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管乐作品分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作者简介

王和声

1955年12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管乐学会理事。

王和声1971年1月入伍,在解放军军乐团担任巴松演奏员,1985年9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干部专修科,师从著名作曲家牟洪教授,1988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团担任专职作曲至今。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无论是独奏、重奏、交响曲,还是独唱、重唱、交响合唱,都十分注重作品的民族性、群众性及时代感。作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被称为“双脚踏在中国大地上的管乐作曲家”。近三十年来,共创作和创编各类声、器乐作品千余首,其中40多首作品在全国、全军各项赛事中荣获大奖,并在国内外出版发行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中央和各地的电台、电视台等报刊媒体多次制作专题节目,影响广泛。歌曲《草原夜色美》(1984年全国征歌一奖)被称为响彻大江南北的“中国小夜曲”。

他创作的大量声、器乐作品如:《草原牧歌》、《春的祝福》、《天使之爱》(2003年CCTV第六届军旅歌曲音乐电视大赛特别金奖)、《爱在北疆》(2006年第十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声乐创作一等奖)、长号独奏《马背上的长城》、小号独奏《月光下的舞步》、高音萨克斯管独奏《草原夜色美》、巴松独奏《艾拜哩》、交响管乐《草原夜色美》、《五声神韵》、《难忘的旋律》、《圆明园》(第七届全军会演器乐创作一等奖)、《彝海》(第八届全军会演器乐创作一等奖)、《家园颂》(第九届全军会演器乐创作一等奖)、《华夏随想》(2013年第十二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器乐创作一等奖)、《精兵之路》、无伴奏混声合唱《草原夜色美》(2008年文化部文华音乐作品创作一等奖)等一批作品流行全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1年6月12日,在他从艺四十周年之际,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

身为解放军军乐团的专职作曲,他还积极创作、编配了大量的外交礼仪用曲,其中《回归号角》、《致敬曲》和《世博号角》分别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交接仪式上,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仪式中奏响。他创作的管乐进行曲《成功之路》,经过多轮严格的评选,被奥组委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的颁奖仪式入场曲。此作品在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共奏响了774次之多,为祖国、为中国管乐争得了荣誉。

陈黔

陈黔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启发感——一个光辉,不同寻常,精巧复杂,易于感知,文雅和充满力量的声音世界。——Frank L. Battisti

作为一个现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驻团作曲家,这个团队的环境使他成为当代中国管乐作品的典型人物。他的作品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背景。了解了他的世界就有机会获得一种视角去体会中国的管乐发展。(选自美国管乐教科书《视野》)

陈黔出生于中国贵州贵阳,三岁随父学习小提琴、四岁学习钢琴。

198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黄虎威教授。同年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2007年应聘为美国范德堡大学布来尔音乐学院旅美教授,2010年出任WASBE国际管乐节和国际管乐大赛评委。

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管乐、管弦乐和电子音乐作品。在管乐艺术领域,创作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管乐交响乐,小号与交响管乐队的双重协奏曲《裂距》、长笛与木管乐队的协奏曲《狂夫》,交响诗《更尽酒》、《荣归》《幸福的格物》,管乐交响序曲和大量交响管乐队小品、重奏、管乐通俗音乐。

其管乐作品多次荣获全军文艺奖项和全国文华奖,并在美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版和上演。

应美国多所大学、音乐学院邀请,出席并指挥管乐交响作品的首演式。同时为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进行授课等学术活动。

特别是1997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的《陈黔管乐交响作品音乐会》,首创我国管乐作曲史上的新篇章。被誉为中国管乐史上的里程碑。

陈丹

国家一级作曲,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理事,中国行进管乐队联合会副理事长。曾任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副主任、主任。1967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1981年考入解放军军乐团学员队学习长笛专业,师从长笛演奏家杨为朴先生。1985年起任解放军军乐团长笛演奏员,随团参加了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演奏了大量的中外管乐作品。1988年起跟随作曲家甘霖学习作曲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显示出音乐创作方面的才华,并得到了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魏群、舒永刚等多位作曲家的热心指导。199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干部脱产专修班,先后师从郭文景教授和叶小刚教授。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突出,创作的《缺月挂疏桐》荣获台湾省立交响乐团主办的第六届征曲比赛(艺术歌曲)第二名;为荷兰阿姆斯特丹新音乐团委约创作的《札》在荷兰巡回演出,《溯》入选“中国瑞士作品音乐会”。1997年毕业后回到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工作,创作了《朝天阙》《采香》《春吟》《长河》《康定情歌》《素描五首》《永远的军乐》《大学生进行曲》《第一随想曲》《礼赞》《庆典序曲》《惊鸟》《回望太行》等多部管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获得了国家级和军队级的各种奖项,并在解放军军乐团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和唱片录制中被多次使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2002年出版发行《永远的军乐》——陈丹个人管乐作品音乐专辑,多部作品在德国和荷兰出版发行。2003年作为外聘专家在厄立特里亚工作成绩显著,荣获厄立特里亚总统嘉奖令和厄立特里亚国防部嘉奖令,这是该国第一次将此殊荣授予外籍人员。

陈丹的音乐工作涉及广泛,多年担任总政治部“双拥晚会”等大型活动的音乐创作人员,2009年担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音乐创作人员,2009年担任国庆六十周年大典联合指挥部音乐专家组成员,负责创编阅兵式音乐用曲和统筹群众游行音乐用曲的工作,2010年担任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仪式音乐总监,2008年起担任“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艺术节”音乐总监。

陈丹的作品在国家礼宾活动中被广为使用。在解放军军乐团工作期间,为国家和军队的外事司礼工作和各类演出创作、改编了三百余首作品,曾为几十位来访国元首创编该国音乐并获得赞誉,《礼宾号角》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他在管乐创作领域,体裁、题材、风格多样,为新时期中国管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作品在全国管乐队中使用率极高,多部作品被选为比赛指定曲目。作为中国行进管乐队联合会副理事长,为各种表演方案写作音乐,积极推动了中国行进管乐事业的发展。在著名指挥家程义明先生所著的《管乐团合奏艺术》一书中,曾对陈丹作如此评价:“他是一位既有管乐演奏实践,又有作曲理论基础、富有创作理念和创作热情的有成就的作曲家,他对中国管乐创作的贡献是大家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