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先行”:银行业近40年的信息化历程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2月14日,是由美国军方定制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机),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的。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尺寸为2.4m×0.9m×30m,重达28t,功耗为170kW,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正是这个与今日计算机形态相去甚远的庞然大物打开了人类电子化时代的大门,但是早期的计算机技术还不足以改变银行业。

银行业真正的信息化历程是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机系统——IBM System/360开始的,让我们以它为起点,从硬件、网络、架构和应用形态几个方面,以国内银行业为主,回顾下银行业近40年的信息化历程。

1.1.1 昂贵的信息化基石:IBM System/360系统

真正对银行业产生改变的计算机应当首推IBM System/360大型机,它诞生于1964年4月7日,《福布斯》杂志曾将其列入“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85个发明”。它为银行的信息化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系统支撑,陪伴银行业走上信息化历程直至今日。

1979年,国务院批准银行业可以引进外国计算机进行试点,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人民银行”或“央行”)启动了YBS(银行保险系统)项目,开始引进IBM System/360系统。作为YBS项目的一部分,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南京、广州6城市引进日立M-150中型机,在杭州、青岛、安康等城市引进日立L-320小型机,开发银行会计联机实时处理系统和联行对账系统,上述系统实际上也是IBM系统。

从1987年开始,定制化的IBM SAFEII银行业务应用系统开始在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商银行”或“工行”)、中国银行(简称“中行”)采用,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设银行”或“建行”)也在两年后上线SAFE应用。IBM的大型机和业务应用系统改变了中国银行业手工记账的面貌,但也随之长期主宰了中国银行业主机市场。计算机完全替代手工记账经历的周期其实远比很多读者印象中的长,最后一批完成替代的营业网点是中国农业银行(简称“农业银行”或“农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的114个网点,时间是在2018年7月27日,从1979年算起,用了近40年。

由于IBM大型机提供的稳定且强大的性能,工行1999年发起“9991”工程,在业内率先启动数据集中工作,随后中行、农行、建行也都进行了各自的数据集中工作。数据集中是银行业信息化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通过数据集中,银行终于改变了自己内部信息地区间相互隔离,需要逐级上传报数的窘境,使内部信息高效、顺畅地流通起来。

IBM的大型机系列历经50多年磨砺,不断提升自己,直到今日,尽管遇到云计算、x86服务器等技术的挑战,仍在数据中心、行业应用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是,尽管性能卓越,大型机高昂的购置与维护费用,使其成为大型商业银行专享的“奢侈品”,中小银行较难承受。

IBM对国内银行业可谓影响巨大,一度曾是大型机设备和服务市场的双重主导者,导致国内银行曾对其高度依赖。每一个经历过早期国内银行业信息化历程的金融科技工作者都会对其大型机发挥的基石作用给予肯定。

1.1.2 网络化和支付业务的发展

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通常被认为是“存贷汇”这三项,其中的“汇”是银行体系作为金融基础设施而言最重要的作用,也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前最难实现的部分。

如果读者对电视剧《乔家大院》有印象的话,应该还记得主人公乔致庸提出的“汇通天下”的口号。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当时可谓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有了票号之后,商人在城市之间贸易可以不用携带大量的现银,但是票号间还是需要进行银子的周转运输,以保证兑付能力,这部分的成本和风险依然很大。

作为信用货币的纸币的出现虽然使这种局面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还不足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银行之间建立高效的清算体系。现代银行体系形成了中央银行这个特殊的银行类型,由中央银行居中建立清算体系是目前多数国家采用的金融清算体系构建方式,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保留用于清算的头寸,日间进行汇款业务,日终清算差额,从而实现跨行、跨地区汇款业务。

在银行实现基于计算机的网络化之前,这个过程是由人工完成的,邮局的挂号信、电报等现在的年轻读者可能都没见过的“古董”,当年都是跨行、异地汇款使用过的工具。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金融业务活跃度大幅上升,其表现之一是汇款业务飞快增长,金融基础设施水平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1987年,人民银行总行批准陕西、广东两个省的人民银行分行进行省辖联行网络化试点。1989年,人民银行启动了全国电子联行(Electronic Inter-bank System, EIS)项目,利用VSAT卫星通信技术建立人民银行专用的卫星通信网,联结各分/支行的基于PC机的小站。1991年4月1日,EIS开始试运行。随后,各家商业银行的内部联网系统也纷纷建成投产,银行内部资金划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核心系统解决了。这样,基本形成了银行内部转账走自己的核心系统,跨行走EIS的格局。

为进一步提升支付业务效率,1991年10月,我国开始着手建设中国国家金融通信网(CNFN)和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hina National Automatic Payment System, CNAPS)。2002年,央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投产。2005年,央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投产。大小额系统在这一年全面替代了EIS,支付清算彻底切换到CNAPS。笔者2000年进入银行工作,其中2001年至2004年恰好在网点从事联行工作,还有过手工开票调拨头寸的经历。

在支付技术的支持下,2003年前后,国内网上银行逐步兴起。2010年央行进一步推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即“超级网银”。2013年,包含“超级网银”的CNAPS二代上线,除银行外,允许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2017年年初,“网联”诞生。网联平台是在央行指导下,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支付机构,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共同发起筹建的。

至此,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支付、汇款时使用的两个主要体系就很明确了,通过银行的渠道进行支付和汇款时使用的是CNAPS,而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渠道进行支付和汇款时使用的是第三方支付清算系统“网联”。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的历程如图1-1所示。

图1-1 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历程

“汇通天下”不只包含国内,必然还要包含境外汇款。目前,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CIPS)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覆盖全球6大洲的87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5月二期工程全面投产,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时间实现了“5×24+4”小时运行机制,可以覆盖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

计算机性能的进步提升了银行的能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而网络化技术则将银行数百年来在资金“搬运”上的效率推上了新的高度。

1.1.3 整体架构的3次变迁

国内银行业进行战略规划时,时间节点多根据国家的“五年规划”走,作为银行战略的一部分,IT战略和整体架构在发展时间上也具有此类特征。

1.第一代架构:地区化的分散架构

1986年至1990年的“七五”规划期间,各行逐渐形成以IBM 4300、日立M240系列中小型计算机为主机,同时采用了大量x86微机作为补充的硬件格局《我国银行信息化发展里程回顾及2015年银行业信息化现状分析》,2015年8月21日,中国产业信息网。。在联网方面,构建了基于服务器的中型网络,实现了同城的通存通兑。这是第一代架构的起步期,到了1991年至1995年的“八五”规划期间,第一代架构基本完成,银行内部办公网络也逐渐IP化。但是第一代架构缺点很明显,这一代架构是地区化的,大型银行内部以地区为单位划分网络,乃至省级分行都有配备大型机的。大型机不仅联通能力差,成本也非常高。

2.第二代架构:大集中架构与竖井式开发

大约在1996至2010年,以工行首推数据集中为先导,各行将分散在省级分行的数据集中到全国性数据中心,构建起多中心的“大集中”式的架构体系。笔者2005年在银行工作期间,恰好在省级分行信息中心参加了行内的数据集中工作。

与之同步集中的不仅是数据和硬件设备,还有全国集中的开发团队和开发人员,各大行纷纷建起了总行直属的全国性开发中心,集中承接主力系统的开发任务,省级分行的开发队伍逐渐弱化为上线配合等从属职能。

这一时期大型银行基本形成大型机部署核心系统、x86部署(不再只是补充)非核心应用的整体架构,并且也逐渐采用Client/Server架构(C/S架构,客户端使用PC或PC/终端,服务端使用小型机)。

由于新业务发展较快,经常出现上新业务就上新系统,“专机专用”的局面,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竖井式开发”。由于这种做法对资源浪费极大,2008年工行全面部署服务器虚拟化,而这个时间点也基本是国内银行业x86虚拟化的起点《激荡四十年丨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史》,常垒资本冯斯基,2019年5月30日发表于亿欧网。

国外银行的IT架构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从大、中型机/终端架构转向C/S架构。但这并不代表大型机被淘汰,IBM经过一番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了全新设计的大型机eServer Z900,其在处理性能、可伸缩性和可用性方面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而价格和维护费用进一步下降,让大型机重燃希望。

这一阶段,因应大型企业复杂IT系统设计的需要,国外的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 EA)设计方法取得了较大发展,其典型代表是1995年诞生的TOGAF。时至今日,企业架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依然意义重大,忽视企业架构设计是难以顺利实现企业转型的。

3.第三代架构:云计算、分布式支持的“真”企业级架构

从2011年至今,云计算快速成为一项成熟技术,各大行内部的私有云纷纷“升起”,资源利用率明显得到改善。各大行也都努力基于云架构来构建新的分布式应用,并持续开展主机下移进程,这就形成了银行业务系统独有的集中式(大型机上的集中式架构核心系统)+分布式(云上的分布式架构应用系统)的架构体系《银行IT架构变迁史》,大鹏杂谈,2019年01月30日发表于CSDN。

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里程碑事件是建行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工作,以打破“竖井式”开发造成的信息系统割裂和资源浪费、全面提升企业整体能力为目标。项目历时超过6年,以企业级业务建模为指导,实现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和企业能力的整合设计,通过“一套业务模型、一套IT架构、一套实施工艺、一套管理流程”指导全行的IT建设,代表了国内银行系统设计能力的上升。工行在2019年也公布了自己以实现企业级业务系统为目标的建设成果。

同时期,国外银行其实也受困于前期“竖井式开发”带来的弊端,也在努力从整体上解决问题,比如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企业级数据建模工作。

基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网络的联通,逐渐改变了银行整体架构模式,随着对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企业内外联动能力需求的提高,银行的架构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面向企业级的整合。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演进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2 银行业务系统架构演进示意图

1.1.4 金融科技给银行带来的4大变革

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改变既深刻又迅速。以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和现代金融的起点,在大约320年的现代金融行业历史中,金融科技只用最近的40余年时间,就推动全行业完成了从电算化到网络化、移动化的升级,使金融行业经由手工处理迈入基于大数据的业务管理阶段,并逐步向智慧金融进化。行业变化的剧烈程度远超过之前280余年的发展节奏。下面从金融科技的应用层面介绍银行的改变。

1.渠道形态的变革

柜台一直是传统金融行业标志性的服务渠道,而柜台服务给人的印象也一直是“柜员+柜台”,直到20世纪80年代,自动柜员机系统(ATM)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印象。基于自动机具,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无人服务,而且,这种服务具备以往的柜台模式难以具备的能力:7×24小时全年无休。这种服务模式无法完全依靠人力,只能靠机器。

但是ATM无法克服柜台模式的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地理限制。银行网点虽多,但无法做到随处都是,部署ATM能够延伸柜台服务,但覆盖依然有限。1995年10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全世界首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总部设在美国亚特兰大市。网络银行真正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全时银行服务。从这家银行开始,全世界金融行业都开始了“触网”之路。

网络银行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易获得性,个人网银、企业网银替代了大量的柜台服务,但是对电脑终端的依赖仍然会带来一些不便,而智能手机的发展又再次提供了渠道升级的机会。

智能手机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使手机成为优秀的硬件平台,通过App方式,金融服务从网络化向移动化演进。现在,手机渠道已经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战场”。移动服务的出现,使金融服务在突破时间限制之后,也突破了地理限制,真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且,大量的服务已经不再需要由人工提供。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银行网点新增数量相比2016年减少了近80%,平均离柜业务率87.58%。2018年年末,行业平均离柜率达88.68%,同比提高1.1%。

从渠道角度看,金融服务形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业务处理方式的变革

银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计算机缓解业务处理压力。计算机以数据为原料进行工作,工作结果又会产生新数据,新数据再催生新应用,从最初的电算化开始,科技已经通过这种循环迭代深入改变了各业务领域的工作方式。

金融行业当前的价值链一般包括产品设计、客户营销、产品服务、集中运营、风险控制、报告与决策等主要环节,具体介绍如下:

❑产品设计方面,对于既有数据的分析已经成为新产品市场预测的主要工作;

❑客户营销方面,采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千人千面”甚至“亿人亿面”的精准营销已经被金融行业广泛采用;

❑产品服务方面,大量的金融服务已经通过网络渠道、手机渠道送达;

❑集中运营是对金融服务效率的巨大提升,得益于业务数据的积累,智能语音客服、采用OCR传递信息的后台集中处理中心等可以实现对低附加值重复作业的高效处理;

❑风险控制工作因风控模型的广泛应用而大为改善,采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技术的风控手段正在逐步替代人工的风控操作;

❑报告与决策是对生产成果的总结分析和对业务决策过程的辅助,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已经是所有金融企业的共识,而各类大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可视化工具,已经改善了行业的数据应用能力。

纵观银行的前中后台,传统业务处理方法几乎全面被科技手段改良了。

3.竞争方式的变革

我国的商业银行最初形成于财政体制下,“大财政、小银行”,银行属于国家计划调控体制下的资源分配者,基本没有客户服务思维。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才将工农中建由专业银行转变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从四大行中剥离了政策性业务,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专门执行政策性业务的专业银行。

从这时开始,银行展开了市场化竞争,服务意识逐渐增强,但是二十多年竞争下来,机构背景和明星销售人员渐渐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形成了一批以各级行长、客户经理为代表的业务骨干,竞争整体上偏重于“人脉竞争”。

然而,科技的力量正在逐渐改变这种格局。首先,科技改善了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体验和获取方式。互联网时代,客户关心的热点、习惯变化都很快,金融行业如果不甘心于被“挤”到服务的后端,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但这不是通过“人脉”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去摸时代的脉搏。其次,金融机构的客户也在不断提升科技水平。比如,不少大型企业在依靠自己的开发力量构筑供应链管理体系,海尔、中化集团还在其中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在后者开发的区块链系统中,多家银行都是作为节点参与的。面对客户科技实力的上升,如果金融机构的技术水平跟不上,是难以单靠“人脉”去抓住客户的,有时候,客户的需求本质上就是技术需求,要面对的细分市场就是一个需要靠技术手段搭建的平台。在中化集团的案例中,甚至有些分不清楚到底是谁在为谁提供服务。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竞争特点,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生产力的时代,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也必须围绕信息技术构建。

4.无人银行的出现

2018年4月9日,建行上海市分行的“无人银行”正式亮相上海九江路。这是中国银行业首家无人银行,通过充分运用生物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导航、数据挖掘、机器人、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为客户提供了一个全自助智能服务平台。

2019年6月前后,中行、建行、工行都推出来了自己的5G银行体验网点,仿真机器人、虚拟机器人、VR、太空舱等科技产品一起上阵,展示科技对金融业务的影响力。

现阶段的无人银行还不足以完全取代网点,进而引发大规模的金融行业人力资源调整,但是,它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技术实验环境,可以实地检测人们对新技术手段的反应。

综上,从渠道、业务、竞争方式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已经造成的深刻改变,而从大行纷纷追逐的无人银行这个热点中,也能够看到更深刻的变化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