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
一、课程简介
孩子开始上学之后,每天接触更多的人,因此接触病菌的机会也增加了。本节课让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卫生习惯,这对于孩子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时间
60~90分钟
三、教学材料
1. 可喷出约30cm距离并装满水的喷瓶,以及卷尺或直尺(请在上课前预演一遍活动一中的操作。)
2. 含有各种保健活动且可供裁剪的杂志、剪刀、胶水
3. 用于粘贴剪贴画的大白纸,每小组一张;透明胶带
4. 植物油、肉桂粉或花椒粉、肥皂、一盆热水、一盆冷水、纸巾
5. 黑板和粉笔
6. “你会感染到吗?”任务单,每人一张(见“练习册”)
四、教学步骤
注意:这些活动需要2~3节课完成,不能只安排一节课。
活动一:打喷嚏
1. 讲解:与学生一起认识人体的各种体液,包括唾液、泪液、尿液和血液。向学生说明,虽然我们看不见病菌,但是病菌在这些体液中都存在。
2. 动动手:让学生使用喷瓶喷水并观察水喷出的状态,向学生说明这是在模拟人打喷嚏时唾液四溅的过程。
3. 示范:(1)教师将喷瓶放在脸旁边,喷嘴在自己嘴边,假装打喷嚏的同时喷出水。然后让学生拿尺子测量水喷了多远。告诉学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唾液也能喷这么远,但是唾液里面含有各种病菌。
(2)再用喷瓶模拟一次打喷嚏的过程,但是要用你的肘部遮挡喷嘴,然后让一名学生用尺子测量这次“喷嚏”喷了多远(由于有遮挡,所以什么也没喷出来)。告诉学生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像这样遮挡嘴巴很必要,可以防止把病菌传播给别人。告诉他们,打喷嚏或咳嗽时最好不是用手掌,而是用肘部遮盖嘴巴,因为这样不会通过手掌的接触把病菌传播出去。
提醒学生:如果打喷嚏或咳嗽时用了手掌来遮盖嘴巴,记得马上去洗手(参考活动三)。
活动二:保健剪贴画
1. 提问:问一问学生他们每天为了保持健康而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让学生列出人们平时保健的各种方法,检查学生的列表中是否已经涵盖洗手、饮食健康、睡眠充足、牙齿保健和体育锻炼。
2. 分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向每组分发杂志、剪刀和胶水。让学生制作“我很健康”剪贴画。指导他们从杂志中剪出人们从事保健活动的图片,如刷牙、喝牛奶、散步、舒服地睡觉或与朋友进行户外活动。然后,给每组发一张大纸,让小组成员将自己剪的图片贴到大纸上,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3. 展示:将每一组的剪贴画挂在课室,以提醒学生注意个人保健。
活动三:洗手
1. 游戏:在每个学生手上倒一点点植物油,教学生怎么把油均匀涂抹到两只手上。然后在每个学生手上撒一些肉桂粉或花椒粉,告诉学生,这代表了手上沾满“病菌”。让学生尝试用自来水洗掉这些“病菌”。最后,告诉他们自来水是不能洗掉油和病菌的。
2. 示范:教师示范使用肥皂洗手的正确步骤,指导学生照这些步骤用肥皂洗手。让学生自己对比用水洗手和用肥皂洗手的不同效果。告诉他们,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且按照正确步骤洗手,才能洗掉病菌。
提醒学生洗手后要用毛巾或烘干机弄干双手,如果没有条件的话,起码应该在水池甩干双手,不要将水滴到地面。
3. 讨论:引导全班讨论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如吃饭前、如厕后、做游戏以后、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掌遮挡嘴巴之后,即使双手看起来不脏也应该洗)。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把没洗过的手放在嘴巴里,因为这样会把病菌传播到自己身体里面。
4. 总结并延伸:最后总结本节课,并让学生列举什么东西他们不应该随便用手碰,因为可能会携带病菌,将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成表,这个表应该包括:动物的粪便(包括幼猫的窝)、垃圾桶和垃圾堆以及附近的东西,还有别人的血液。如果有同学流血,学生应该找一个成年人处理。
活动四:“抓住”病菌
1. 提问:请学生列出人可能患上的各种疾病,例如风疹、感冒、哮喘、耳炎、过敏、嗓子疼或糖尿病等,将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人患病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疾病是由病菌引起的。这些疾病往往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我们有可能会从患病者那里感染这些疾病。
2. 讨论:让学生试着找出其中由病菌引起的疾病,并根据回答列出另一个表。如果学生回答有误,教师要及时纠正。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由病菌引起的疾病列表,思考其中每一种疾病可能通过什么渠道传染给别人。例如,嗓子疼可能通过吃饭时共享勺子传染给别人;如果感冒了,可能通过对着别人咳嗽或打喷嚏,或者通过共饮一杯饮料,甚至由于擤鼻涕后没有正确洗手,而传染给别人。提醒学生回顾之前的知识:病菌一般会在各种体液中生存,如血液、唾液或尿液。
注意:如果学生的列表中包括了艾滋病,老师要告诉学生,艾滋病虽然具有传染性,但只有通过直接的血液接触才会传染。
3. 表演:让学生表演假装得了感冒,如何防止感冒病菌传播,必须包括: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遮挡嘴巴;
▼不要把放到嘴里的东西分享给别人;
▼擤鼻涕之后要及时扔掉纸巾并洗手。
4. 讨论:让学生讨论防止从别人那里感染到病菌的各种自我保护方法:不要接触他人的体液,吃饭前、如厕后要洗手,不要共饮一杯/瓶饮料,不要把没洗过的手或其他东西放在嘴巴里。如果学生列举不全,教师进行补充。
5. 动动手:让学生翻开练习册,完成“你会感染到吗?”任务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让他们完成。
活动五:不要随意触碰血液
1. 提问:问一问学生可传染和不可传染的疾病都有哪些,有什么不一样。告诉学生,可传染的疾病都是通过体液传染的,例如血液或唾液。某些带来生命危险的疾病(艾滋病或肝炎)是通过血液接触传染的。
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别人的血液。告诉学生血液中带病菌的人有可能看起来很健康,他们也可以照常参与运动、上学或完成我们日常做的事情。可能感染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血液中已经带有病菌。
2. 讨论:教师假设以下情境,问学生如果是他/她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对每一种情境进行充分讨论,直到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不能碰别人的血液,要找一个大人来处理!”
▼情境一:你和你的朋友江峰一起骑车去图书馆。江峰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手肘流了很多血,怎么办?
▼情境二:你和你的好朋友玲玲在公园玩,你们比赛谁先跑到湖边,但是玲玲跑的时候不小心绊倒了,下巴流了血,怎么办?
▼情境三:你和你的姐姐到楼下院子玩,姐姐帮你推秋千,推着推着突然流鼻血了,怎么办?▼情境四:你和你们班的队友正在踢学校班际足球决赛,在下半场的时候你们的守门员被球击落了门牙,流了很多血,怎么办?
▼情境五:你的2岁表妹丽丽到你家玩,她想抓你们家的猫咪,可是猫咪不喜欢她,就狠狠地挠了丽丽的手臂,丽丽流了血,怎么办?
3. 表演并总结:让他们扮演上述情境中的各种角色以加深体会。然后要求学生自己编演新的小节目,指导他们在任何情境中都要牢记:不能碰触别人的血液,要第一时间找成年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