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态度维度
我们都认识这样的人:就算一群人当中他一个也不认识,他也能够轻松地跟他们打成一片,与这些完全陌生的人自如地交谈;他的生活态度永远阳光,不会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即便面对的是最艰苦的环境,他仍然可以积极参与,活力四射;任何社交场合都让他乐在其中,而不会被他当成麻烦事;他觉得自己跟周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他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简单的快乐,不过客观地说,他过得并不如意,换个人的话可能会一直生活在烦恼和焦虑之中。他们那样的人似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看到积极的一面。有时候我们甚至恨不得拽着他们的衣领冲他们喊:“你没发现这个世界快完蛋了吗?”他们当然没有发现,他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工作的。他们遇到任何事情都只会看到积极的一面,这会让他们对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报警信号视而不见。他们就是在生活态度维度上处于乐观的“积极”一端的人。他们保持积极情绪的能力简直不可思议。这里的关键词是“保持”,那正是生活态度维度的关键特征:不在于你是不是能够感受到快乐,而在于你能不能将这种感受长久保持下去。
对生活态度区间另一端的人来说,快乐是转瞬即逝的,消失得比太阳底下的雪片还快。他们是能够从任何事情中挑出毛病的悲观主义者。即便一开始他们感到了一阵快乐,或者因为某种际遇也好、成就也好而自鸣得意,这种快乐的感受也是无法持续的。有时候,因为保持积极情绪的能力极低,他们甚至都无法感觉到积极情绪的存在——“一眨眼就没了”。因此,在生活态度维度上处于“消极”一极的人,难以感受到哪怕短暂的快乐,他们有罹患临床抑郁症和依赖症的风险。我们可以把他们描述为愁眉不展的“消极”型人群。
在较长的时段内保持乐观心态与积极情绪的能力,是衡量情绪风格中生活态度维度的关键指标。可以认为,生活态度维度与情绪调整能力维度是互补的,后者反映的是你从逆境中恢复的速度有多快,而前者反映的是你能够将积极情绪保持多久以及保持得多好——这里的积极情绪可以是因为发生了什么好事情而引起的,也可以是因为你在脑子里刻意地去想那些能带来积极情绪的事物而引起的,比如想念你所爱的人。持续的积极感受会对你的总体生活态度(所以才叫做“生活态度维度”)产生强烈的延滞效应(carryovereffect):经常保持积极心境的人往往是乐观的,而快乐情绪转瞬即逝的人则是悲观的,会长期陷入情绪低迷。
在实验室里,我们会给参与者展示会唤起积极情绪的照片,比如一位抱着宝宝的容光焕发的母亲,或者是一位向苦难者伸出援手的好心人。此时,我们会观察产生积极情绪的大脑回路以及人微笑时会用到的面部肌肉能够在多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活跃。与处于生活态度维度“消极”一端的人相比,“积极”一端的人身上产生积极情绪的大脑回路保持活跃的时间要长得多[29],他们的笑肌保持活跃的时间也更长。你们在家里也没法做这个实验,但你们可以通过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来了解自己在生活态度维度上离“积极”一端更近,还是离“消极”一端更近。跟前面一样,这些问题要求你用“是”或者“否”来回答。回答的时候不要想太久,不要去考虑所有那些例外情况,也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以你的第一印象为准。
如果上面这些问题既反映了你看待未来的态度,也反映了你保持由过去的事情所引起的积极情绪的能力,这并非偶然:情绪风格的生活态度维度描述的正是这两方面的内容。与情绪调整能力维度类似,你的生活态度在小事上的表现与在大事上的表现是相关的,前者可以对后者做出预测。虽然你本人的具体情况会影响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跟20多岁的单身贵族相比,4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要去一座陌生的城市生活显然不容易,他还得考虑子女能否适应新的学校——但是这些问题抓住了生活态度维度的核心。
第1、3、6、8、10问,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第2、4、5、7、9问,回答“是”得0分,回答“否”得1分。你的得分越高,你离生活态度维度“积极”的一端就越近,如果你的得分在7分以上,你就是“积极”的人;如果你的得分在3分以下,你就是“消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