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的功能、评价及生存的要素
一、生命载体——人体的功能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从生命的产生到死亡的终结,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至今仍是不彻底的。对人体功能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的漫长过程。20世纪日渐成熟的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对人体功能的认识摆脱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限定,赋予了心理和社会的因素。现在对人体功能概念的理解,就是建立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基础之上的。过去生物医学意义上的人体功能,是表达人体成长发育和逐渐衰老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从残疾人的社会康复角度认识人体功能,还体现其生存的适应能力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的价值,从而充分表明人体功能的社会意义和生命意义。
总的看来,人体功能在人的各个年龄阶段表现不同;性别上的差异也使人体功能包含了比较复杂的内涵;而身体和心理的疾病与障碍,又不断使人体功能发生着量与质的变化,对人体各部分、各器官的功能有很大影响。另外,按照社会康复的原则所说的人体功能,就人体本身来说不包括处于母腹中的胎儿和处于脑死亡状态下的人体。所以,综合现代医学的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与保健几个方面的全新观念,对人体功能的理解应该是:
人体在自身的生长过程中,各组织系统和器官在生活中预防疾病、避免伤害,并在生存的各个阶段为家庭生活、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显然,人体功能是人体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社会属性的融合,也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条件。
人体的功能,一方面包括每个人本身的躯体功能,例如内环境恒定功能、运动功能、代谢功能和调节整合功能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人体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所能发挥的能力及作用,后者更能体现人体的生命价值。
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和依托。人类本身和其创造的社会,都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轨迹,基本上是以时间阶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体功能及其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变化,也分为不同的时间阶段。
人体生长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一)生长期
1~3岁包括身体发育和认知能力产生,正常幼儿已能独立行走,双手也能较灵活地操作,并开始进行简单地语言交流,但尚无日常生活自理及社会交往能力。其中身体发育中的排泄能力、进食能力、运动及感觉器官活动能力是主要的功能,其他生理系统的功能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人体功能还不能充分反映出来; 3~7岁的幼儿,各类感觉功能已渐趋完善,对空间和时间的知觉都有明显提高,言语功能也显著进步了。这一阶段幼儿的情绪和行为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以环境条件和教养方式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7~12岁左右的儿童阶段,各项认识功能都在继续发展,言语进入更复杂的层次,思维过程也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情感的广度、深度和稳定性都较以前大有提高,并增加了道德观念、理智性和美感。个人的气质倾向初步形成并显露,思维能力和运动能力日趋成熟; 12~17岁的少年,是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转折阶段,人体基本完成了生理变化,即性的成熟和身材的陡长。心理变化则更加剧烈,急切地表现出自己所认为的成人气概。但由于判断能力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在认识上还较肤浅,在行为上也难免有冲动性和盲目性。生长期的人体功能,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变化较快的阶段。
(二)成人期
一般来说指18~50岁左右的人。这一时期的人体功能发展变化较为缓慢,也是人的生命价值体现最完整、最丰富的时期。随着人体生物学意义上的成熟和心理学、社会学意义上的稳定及生命质量确定,人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示。成年人的活动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老年期
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倾向,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尽管对老年人的年龄界限存在许多分歧,但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看,人体在50岁之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新陈代谢和运动系统的功能都有明显衰弱,各种疾病则日益增加。老年人的人体功能下降趋势越来越严重。
二、人体功能的评价
对人体功能三个阶段的评价,从社会康复学的角度来看,应有如下标准:
(一)摄取食物能力
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就是获得维持生命的食物,包括动物食品、植物食品、水和矿物质等,否则便不能保持人体器官的有效活动。如果因为人体的生理因素丧失或部分丧失了摄取食物的功能,则应从别人的帮助中获得进食的条件以维持生命。人体摄取食物系统功能的障碍,部分地可以依靠外力介入而得到补偿,或者由人体其他器官获得代偿。每个人不同时期摄取食物能力所表现的不同程度,是人体功能的评价基本标准。比如婴儿期的接受喂养能力、饥渴时的哭叫、对腐败食物本能的抵制抗拒;幼儿期对食品的分辨意识、对食物种类的挑剔;老年期对一些特殊气味、硬度等食品接受能力(包括消化能力) ;垂老病危时对临床鼻饲的接受程度,等等。
(二)环境适应能力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指对生存空间的生活、学习、劳动、社会交往各种环境的适应。生存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相互关联、交叉影响的全部自然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环境总和。一般说来,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三个部分组成;社会环境则包括人际关系、物理环境(住房、交通、公共设施)。一方面,人体各部位和各器官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果环境的变化妨碍了人体的生长、生存和运动,就会使人体受到伤害而影响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而改变人体存在的正常状态;另一方面,各类残疾人由于人体器官受损而存在心理或身体障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功能的作用。从生物学角度讲,协调肌体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主要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可以称为人体的内环境恒定与稳衡机制对外环境的调节能力,包括体温的变化、体内营养成分的浓度和新陈代谢、重要调节因子(如激素)的水平适应机体发育和生理的需要等等。人体是通过内环境恒定与稳衡机制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的。
(三)代偿能力
对于一个人来说,当身体的四肢或某种器官因残疾而丧失了功能时,就会用身体的其他器官来代替缺失的部分发挥作用,以补偿其功能。人体的这种代偿能力,是生存本能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比如,当一个人因外伤而失去一只手臂时,另一只手臂会自然的代替失去的手臂工作;而当两只手臂完全失去时,双脚可以代替双手去抓握,学会做很多事情;双目失明后,听觉和嗅觉器官就会更加发达,以补偿视力障碍的部分功能;下肢瘫痪或截肢术后,双手的力量就会不断加强,以驱动轮椅、支撑身体的移乘动作等。人体器官的这种代偿功能,对残疾人来说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改变人生的信念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四)防卫能力
指人体对外来干涉可能造成伤害的防备和自我调节、自我保护功能。这种能力包括人体各部位的运动和协调动作,也包括人的意识能力、应急反应和应变能力。各种能力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人体功能的完美程度。从人体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角度讲,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抵抗病原体入侵的功能,也有消灭病原体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从社会属性角度看,由意识支配的行为则表现出人体防卫能力的主观能动性。残疾人的防卫能力普遍较低,应该受到社会的保护。
(五)思维能力
人体的思维能力,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殊能力。主要是指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和信息刺激的接受能力,和通过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反映的理解能力和支配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地说体现在认知和学习方面,并通过智商来检测。由于人体不能单纯理解为躯体,所以思维能力是人体功能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对躯体的存在状态起决定性作用。智力和精神残疾者以及自闭症、脑损伤等患者的思维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损失,可以通过康复手段得到调整、恢复或提高。
(六)生殖能力
人体的生殖能力,包括生物学的个体复制能力和社会学的生殖社会化过程。在现代社会中,当正常的人体完成了性发育而进入成年期后,即具备了个体复制能力。人的生殖能力是通过性活动表现出来的,不过其中有些性活动没有生殖意义。古往今来各种社会都曾对人的性活动加以约束和规范,性习俗通常是以婚俗方式体现的,至今影响着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性习俗和社会伦理都对人的生殖能力有一定影响。残疾人的生殖能力既存在自身的障碍,也存在社会习俗的影响而受到限制。
三、人类生存的要素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要生存、创造和发展,必须有基本的条件。其中物质生活的条件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精神生活的条件主要集中在看、听、说、写等方面。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理想的追求和各种各样的欲望,追尽可能的完美与和谐。然而,真正的完美是很难实现的;追求与欲望也是没有止境的。对于有身心缺陷的残疾人来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条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生存、创造和发展都处于不利状态,因此,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帮助他们获得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创造和发展的条件,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
根据人体的功能和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繁衍的状况,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得以生存需要很多条件,其中主要的条件或称为要素的,有这样三种:
1.食物 一切生物的存活都需要从自然界汲取供自身生长的物质,食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在生物界里动物需要的食物种类很多,许多动物都受到一定限制而划分为肉食类、草食类或杂食类等。人类因为直立行走、劳动和智慧的高度发达而脱离了动物群体,食物包括自然界几乎一切无毒的碳水化合物。
2.住房 居室是人类生存的另一个要素。自然界的气候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为了抵御冬季的严寒风雪和夏季的酷热暴雨,动物都必须有自己的洞窟、巢穴或任何栖身之所;各种栖身之所也是防御其它敌人侵害的地方。人类最初是居住在山洞里面的,有些原始种族则常常过着“巢居”的生活。随着农业的产生和氏族的繁衍,人类从山中的洞穴迁居到山前水边的坡地,从原始聚落发展到较大的村落和城镇,直到现代化的都市,住房始终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条件。这里“住房”的概念并非指一间或一套房屋,而是一个居所,一个赖以栖身的地方,包括街头流浪汉栖身的墙角、门洞、废弃的屋子或建筑材料(如水泥管道等),也包括各种豪华的公寓、别墅或饭店的总统套房。
3.人类生存的第三个要素,是婚姻与家庭。这是人类自身繁衍的必然需要,是人类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所共同决定的。人类的某些个体,可以拒绝或不需要婚姻生活,不需要家庭,不需要生育,但是如果人类社会失去了婚姻与家庭,人类将不复存在。
作为人类社会中一个困难的群体,残疾人要获得生存的条件有许多障碍,包括自然条件的艰险与人类社会自身错误观念的妨害。康复医学是高尚的充满人道主义的科学,既富有自然科学的理性、抽象的精确与概括,也充满人文科学的情感、信念与追求,所以康复医学应该成为帮助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应用科学。在医学科学体系内,康复医学及其领域的社会康复,不仅有责任帮助残疾人获得生存的基本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通过专业工作使他们获得食物和住房的生活保障,进行婚姻和家庭生活的调适。
在我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体系不断健全的情况下,社会康复工作既要充分利用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在单位和社区中为残疾人谋福利,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家庭福利来补充社会福利的不足。家庭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也是一个其成员最亲密的基本社会团体。传统的家庭观念,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行为都起着一种规范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社区文化来建立家庭,并维系这个家庭的巩固与完整。当然,社会规范和社区文化的演变,也会引起人们在家庭行为、家庭观念上的变化。由于每一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外人无法替代的,这种特定关系对于人的个性发展、个人理想的实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残疾人比健全人更需要别人的帮助和亲情的温暖,所以残疾人家庭更具稳定性,尤其在几代人同居的联合家庭中这种稳定性更明显。
家庭是由男女老少不同成员组成的,尤其在在农村,残疾人家庭几乎都是两三代人相依为命的。虽然家庭成员有共同的理想和难以割舍的亲情,但是家庭里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特有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因此,不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多么密切,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心理差异,都会产生冲突。残疾人本身的性格和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有很多差别,这就需要家庭成员在生活中善于理解,加倍的体贴。为了家庭的共同利益,残疾人家庭成员在彼此协调、从差异中求统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和精力。
随着社会传统家庭解体、离婚率上升、意外事故层出不穷,对残疾人家庭的冲击也越来越大,残疾人的家庭生活面临新的考验。残疾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影响残疾人家庭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残疾人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也对社区的安定团结局面有一定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做为社会的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出发点与归宿。由于残疾人自身的心理或生理的障碍,使他们不得不更多的依赖家庭,更多的需要家庭成员的帮助。因此,残疾人或配偶、父母或子女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他们的回归社会。社会康复工作无论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还是社区工作,都要深入开展家庭服务,巩固和加强残疾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使残疾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助于残疾人参与家庭生活、回归社会生活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