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传统的结构经济学简介
3.1.1 结构经济与结构经济学
结构经济是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状态,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源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J. Stiglitz)(2)。结构经济学是以经济结构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演变规律和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项俊波,2009)(3)。结构经济学主要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重点解决全球经济失衡、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具体包括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公平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等。
3.1.2 结构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的分工理论就强调经济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按照行业进行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进而能够增进国民财富;全社会劳动可以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斯密指出,生产性劳动所占比例越大,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同时斯密还提出绝对优势原则。随后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4)中指出,地区间分工的基础并不限于绝对成本优势,只要存在相对成本优势,就能通过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从要素禀赋的差别出发提出H-O理论,解释比较优势产生的本质原因主要来自于内生的要素禀赋条件。到20世纪中叶,结构经济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 Lewis)于1954年在其《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二元结构理论,指出农村存在大量生产效率较低的剩余劳动力,应当向工业部门转移;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丹(R. Rodan,1943)提出大推进的思想;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R. Nurkse)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穷国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它们穷,因此应当进行大规模、全面的投资,通过同时在许多工业部门之间相互提供投资引诱,使各部门的投资有利可图,资本形成就能实现,恶性循环就能摆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O. Hirschxum)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提出的不平衡发展理论。此外,库兹列茨、钱纳里等学者还对经济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这些理论都充分阐述了经济结构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此本文已经在第二章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