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融合康复实务读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现代康复发展趋势与深圳实践

残疾人康复服务主要是通过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居家康复和延伸服务实现。机构康复具有场所、设施、专业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延伸服务目前仍局限于医疗康复的范围,而社区康复与居家康复服务的经济性、便利性和覆盖面特点,形成了残疾人康复“三驾马车”服务保障的态势,具有其他康复形态无法替代的作用与活力。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精神、智力、肢体残疾人在社区康复和居家康复的总数高出机构康复的12%,社区康复与居家康复服务已经成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主阵地。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从残疾人巨大的需求和有限的资源考虑出发,在阿拉木图召开国际初级卫生服务保健会议,会议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首次提出了社区康复,并系统阐述了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中,强调残疾人、残疾人家属及社区的参与;提出残疾人康复需要教育部、农业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的合作。此后,社区康复作为最优化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初级卫生服务的形式逐渐展开,其目的是让低收入国家的残疾人可以获得卫生服务。1981年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提出社区康复发展规划。30多年来,社区康复伴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步伐,内涵在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社区康复基本定义从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而进行的,包括依靠有残损、残疾、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到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中“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的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再到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表的《社区康复联合意见书》中“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是为残疾人康复、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和社会包容的一种社区整体发展战略。社区康复通过残疾人及其家属、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所在的社区,以及相关的政府和民间的组织、卫生、教育、职业、社会机构和其他机构共同努力贯彻执行”,继而到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残疾发展联盟共同出版的《社区康复指南》中“社区康复是一种多层面,自下而上的策略,它能保证残疾人权益在社区水平的多样化”,以及到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世卫组织2014—2021年全球残疾问题行动计划:增进所有残疾人的健康》中“促进多部门合作的一种方法是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这种活动已演变为一项多部门战略,提供实用指导说明如何使各项主流服务相互联系并加强能力,以便确保残疾人及其家属能够获取和受益于教育、就业以及卫生和社会服务。这种战略通过残疾人及其家庭、组织和社区、相关政府和非政府的卫生、教育、职业、社会及其他服务部门的联合努力予以实施”的发展变化,实现了社区康复由医疗模式到社会模式、包容性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我国社区康复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国家民政部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国家和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于1986年在广东、山东、吉林、内蒙古等省区开展了社区康复试点。1988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开展了抢救性的“三项康复”。“八五”期间,社区康复工作正式纳入国家残疾人事业计划纲要;“九五”期间,国家明确了以社会化方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思路;“十五”以来,社区康复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将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规划,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服务和特殊教育等部门业务。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理念;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要求普遍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强调“全面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党和国家有关社区康复发展的战略方针表明,社区康复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基础和主要策略。

“十二五”以来,深圳市按照《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定义的“康复是指用医学、工程、心理、教育、职业和社会等各种手段,使残疾人的身体、感官、智能、精神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功能达到最佳水平,以增强自理能力,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倡导的包容性发展策略“调动残疾人及社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残疾人充分参与和融入社区生活,通过康复,达到自身发展与社区发展的目标”、“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参与以及环境因素”的残疾框架理论模式和方法,运用《社区康复指南》中提出的“健康、教育、谋生、社会、赋能”五项基本定义以及“融合、参与、可持续发展、赋权、自我倡导和无障碍环境”六项指导原则,从实际出发,以“着眼长远,立足常态,形成长效”为目标,开展残疾人融合康复的探索实践,初步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残疾人融合康复服务体系和模式。

深圳市残疾人融合康复示意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市残疾人融合康复由专业领域、服务平台、支持性服务和保障机制四大系统组成。四大系统分别为独立运行的专业服务体系,它们有着各自的专业体系、技术、形态和发展规律,在包容性发展催化下,通过康复文化的联结、放大,相互支持、交叉、交融,汇聚成融合康复理念、愿景、制度和准则的合力,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四大系统是深圳市残疾人融合康复的根基,康复文化则是桥梁。

由此可见,深圳市残疾人融合康复的基本要义,凸显在一个“中心”、两个“融合”。一个“中心”即是以人为中心、以服务需求为导向,融合康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残疾人。两个“融合”,一是专业服务与需求服务的融合,融合康复服务不受服务专业限制,立足于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按需融合,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有效性;二是服务资源与需求服务的融合,科学、适宜地调配并发挥各种资源(包括公共服务资源、社会服务资源、政策保障资源和支持性资源)的积极作用,按需配置,实现残疾人康复目标的最大化。残疾人融合康复不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碎片的简单叠加,而是贯穿残疾人康复服务全生涯、全覆盖和全方位的一种理念、思路和方法。

(一)专业领域

医疗、辅具、心理、教育、职业、社会的康复和健康促进是现代残疾人康复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按照残疾人包容性发展理念,专业领域在融合康复中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1.在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前提下,为残疾人提供多领域、多学科、多元化的专业、系统、规范的康复服务,融合康复与包容性发展一脉相承,符合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发展规律。深圳在探索实践中,以残疾人评估转介服务和残疾人康复咨询服务为纽带,全面实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辅具、托养、权益、文化、居家无障碍等服务融合。

2.在以残疾人为中心的融合康复服务中,尽管各个专业领域都有着相对完善、系统的科学体系,但就满足人的需求服务而言,各个服务专业都不可能独自完成或实现康复目标,而是要通过各服务专业间的密切配合、适宜配置、统筹协调,围绕人的服务需求来展开,医疗康复同样需要辅具、心理等专业服务的配合。深圳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辅助器具、托养等服务归到一个业务部门,形成服务相对集中、规划统筹、资源共享的跨界融合,推动“改善残疾人的健康、功能和福祉”目标的实现。

(二)服务平台

1.社区康复按照《社区康复指南》的基本原则与基本任务,深圳以国际社区康复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在社区探索实践了融合康复,形成了深圳特色的社区融合康复体系和模式,即“立足深圳实际,运用现代残疾人康复理念,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机制,以街道社区为阵地、家庭为依托,以专业评估转介和康复咨询服务为纽带,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辅具、维权、无障碍环境及文化体育等服务下沉基层社区,不断满足残疾人个性化服务需求”。与此同时,着力于国际社区康复理念的本土化和实践性,明确量化指标,提出了残疾人社区融合康复的“一纵四横”建设和“12项任务”。“纵向”建设即为建立健全融合康复的政策保障体系;“横向”建设即为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机构设施网络、人才队伍网络、社区助残网络。“12项任务”包括:①残疾人筛查、诊断率95%以上;②康复服务转介率100%;③康复建档率100%;④基本康复服务100%,满足个性化康复服务需求80%以上;⑤基本型辅具适配服务100%,个性化辅具适配服务90%以上;⑥基本型的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服务100%;⑦职业康复率95%以上;⑧义务教育入学率100%;⑨分类托养服务率80%以上;⑩心理健康服务100%;⑪社区家长分校或家长培训室设置率100%;⑫社区宣传全方位、全覆盖。

2.居家康复残疾人居家康复是社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体现居家康复在融合康复中的特点与作用,把居家康复单列作为一个服务平台。居家融合康复是社区融合康复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最直接、最具体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康复服务的形态。深圳主要通过运用ICF和国际社区康复的策略和框架,细化居家康复、居家就业、居家服务和居家安养,按不同服务形式分别建立健全相关服务的标准、流程和制度,根据服务需求提供专业、系统、规范的康复服务,实现了居家康复与社区康复、机构康复的衔接与流转,成为融合康复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3.康复示范深圳的社会建设与发展,有着培育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良好土壤和环境。“十二五”以来,深圳致力于建设多元供给的残疾人融合康复格局,以康复服务示范引领融合康复的发展,构筑融合康复发展新优势。一方面,建立了残疾人康复医院,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康复、脑瘫儿童康复、智障儿童康复、孤独症儿童康复、视障儿童康复等服务示范机构,以专业服务示范向社会康复服务机构辐射,全面提升康复服务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了覆盖全市各街道的街道残疾人职康服务中心,服务会员2200多人,服务场所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全面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康复与职业训练、辅助性就业、文化活动“四位一体”服务,成为残疾人社区融合康复的重要载体。同时,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服务,全市58家社会组织涉及服务残疾人类别107个,承担着残疾人康复服务68%左右的任务,在康复服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残疾人服务项目、专业培训、技术成果应用等方面,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市、区各服务机构购买康复治疗、社会工作、特殊教育达180多人次。

(三)支持性服务

深圳市残疾人融合康复注重三大支持性服务系统的构建,促使专业优势更优、特点更突出。一是在赋能支持系统方面,建立了市级残疾人家长培训学校、区级分校和街道培训室三级培训的规范管理,促进了残疾人及其亲友的赋能提升;建立了市级残疾儿童家长培训基地,为残疾儿童家长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并成为残疾儿童康复教育的得力帮手;建立了区级精神残疾人家属资源中心,发挥家长在精神残疾人康复与管理中的作用。二是在赋权支持系统方面,建立了残疾人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自助组织,社区残疾人协会覆盖全市各社区,350多名社区专职委员活跃在基层,成为反映需求、联络家庭、传递资讯、宣传政策、收集信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三是在助残支持系统方面,一方面注重社会康复服务机构的参与,通过残疾人转介服务和残疾人康复机构评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康复服务;另一方面注重助残志愿者、助残组织(深圳狮子会、深州市义工联等)和助残热心人士自发参与,全市助残志愿者、义工超过10万人次,“红狮服•助残站”成为社会助残组织对接社区服务的一张名片。

1.管理指导 依托全市残疾人康复技术资源力量,成立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残疾人评估转介中心,汇聚了196名各类康复专家和124名残疾人评估专家,完善了街道专业服务人员的配备,计有310多人专职或兼职专业服务人员从事街道“6人7岗”康复服务岗位(康复咨询、就业指导、辅具适配、康复治疗、社会工作和心理辅导)。

2.康复资源 为了充分发挥市级康复机构专业权威作用,建立市残疾人康复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残疾人康复指导组、市眼科医院的视障康复指导组、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肢残康复指导组和精神残疾人中途宿舍的康复资源网络。

3.教育资源注重发挥市教育及特教资源作用,构建全市学龄前残疾儿童康复、特殊教育社区分教点、残疾人义务教育随班就读、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培训基地。

4.技能资源 从残疾人服务需求入手,联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培训机构及爱心企业,构建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创业孵化、产销网络平台,提升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技能,引导残疾人自主创业和高端就业。

5.赋权资源 开办残疾人家长培训学校、精神残疾人家属资源中心,形成纵横立体的赋权服务资源系统。

6.助残资源 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构建残疾人自助小组、助残志愿者服务、社会爱心企业资助等社会助残网络。

(四)保障机制

深圳在残疾人融合康复的探索实践中,通过完善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了残疾人融合康复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促进了残疾人融合康复的健康发展。在保障机制上,制定了残疾人随报、康复救助、就业、创业、托养、辅助性就业、精神康复者中途宿舍服务等政策,实施残疾人全生涯的服务保障;在运行机制上,建立健全了残疾人评估转介、社区康复、居家康复、街道职业康复、家长培训学校、居家无障碍改造、辅助器具定改服务等制度,明晰了服务标准、流程、质控等,实施残疾人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在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了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辅助器具、康复医院、康复机构评审、服务人才、盲人保健按摩、街道职康中心、家长培训、精神残疾人服药、居家无障碍改造、特教分教点工作等规范,实施残疾人全覆盖的服务保障。特别是在人才管理方面,制定了《深圳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管理办法》,对尚未进入国家职种或职称专业系列的残疾人服务专业人员,给予培训、考证资助和岗位津贴。全市从事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人员达15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服务人员占73%、具有各种职称服务人员700多人。同时,加强队伍培训,每年举办各类专业和服务主题,分类别、专业、层次,“请进来、送出去”,2014年业务培训达26期,2600多人次。

(五)康复文化

康复文化在残疾人融合康复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融合康复的四大系统合力、有序运行。残疾人融合康复是一种理念、思路与方法,需要文化润圆,品牌创建打造,为巩固成果、营造氛围、推动发展推波助澜;残疾人融合康复是内在核心凝聚、沉淀的反映,需要文化形态及其活动形式展现康复元素与力量(技术、方法、制度),以一种理念、价值观联结服务专业、环境和人才,拓展融合康复张力和空间,形成文化认同,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开办《深圳康复服务》(季)刊物,为康复工作者搭建理论研究、技术应用、服务交流平台;拍摄《辅具适配在路上》和《快乐幸福》等专题康复宣传片,促进专业服务能力提升和社会环境改善;举办辅具创意大赛、残疾人技能比赛、康复知识竞赛、“鹏康杯”精神康复者足球赛、残疾人展能节和街道职康“双十佳”评选等活动,为建设学习型、专业型的融合康复队伍营造了氛围、展示了成果,提升了融合康复的亲和力;创办残疾人创业孵化、残疾人产销网络(民爱商城),为残疾人就业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组织编辑出版《孤独症儿童诊疗康复与教育》、《辅助器具服务技术管理与实践》等,并翻译出版WHO《轮椅服务培训教材》等,鼓励专业服务人员参与专业论坛、研讨等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专业服务人员的荣誉感、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