有所关注,但由于翻译上的差异,不同学者对于空间错位呈现出不同的表述,主要有“空间错位”“空间失配”“空间不匹配”“空间不协调”或“空间错配”等(26),即不同要素在空间上的不对称、不对偶、不匹配、不协调及不契合等非正常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个地区某一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度、富集度与其真正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背离。

1.4.5 文化扩散理论

文化扩散是人文地理学的五大经典研究主题之一。文化扩散是既包含着时间内涵又容纳着空间内涵的综合性主题,即文化扩散是文化在时间扩散过程中投射到空间上的现实表现。(27)美国地理学家C. O.索尔(C. O. Sauer)和瑞典地理学家T.哈格斯特朗(T. Hagerstrand)都对文化扩散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王民等翻译了美国著名地理学家H. 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该译著第一次把文化扩散理论引入中国,对文化扩散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功不可没;随后,国内有关文化扩散理论的研究渐次增多。

基于传统文化扩散理论,文化扩散一般可分为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大类,扩展扩散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传染扩散(接触扩散)、刺激扩散、等级扩散三类。(28)(见图1-1)迁移扩散强调长距离、跳跃式扩散,而扩展扩散则强调短距离、接力式扩散。一种文化如果要在起源地之外的地方存在和发展,一方面必须能够适应当地社会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必须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融合。这种适应、融合本身就是两地(两种)文化在不同空间的互动,具有明显的空间相互作用特征。旅游演艺作为文化现象的一种,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定的扩散现象,本书试图通过文化扩散理论对旅游演艺的空间扩散现象进行诠释。

图1-1 文化扩散模型

1.4.6 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反映的是两者或多者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一种互动关系。共生理论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最先提出,他强调共生为不同种属的生物相互依存的自然现象。随着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及相互推动,共生理论也逐渐被引入经济、医学、农业等人文学科领域,并得到广泛运用,甚至成为这些领域的重要研究理论。共生不仅存在于生物学领域,同时也出现在人文领域(29);袁纯清(1998)对经济领域的共生现象进行过研究,他认为共生既是一种生物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而言,自从共生理论被引入我国以来,有关共生理论的相关研究日益完善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