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出纳·做账·纳税·财务分析岗位实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会计之初印象——会计基础理论

本章导读

虽然会计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科,但它有着完备的理论基础,掌握好会计学科的基础理论,对于我们准确、灵活地运用会计规则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章重点介绍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等基本会计理论。

本章将解决以下问题。

(1)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分别是什么?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些?怎样理解?

(3)会计要素包括哪些?分别是什么?

(4)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设立会计账户?

(5)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如何运用它进行记账?

会计基础理论涉及的内容包括: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等。会计基础理论的框架图如图2-1所示。

图2-1 会计基础理论的框架图

2.1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1.1 空间范围——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其实是在明确会计主体假设。

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都应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前者如股份公司,它们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后者如独资与合伙企业,它们通常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

2.1.2 时间范围——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这一前提条件的基本含义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换句话来说,持续经营是指任何会计主体除非有确切的证据证实其不会再存续下去了,否则,便认为它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6条明确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2.1.3 任务分期——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等间距的时期,即“会计期间”,会计主体按照会计期间组织会计核算,提供会计报告。

在设定持续经营前提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都是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进行的,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只有在停止经营后一次性地确认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企业的经营者和各利益相关者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企业有必要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分期进行核算。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2.1.4 必要手段——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单位来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商品经济社会,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因此,会计核算只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这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对象属性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我国的《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都对货币计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会计法》第12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2.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2.1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八项基本要求

向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系统最基本的职能,也是最核心的任务。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2章中,对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它包括客观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八项基本要求。

1.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手续齐备,资料可靠。客观性包含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它是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

2.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这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有关方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二是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三是企业内部职工和经营管理部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是指所提供的信息能满足这三个方面决策的需要,对其决策有用。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必须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各方面对信息的要求相协调。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个方面的要求。

(1)纵向的可比性。所谓纵向,是指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比较。为了便于企业管理者等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横向的可比性。所谓横向,是指同一时期,不同的企业之间的比较。为了便于企业管理者等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水平及其变动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还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为了使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依据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核算,而要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违背这一原则,就可能会出现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的情况。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在全面核算的前提下,对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7.谨慎性

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也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

企业是在各种经济风险之中从事经营活动的,坚持谨慎性原则,有利于增强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和竞争能力,有利于债权人的利益。

8.及时性

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因此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也会因为失去了时效性而导致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企业必须在每年的4月29日之前公布其上一年度的财务报告,就是要求会计信息具备及时性的体现。

2.2.2 会计六要素

《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的会计要素划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会计要素的分类如图2-2所示。

图2-2 会计要素的分类

1.资产

(1)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包括企业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的特征如图2-3所示。

图2-3 资产的特征

(2)确认资产的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企业的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的两个条件。

①在一般情况下,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可以流入企业。根据资产的定义,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是周围的环境处于不停息的变化之中,同一项资源,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但确实也存在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中,不能带来应有的经济利益。因此,资产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

②该项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比较准确地计量。因为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数字对经济行为进行计量的一种管理行为,所以,可计量性是确认所有会计要素的重要前提。资产的确认同样需要符合可计量性这一基本要求。只有当有关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资产才能予以确认。

因此,关于资产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在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

【小贴士】

故事的主角叫刘晨,从北京某大学刚刚毕业即到北京某公司做销售。销售人员,代表了公司的形象,因此需得体的行头,而一身行头是需要花钱的!于是,他来到自动取款机前,将银行卡插了进去,卡里还有1500元,他一股脑儿全取出来了。刘晨想:我得从现在开始建本账,看看销售这份工作到底能挣多少钱,到底能花多少钱。目前这本账上刘晨手头上的1500元钱就是他的资产。

什么叫资产?简单的理解就是所拥有的东西。资产可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张会计说,“例如你拿出来积累的20万元成立了ABC计算机科技公司,这20万元就是ABC计算机科技公司的资产。

2.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特征如图2-4所示。

图2-4 负债的特征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首先应当符合负债的定义。除此之外,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根据负债的定义,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鉴于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判断,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那么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负债的确认也需要符合可计量性的要求,即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比较准确地计量。对于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可以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考虑到经济利益的流出一般发生在未来期间,有时未来期间的时间还很长,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金额的计量通常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需要较大程度地估计。为此,企业应当根据履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有关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3.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净资产,也叫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反映了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是企业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

(2)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同属权益,都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企业的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加上所有者权益总额。可见,两者都能对企业的资产提出要求权。但是,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如图2-5所示。

图2-5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例如,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在该资产符合企业资产确认条件时,也相应地符合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4.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征如图2-6所示。

图2-6 收入的特征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因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③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5.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有的特征如图2-7所示。

图2-7 费用的特征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①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③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费用的确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企业为生产产品、提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②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6.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之后的余额。有些补贴收入也应计入利润。

(2)利润的构成

营业利润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即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减去有关期间费用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营业外收支是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小贴士】比尔的利润

比尔在城里开了一间五金店,生意还不错,但他却是一个对会计一窍不通的人。他从不用账簿,支票他都装进一个深色的信封内;现金钞票放在雪茄盒里;到期的账单都插在票插上。

做会计师的小儿子对他说:“你每天不记账,根本就不清楚你一天的支出、收入是多少,也不知道一天的利润是多少。你这样经营是不行的。”

比尔说:“我只知道我来城里前只有一条裤子和一双鞋——这就是我所拥有的一切。而现在,我有一间很好的五金店,一栋房子和两辆汽车,我还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一个是大学老师,一个是优秀的会计师。我的利润就是这些!”比尔说完笑着看着小儿子。

2.3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2.3.1 “穿了马甲”的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而上述六项会计要素仍显得过于粗略,难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例如,所有者需要了解利润构成及其具体分配情况、了解负债及其构成情况;债权人需要了解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有关指标等。为此还必须对会计要素做进一步分类。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被称为会计科目。

2.3.2 设置科目有原则

会计科目能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是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会计科目的设置过程中应遵循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原则,如图2-8所示。

图2-8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

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及业务种类等不同,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亦应有所区别。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符合自身需要的会计科目。

2.3.3 会计科目,也分层级高低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的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图2-9是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示例。

图2-9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示例

2.3.4 “有了房间”的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或名称,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为了全面、序时、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还必须设置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账户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初始会计信息。通过账户,可以对大量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从而提供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会计信息。

与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根据明细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明细分类账户。根据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账户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五类。

2.3.5 账户基本关系式

账户的基本结构从数量上看,发生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无非是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因而账户也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1)对于资产类科目: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2)对于负债类科目: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2.4 记账方法的渊源

记账方法的演进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先后产生过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所谓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事项,通常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单方面登记,而且基本上只记录现金的收付以及与他人的往来账项。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由于复式记账法科目相互对应,有利于查账和发现错误等诸多优点,现在复式记账法已成为世界通用的一种记账方法。

2.4.1 会计恒等式——会计人心中的爱

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1.关于资产的会计恒等式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其资金无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人投入;二是借债。这些资金形成了企业的资产,其中来源于债权人的资金,形成了企业的负债;来源于投资人的资金,形成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这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

企业的全部资产=债权人借债+投资人投资

资金占用=资金的来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关于利润的会计恒等式

企业的目标就是获得利润,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因获得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盈利。正因如此,可以推出另一个关于利润的会计恒等式:

利润(或亏损)=收入-费用

3.综合会计恒等式

税后利润与最终和原来投入的资产共同形成了所有者权益,用会计恒等式表示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或亏损)=收入-费用

年末资产=年初负债+年初所有者权益+本年利润(或减去亏损)=年初负债+年初所有者权益+本年收入-本年费用

2.4.2 复式记账法

由于复式记账法将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能够获得完整的信息资料,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有利于试算平衡和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因此其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复式记账法包括几种具体的方法,有借贷记账方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记账方法。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明文规定,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应该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借贷记账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1)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在借贷记账法下,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人们在会计核算中长期以来习惯称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借”和“贷”是代表记账方向的一对记账符号,在不同性质的账户中表示不同的含义。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如何运用借贷记账法把每一项经济业务计入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这需要遵循一定的记账规则: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计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必须计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而且借方的金额与贷方的金额必然相等。

(3)账户的对应关系、对应账户及会计分录。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每一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这种反映经济业务相互联系的有关账户之间的依存关系,叫作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叫作对应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同时,还可以发现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以及经济业务本身是否合理、合法。

【小贴士】

复式记账法:每一笔交易都要计入两个账户内并使最终得到的借贷双方结果相等。这能确保你的账面没有出错。尽管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出现了会计,但复式记账法直到14世纪才被发明出来。基本上,一个会计需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的账配平,确保所有的交易都被计入两个账户内并使它们最终借贷相平。

复式记账法一般由许多T字账户组成,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例如,一笔支出5000元的房租,则在房租账户的借方计入5000元,同时在银行账户的贷方计入5000元。

2.4.3 会计分录从交易中来

所谓会计分录,就是按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记账符号,分别记录其增加或减少数量变化的一种方法。会计分录应该包含三个要素:账户名称、借贷方向以及记账金额。

会计分录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账户与一个贷方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账户与几个贷方账户或一个贷方账户与几个借方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每笔分录要用简明、规范的语言写明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分录对于复核分录的错对,明确经济责任有着重要的责任;

(2)在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借”“贷”应该分行,将应借账户排在上面,应贷账户排在下面,并缩进一格或两格;

(3)账户的名称要写齐全,金额数字要写整齐准确,上下笔分录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要分别对齐。

【小贴士】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2.4.4 借贷的平衡关系

在借贷记账法下,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用借贷相等的金额来记录,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必然相等,从而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也必然相等。由此形成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可以表述为:

(1)发生额平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由于余额有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之分,余额试算平衡也可以分写为:

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通过试算平衡来检查账簿记录是否平衡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借贷不平衡,就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者计算有错误。但是如果借贷平衡,却不能肯定记账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如果在有关账户中重记或者漏记某些经济业务,或者将借贷方向弄反,就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错误了。

2.5 我国《会计法》的那些事儿

会计工作应遵循一定的规范,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会计核算法规也经历了一系列深层次、全方位的改革。尤其是2006年以来,我国在多年摸索、试点的情况下,推出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使我国的会计核算标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核心,以会计准则为主体的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法规体系,如图2-10所示。

图2-10 我国会计核算法规体系

2.5.1 漫谈《会计法》

《会计法》于1985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于同年5月1日起施行,为适应我国深化会计改革的需要,1993年12月和1999年10月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了两次修订。

《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它在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是其他会计规范制定的基本依据。《会计法》对我国会计工作的主要方面做出规定,涉及我国会计工作的各个领域。它用法律形式确定了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会计管理的体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对象及内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有关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5.2 会计准则没那么简单

会计准则亦称会计标准,是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和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会计准则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后,一些西方国家也相继制定了本国的会计准则。20世纪7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的职业会计团体发起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

2006年是我国会计法规和国际惯例接轨最为关键的一年。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7项具体准则,同年11月7日《企业会计应用指南——应用指南》颁布,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全面建立。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包括三个层次,如图2-11所示。

图2-11 企业会计准则的层次

一是基本准则,其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等,基本准则的作用是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为尚未有具体准则规范的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二是具体准则,涉及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37项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

三是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主要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

自2007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全面实施,并在之后进行了多次修订。本书依据《企业会计准则》(2018年)编写,为《企业会计准则》在不同行业的企业中顺利推广尽一份应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