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念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是基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以目标为导向形成的一整套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会计概念理论体系。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发布第二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以“财务会计概念”为题作为该辑公告的前言。该前言写道: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贯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美国FASB概念框架所讨论的基本概念主要有目标、信息质量、要素的定义与特征、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加拿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也发布过一份名为“财务报表概念”的文告。该文告认为,财务报表概念的目的是描述那些指导建立和使用通用目的会计原则的概念,主要有财务报表的目标、效益与成本约束、重大性、信息质量、财务报表要素、确认计量标准、公认会计原则等。
英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的与美国FASB的概念框架相类似的文件是财务报告“原则报告”。该报告的第一段有以下界定:原则报告确立了指导对外财务报表编报的概念。主要目的是为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与审查会计准则,提供一个内在一致的参考框架。英国的财务报告原则报告分为7章,所讨论的概念分别是财务报表的目标、信息质量、报表要素、确认、计量、财务信息提供、报告主体。
澳大利亚的类似文件称为“会计概念报告”。与上述国家的概念框架不同之处在于,澳大利亚的这份文告在其前言部分明确说明:会计概念报告确定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概念。即它们直接被财务报告实物所遵守,而不像上述国家那样,概念公告只是理论,它通过评估、指引会计准则来间接影响会计实务。当然,澳大利亚的这份文告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它既强调会计准则是概念报告的补充,又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准则可改变概念报告的要求。当准则与概念报告发生冲突时,准则具有优先权。这份概念报告讨论的内容包括财务报告的目标、信息质量、要素的定义确认与计量、财务信息的列报。
除上述国家所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外,一些国际性组织也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与尝试,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秘书长报告等。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实质上也是一份类似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文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实质上是由一些财务会计最为基本的概念所组成,这些概念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目的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是会计准则的“准则”。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如下。
第一层是会计基本假设和目标;第二层是会计要素和会计质量特征;第三层是会计确认标准、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计量;第四层是报告盈利、报告资金流量与流动性、报告财务状况。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为了达到财务会计的目标,便产生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和在报表中确认与计量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内在协调一致的整体。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历史发展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最早是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自1938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A)正式着手制定“公认会计原则”后,社会各界一直要求原则制定机构研究会计理论,并要求在会计原则制定过程中,以一个有效、一致的理论为指导。第一个会计原则制定机构“会计程序委员会”曾发布过会计名词研究的公报,对会计原则、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收益等进行界定。但是这些概念的讨论缺乏内在一致的理论基础,因而并未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体系。
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成立的同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特别成立了会计研究部,以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并期望研究部能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为会计原则委员会制定、发布会计原则意见书(APB Opinions),提供理论支持。后来陆续形成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与这种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
会计研究部于1961年和1962年发布了第一号、第三号会计研究论文集,分别讨论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原则,并力图强调假设和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以“假设—原则”为核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种思路已经形成。
由于会计假设的研究受形成多少条假设以及假设和原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严密等弊端的限制,以“假设—原则”思路建立概念框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第三号会计研究论文集所提出计量属性,基本否定了当时会计实务所奉行的主要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而被APB所否定。因此,以AICPA为代表的会计界在继续研究“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的同时,开始寻找新的思路。
20世纪70年代初,面临社会各界对会计职业界和会计原则委员会的批评与职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分别成立了“惠特委员会”和“特鲁伯罗德委员会”,前者研究会计原则制定的机构和工作程序,后者研究财务报表的目标。根据惠特委员会建议所成立的美国FASB,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十分重视会计理论,特别是直接指导财务会计准则的理论的研究,这为概念框架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人员和思想准备;而特鲁伯罗德委员会所提交的报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基于美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务报告的目标,这为后来FASB继续探讨财务报表的目标,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与可能。在1978—1985年,美国FASB陆续发布了6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标志着概念框架体系基本形成;2000年2月,在间隔15年后,FASB又发布了第七辑概念公告,要求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去探求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
美国FASB所颁布的概念框架,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纷纷效仿。他们已经制定完成或基本制定完成的概念框架,总体思路多半借鉴美国,但具体内容则有程度不同的创新。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理论的全部,理论还应包括各种相互对立的学说、思想和观点。概念框架仅仅限于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基本前提,目标是保证财务报表应予以确认的各项要素及其计量和在其他财务报告中应予以披露的内容符合框架中的概念。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在其他财务报告中的披露事项,都应当运用前后关联并协调一致的基本概念,以基本假设为前提,力求与目标相一致。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以下两个作用。
第一,指导准则制定机构发展会计和报告准则。过去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在一些流行的会计惯例的基础上归纳而成的,常常不能保证前后连贯和内在一致性,主要是缺乏理论的指导。有了概念框架之后,情况有所不同。以美国会计准则为例,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0%以上,各界纷纷抨击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但是如果不按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编制财务报告,又会与一系列GAAP相矛盾,准则机构此时处于两难境地。FASB在1978年11月发表了第一辑概念公告,就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指南,在第一辑概念公告中,FASB建议把财务报表扩大为财务报告。并认为财务报告仍应以财务报表为中心,仍应遵守当前的GAAP编制并需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而财务报告的另一部分被定义为“其他财务报告”。其他财务报告可不必遵守GAAP,也不必经过审计而只需请外界专家审阅。运用第一辑概念公告中关于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关系的概念,FASB于1978年11月顺利的发布了第33号财务会计准则(FAS 33)——“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这份准则规定凡适用该准则的上市公司,其提供的财务报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财务报表,仍按原先的GAAP编制;另一部分为其他财务报告。由其他财务报告补充提供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此类信息主要指:持续经营下的经营收益、存货、财产、厂房、设备等受到的物价变动的影响。其影响又分别按一般物价水平和现行成本加以衡量。就是说,关于物价变动的影响,既反映一般购买力的变化影响,又反映具体资产的价格变化影响。
第二,评估并修订现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作为财务会计的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会计准则保持其有用性依赖于它能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使用者提出新的信息要求而定期加以评估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在评估和修改时,对于该准则的规范是否内在一致,所引用的概念是否逻辑严密并在所有准则中是否统一使用等问题,须要有一个理论体系可供参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正是一把可用于评估会计准则的理论尺度,在评估未来修订已发布的会计准则中,概念框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是运用概念框架并结合其他要求,对已发表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使国际会计准则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认同,以适应国际资本在全球自由流动的要求。
总之,将界定严密、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在国际会计界已经深入人心。任何国家只要着手制定会计准则,就必然会希望有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来指导准则的制定。可以预期,未来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更加注重概念框架的研究。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
(一)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是由财务会计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作为财务会计存在和运作前提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为对象,反映该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凡不属于该主体而属于其他主体或属于主体的所有者本身的资产,如负债、收入、费用,都不能列入按特定主体编制的财务报表。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但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的概念,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法人),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内部的相对独立核算单位)。
会计主体是财务会计的一项基本假设,它规定了财务会计对象的空间范围,这一假设就是要明确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特别是会计报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既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相混淆,也不能将本会计主体的会计事项遗漏或转嫁。
2.持续经营
主体假设是财务会计最基本的假设。对于作为会计主体而存在的企业,会计主体已经规定了它的空间范围,为了对主体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数量描述,还需要确定其活动时间。持续经营指的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个主体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以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有了持续经营这一假设,才能建立起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企业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所采用会计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会计核算才能正常进行。
在竞争社会,企业破产清算的风险始终存在。如果企业发生破产清算,所有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就不再适用,而应当采用破产清算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在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人为地划分一个个间距相等、首尾相接的会计期间,以便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盈亏,确定该会计期间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并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由于假定主体连续经营的时间是无限的,为了使信息有用,就必须提出信息提供的时间要求,考虑到需要与可能,把主体持续经营的“时间长河”分割为若干期间片段,以便分期编制财务报表并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假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的起讫时间,各个国家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国家采用公历年度,有的国家另设起止时间。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立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年度内,再划分为季度和月份等较短的期间。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会计核算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假设币值保持不变。
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计量,存在着多种计量单位,如实物数量、货币、重量、长度、体积等。人们常把货币以外的计量单位称为非货币计量单位,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非货币计量单位,具有不同的性质,在量上无法比较,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也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因此,会计核算自然就选择货币作为会计核算上计量单位,以货币形式来反映和核算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企业会计核算常采用货币作为经济活动的计量单位,如果企业的经济业务是多种货币计量并存的情况,就需要确定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在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采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名,但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会计把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同时假设货币的内在价值是稳定的,即使有所变动,应不足以影响会计计量和会计信息的正确性。恶性通货膨胀环境下,货币价值的波动会给会计计量带来很大的困难,按常规方法编制的财务报表会严重失真,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通货膨胀会计来解决。
(二)财务报表的目标
受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委托,1971年,以特鲁伯罗德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始专门研究财务报表的目标。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该委员会于1973年发表了一份题为“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提出了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就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而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一辑概念公告的发表,对会计目标的研究,从理论逐步走向应用。会计目标的研究,受到全面的重视,并被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
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即“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N.安东尼、罗伯特·T.斯普劳斯、E.S.亨德里克森等,美国会计学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是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倡导者。其主要代表文献有: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的《基本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公告第一辑《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而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系统必须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在决策有用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化的加速发展、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能动反应以及信息理论和决策理论的出现,极大地强化了决策有用学派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决策有用学派的观点是:①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数量化信息,会计信息是决策经营的基础;②强调会计人员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不过多地强调信息使用者与公司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③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出发,强调财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而不是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用性,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不过是为了对会计行为加以约束和限制,使其提供的信息与决策有用。
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恩里斯特·帕罗科等人,其主要代表文献有井尻雄士所著的《会计计量理论》。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学派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的进行经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这样,在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在公司制下,资源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学派。受托责任学派主要观点:①会计的目标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②它强调会计人员与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双重关系,将会计人员看成是处于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中介角色,即会计人员从客观的立场上参与到委托—受托责任关系之中,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会计人员的行为不受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会计所反映的受托责任涉及:是否遵守了公认会计原则,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内控制度来保全资源,是否经济有效地使用了委托者的资源,是否遵守了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是否实现了公司既定的目标。③强调编制会计报表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而不像决策有用学派那样单纯强调会计报表内容本身是否有助于决策。
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之间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当前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在认定财务报表的目标时,倾向于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而将受托责任的履行与报告,放在较为次要的地位。
我国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明确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三)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1.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概念框架中的特殊地位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财务会计存在和运作的基础,它制约了财务会计信息的空间、时间和量化的主要尺度。这些,大部分属于客观环境赋予财务会计的特征。在这些前提下,财务会计应当提供什么信息和如何提供这些信息则取决于它的目标。
按照财务会计的目标,向使用者提供的对决策和评估管理当局业绩有用的信息。“有用”,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应当由反映信息品质的若干质量要求所构成。会计选择的目的在于力求成本最低的条件下产生最有用的信息。因此,制定准则用以规范财务信息,旨在遵守准则的前提下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都要在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上进行选择。因此,在目标确定之后,认真研究信息质量的要求,并划分等级,对于正确地在不同级别上进行会计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美国FASB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
根据美国FASB于1980年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表述,大致可归纳如下。
(1)针对决策的首要质量。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必须具有这两项首要质量,才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具有有用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预测价值是指过去的和现在的会计信息能够通过提高使用预测未来的能力来影响决策。反馈价值是指通过证实或修正使用者以前做出的决策,以期用来影响将要做出的决策。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在使用者做出决策前抵达。及时性本身并不能使会计信息达到相关,但若信息不及时,则会时过境迁,相关的会计信息也变得与决策无关。
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可以信任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当会计信息反映了其所打算反映的内容,不偏不倚地表述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和结果,既不倾向于事先预定的结果,也不迎合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能够经得起验证核实,才能认为是具有可靠性的。可靠性包括三个构成成分:反映的真实性、可验证性、中立性。
(2)次要的和交互作用的质量。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在两组经济现象中指认出相似和相异之处的质量。投资和信贷决策总是在评价各种可行方案之后才做出的,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信息,评价就难以合理进行。不同企业销售额的比较,可以知悉企业的规模大小。同行业同期指标的比较,其可比性要高于综合性或多种经营企业间的比较。为求提高可比性,人们认为是建立会计准则或核心准则的主要理由之一。
可比性不仅指在同行业的不同企业间的比较,还可以按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如通常的本期与前期的比较,为此要求一个企业采取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贯性或一致性,不任意变更。
(3)可理解性。它是针对会计使用者的质量,在质量特征的层次上,构成了信息使用者质量特征和信息中针对决策的各种质量之间的纽带。可理解性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使用者的特点。如掌握经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愿意钻研与否。二是信息固有的特征。只能为少数人所理解或使用的信息应不予提供。也不能仅仅由于有些人理解有困难,而把重要的有关信息排除在外。
(4)限制或约束条件。提供会计信息受到一些条件的约束。约束条件有两个: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
成本效益:提供会计信息既会带来某些效益,也必定会发生一定的成本。对一项信息资料来说,即使它的披露将与决策相关,能有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做出相应的决策,但如果为了提供这项信息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所产生的效益,得不偿失,那么企业将不会提供这项信息。
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程度。重要性一般是指项目的金额、项目的性质和项目金额与性质的综合。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4号报告认为,重要性的基本特征是:“财务报告是涉及那些重要的足以影响评价或决策的信息。”微不足道就没有“重要性”。必须注意的是:重要性是相比较而言的,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以制定和发布国际会计准则,促进各国会计实务在国际上协调和趋同为目的的国际组织。在其1989年7月公布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做了说明。《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将质量特征定义为“是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4项主要的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
可理解性:是财务信息的一项基本质量特征,即便于使用者理解。在这里假定财务信息所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的工商经营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花费一些工夫去研究信息的使用者。凡是为了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都力求在财务报表内附注中予以披露。
相关性:是指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联。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项,或者通过确认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相关性不仅包含预测价值、确认价值,还包括重要性。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FASB所论述的不同之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如果由于信息在财务报表上的省略式差错,以致影响使用者做出有关的正确经济决策,此项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可靠性:是指有用的信息必须是可靠或可信的。当提供的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见,能如实反映其所应反映、理当反映的情况,可供使用者决策作依据的,这项信息就具有可靠性。可靠性包含的内容有: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性、完整性。如实反映,其意为忠实地描述。企业发生的交易或其他事项的实质,与它们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的明显外表,有时是不一致的。因此,提供的信息打算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就必须根据它们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予以反映。同时,可靠的信息也意味着不偏不倚,没有个人偏见,这就是中立性。可靠性还意味着审慎。当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之下,要作出所要求的预测或预计时,在推测的判断中应持审慎或谨慎原则,以使不任意抬高资产或受益的数值,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的金额。完整性,也就是要求充分披露,在内容上没有遗漏、空缺,做到公开透明。
可比性: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不仅需要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数据,还需要对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因此,要求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要求同类交易或其他事项的计量和列报必须按一致的方法进行。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了对信息质量特征的限制因素,它们是及时性、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质量特征相互之间的平衡。信息要对决策有用,必须是及时的。如果是过时的信息,即使它再可靠,却以失去其相关性。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或效益大于成本,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限制因素。在会计实务中,由于有些质量特征是此消彼长的,这就常常要在质量特征之间权衡取舍,以达到质量特征之间的适当平衡,以免顾此失彼,要力求达到最佳的满足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的需要。
4.我国信息质量的特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题提出了以下几项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所要求的企业财务报告应具有的质量特征,首先是可靠性,其次才是相关性,再次是可理解性,随后还有可比性及一致性等。把如实反映的要求列在首位,这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近几年来,不仅在我国,还包括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现了严重的信息失真现象。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灵魂,只有每个公司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实、公允的,才能够谈得上相关性。
(四)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及计量
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以基本假设为约束条件,财务会计的目标指明了信息提供的方向,信息质量特征则补充了目标要求提供有用信息的“有用”内涵,借助于一系列分层次、有主次的质量特征把“有用化”予以具体化。
财务报表中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了财务报表的“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有质的规定性,并有各自的组成,即报表项目。在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中对要素进行定性说明和定量描述的过程,会计上称为“确认与计量”。
1.关于要素
要素是指财务报表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涉及其他财务报告。因为一切数据进入财务报表内必须通过确认与计量并严格遵守GAAP或企业会计准则,而在其他财务报告中,一般只要求披露有关事实,而不必遵守会计准则所要求的严格的确认与计量程序。
当前,财务报表的要素仅限于两个基本的财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国际流行的基本会计要素,只反映会计的这两张表的基本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项要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本上确认了流行的惯例,它认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直接关系到财务状况计量的要素;与利润计量直接联系的要素是收入和费用,利润包括收入和利得,费用包括损失。这样,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实际上把财务会计的要素从6个扩大为8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采用的是国际流行的6个会计要素,并分别规范了这6大项目的定义和有关核算问题。
美国和英国关于财务报表的要素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就企业财务报表而言,美国FASB共提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共10个报表要素。其中,“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和“全面收益”迄今尚未形成正式的财务报表,是三个“没有报表”的报表要素。英国ASB虽然明确地参考了IASC和美国的FASB的概念框架,但它按照英国的财务报告结构,把财务会计的要素规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得、损失、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7个。比较特殊的是:ASB不把“收入”和“费用”列为报表要素,而用“利得”和“损失”取而代之。但英国仍保留“利润表”,只是增加了其他国家还没有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
报表要素的定义是一个重要而有争议的问题。因为,如何定义要素,如何揭示不同要素的特征,都涉及它们在报表中的确认与计量。
2.关于确认与计量
确认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程序。它是指交易、事项或情况中的一个项目应否、应在何时和如何当做一项要素加以记录和计入报表的过程。
广义的确认包括在记录中的初始确认和报表中的最终确认。狭义的确认仅指在报表的确认,因为记录时的确认仍是为在报表中确认服务的,不进入财务报表,就不能成为最有用的信息。
会计确认的一般准则是:第一,符合某项要素的定义;第二,能够可靠的计量。由于所确认的要素,通常为要素的组成项目。它们的出现、消失和转移密切依存于交易和事项。每一项目的确认,实际上需要由相关的会计准则作出具体的规范。
计量也是财务会计的一项程序,它指的是用数量对财务报表要素进行的描述方式。计量作为相对独立性的一项会计程序,它由两个要素构成: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
计量单位通常采用名义货币,即不考虑货币的币值变动,一律按不同时期同种货币的面值为计量单位。在物价剧烈变动时也可以采用一般物价水平或不变购买力作为计量单位,这时,要以某个时期货币的购买力为不变价格货币。不同时期的同种货币,一律按其实际购买力折算为基准时期的货币,共同构成可比又可汇总的不变购买力。
计量属性是指要素(主要是资产)可用货币计量的各种特征,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等。
把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相结合,便构成各种计量模式。例如: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等。第一种模式为当前通用的计量模式,后面三种适用于物价变动时。
计量实际上也是一个过程,它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这是因为,在计量属性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确认程序和权责发生制的运用,有时需要补充计量或改变计量;而在计量属性改变时,则必须改变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