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篇
第一章 长三角城市群概况
一、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背景
(一)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般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城市群体。目前,公认的五大世界级城市群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和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包含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城市。其中,纽约是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和著名的都会区。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于北美五大湖沿岸,包含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魁北克等城市,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其中,芝加哥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包含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等城市,分布着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其中,东京是世界著名的都会区。
英国中南部城市群以英国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含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利兹、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城市。这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其中伦敦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由法国巴黎城市群、比利时-荷兰城市群、德国莱茵-鲁尔城市群构成,包含巴黎、布鲁塞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埃森、科隆、多特蒙德、波恩、法兰克福、斯图加特等城市。其中,巴黎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西欧重要的金融和交通中心之一;鹿特丹素有“欧洲门户”之称;法兰克福是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
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根据世界银行《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报告,全球一半的生产活动聚集在仅占全球大约1.5%的土地面积上。城市群是世界经济的承载体,也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区。例如在美国,2.43亿人集中在仅占全国总面积3%的城市群中。
从全球来看,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群的竞争,城市群已成为各个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地域单元,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阵地,决定着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在全球要素持续流动、新的分工不断形成的新阶段,世界各国都在着力培育本国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最有效率的地方,以吸引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入。例如,美国2050发展战略就提出,以10个或10个以上的巨型城市区域高水平发展,吸引更多高端要素流向美国,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确保国际竞争中的霸主地位。
(二)我国城市群的崛起
2018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的发布改革开放40年城市建设发展报告显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城市人口快速增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八成多,城市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报告显示,1988年,全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占全国GDP的一半左右。到2016年,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80%。其中,仅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就达466682亿元,占全国的62.7%。城市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经济效益全面提高。1978年末,城市各类工业企业只有83250个,全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477亿元。到2016年年末,地级以上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174718个,全年利润总额达34400亿元。城市财政实力明显增强。1978年,全部城市公共财政收入只有584亿元。到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公共财政收入达53364亿元。
到2016年,我国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57.35%),有10个省份超过了60%。这些省份主要位于沿海发达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均超过80%,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按照“城镇化三阶段”论,超过60%的城镇化率,就意味着这些地方已经迈入城镇化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未来城镇化的一大特点是人口从中小城市流向中心大城市,大都市圈加快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呈现出向中心城市以及周边的城市区域集聚的态势,传统的省域经济和行政区经济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进入城市群崛起的阶段。
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决定未来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城市群正在重构中国经济新版图,支撑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见图1-1)。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这三大城市群,发展程度较为成熟,综合发展水平占有绝对优势,集聚效应明显,引领作用强,正在崛起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代表了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形态和前进方向。
图1-1 中国城市群
资料来源:中国五大城市群:长江中游最大,长三角最强,你住在哪个城市群?[EB/OL].(2018-06-13)[2018-12-12].http://www.sohu.com/a/235350486_99920503.
(三)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历程
长江三角洲经历了由地理概念到经济概念、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的发展历程。长江三角洲首先是自然地理概念,指长江入海的地方,由江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大致呈三角形的陆地,范围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南京、南通、镇江、扬州以及舟山等14个市。经济概念上的长江三角洲范围一直是发展变化的。
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可以溯源到1982年,至今已走过36年的历程。这期间,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和空间范围一直处于变化和调整之中。
1982年至1988年,国务院提出了“上海经济区”的概念,并成立了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涉及到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这可以被视为长三角城市群概念的雏形。1984年至1988年,国务院先后将上海经济区的范围扩大至安徽、江西和福建三省,形成一个包含五省一市的巨大经济区概念。后随着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的撤销,这个扩容版经济区因地方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和利益争议难以维系,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重大决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1992年6月在京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这是长三角相关城市首次以城市群名义被提出。1997年,该联席会议被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取代。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包括上海、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泰州、台州,从此以沪苏浙16城市为主体形态的长三角城市群得以形成。
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0年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将长三角区域范围界定为上海市和江苏、浙江的24个地级市,主要是在原有16个城市的基础上,加进了江苏的徐州、淮阴、连云港、宿迁、盐城和浙江的金华、温州、丽水、衢州。不过,该规划仍然把16个城市列为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的“核心区”。
2016年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原来两省一市25城的基础上去掉了苏浙的一些城市,将安徽合肥都市圈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形成当前三省一市26城的版本(见图1-2)。至此,长三角城市群的框架构成基本成型,即发挥上海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
图1-2 长三角城市群
资料来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6月)
26个城市分别是:
上海(1):上海
江苏(9):南京、镇江、扬州、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
浙江(8):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金华、台州
安徽(8):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
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新阶段:迈向世界级城市群
(一)长三角城市群迈向世界级的基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长三角城市群的总体战略定位是:顺应时代潮流,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从战略高度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改革新高地、争当开放新尖兵、带头发展新经济、构筑生态环境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当前,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正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深入谋划重大规划对接、区域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等重点工作举措,朝着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迈进。
长三角城市群晋升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被寄予厚望。早在1976年,就被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列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属于“大城市群(Megalopolis)”级别。以上海为核心,涵盖江苏、浙江、安徽沿海沿江区域的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达,产业基础坚实,创新资源集聚,基础设施完善,人口规模庞大,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必然会在未来5~10年中成长为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迈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基础具体有:
1. 区位优势突出
长三角城市群处于东亚地理中心和西太平洋的东亚航线要冲,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交通条件便利,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2. 自然禀赋优良
长三角城市群滨江临海,环境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突发性恶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低,人居环境优良。长三角城市群以平原为主,土地开发难度小,可利用的水资源充沛,水系发达,航道条件基础好,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受自然条件限制约束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并进的区域。
3. 综合经济实力强
2017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总人口约1.4亿人,其以占全国10%的人口和2.2%的土地,贡献了占全国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与依托。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科教与创新资源丰富,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00多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近300家;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约占全国30%;区域创新基础要素优越,上海科技教育发达,江苏实体经济基础好,浙江市场活力强,安徽在新技术方面有后发优势。创新集群和要素在长三角高度集聚,有利于创新要素根据市场规律不断优化组合。国际化程度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国际贸易、航运、金融等功能日臻完善,货物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占全国的32%和55%。
4. 城镇体系完备
长三角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齐全,拥有1座超大城市、1座特大城市、13座大城市、9座中等城市和42座小城市,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星罗棋布,城镇分布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80多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城镇间联系密切,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省市多层级、宽领域的对话平台和协商沟通比较通畅。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长三角各地都有颇多的创新亮点,如以浦东“证照分离”试点为代表的上海“放管服”改革、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等行政事务改革,已然走在了全国前列,政务高效、便捷。
长三角城市群迈向世界级城市群虽然具有上述优势,但对照国外发达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尚未达到成熟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上海全球城市功能相对较弱,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全球城市相比,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不够。同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
(二)高质量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新阶段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委提交的《关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其长”,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引领下,2018年6月1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的主要领导相聚黄浦江畔,共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计。会议讨论审议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和近期工作要点,确定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的重要批示为时间节点,长三角一体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已经走过了区域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之后,下一步将迈向体制机制创新融合的深层次阶段。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深水区,长三角城市群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长三角一体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原来的“决策-协调-执行”三级运作、统分结合的基础上,成立了区域合作办公室,目的是更加有效地规避相互之间不衔接与冲突的情况。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三年行动计划》覆盖了12个合作专题,聚焦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7个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工作任务;并梳理提炼了30多项重要合作事项清单,纳入近期工作要点,包括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规划、率先布局5G网络建设、共建G60科创走廊、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等。此前长三角一体化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能够落地的规划比较少。此次《三年行动计划》针对具体项目进行推进,将使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在新的城市群发展框架下,跨行政区的联动持续升温。例如,2018年6月21日,江苏昆山与上海嘉定、青浦、松江等地区签订了“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实现66项合作项目签约。同一天里,浙江嘉兴与上海嘉定、青浦、松江三区发布了联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了要建立长三角创新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协同发展示范区。此次G60的3.0版本规划中,各个城市圈的定位与功能都比较明确,能够形成创新发展与产业协同的集群,参与到国际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去。上海市具有国内最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杭州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以G60高速为纽带,上海、杭州为双核,嘉兴作为配套区,打破行政区划,推动人才、资金、装置、项目等科创要素自由流动、更优配置,其产生的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集群效应,将成为区域快速崛起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现阶段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特征
1. 多中心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长三角各地的发展水平正在趋同,万紫千红取代了“一花独放”,上海GDP占长三角四省市的比重大幅下降,城市间的差距缩小了许多。2018年,长三角地区有6个城市GDP过万亿元,其中上海为3.26万亿元,苏州为1.85万亿元,杭州为1.35万亿元,南京为1.27万亿元,无锡为1.1万亿元,宁波为1.07万亿元。
随着长三角其他都市圈的经济规模开始直逼上海,可以认为长三角已形成多中心巨型城市的空间结构。原来是一个特大型城市带动其他城市,现在则是其他城市与特大型城市共同发展,长三角城市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多中心城市群通过一体化协调发展,提升长三角整体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面对的新挑战是,跳出“一座城市”的语境,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共享。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的强项、地位都是无法撼动的,其他三省也都形成了各自不可替代的特色和地位。上海进一步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并不意味着要在每一个方面都领先,而是在抓好前端引领的基础上,与其他城市分工合作,取得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近认为,由于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互联互通的加强,基于产业做大的诉求,企业间会自动构成良性竞争的状态,在区域内的不同点共建共享。比较理想的城市群状态是,核心城市起到组织配置资源、调控管理功能,外围周边城市服务也会反哺这个内核。对于上海来说,一方面上海带动了周边,反过来周边也孕育了上海。例如,很多企业的注册地在上海,但产业落点和服务点设立在长三角其他城市。
2. 区域分工与合作
与长三角城市群多中心发展相对应,近年来以上海为中心正在进行一场产业结构大调整,不仅上海将部分产业向其他城市外溢,各级城市也在培育自己的产业支柱,在产业链中分别承担不同角色,以降低相互间的同质化竞争,促进协作,提升效率。城市功能分工越来越明确,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长三角范围内不少城市呈现出的“大、全、散”的产业同构现象,弱化了由于产业定位同质重复而导致的恶性竞争,越来越转为正向积极的竞争。
一个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各城市正在形成互补分工的合作关系,形成彼此有所差异的网络化空间格局。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优势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不同地区合作的基础。三省一市中,上海是长三角的知识与现代服务业高地,鲜明的优势是创新能力、服务业发展水平、科技人才的汇聚居于引领地位。江苏和浙江是全球先进制造业高地。江苏是制造业最密集的地区,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经济实力强。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活跃。安徽是长三角发展的腹地,面积大,有较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具备后发优势。这种差异性,使得不同城市圈的产业定位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产业转移与区域分工的形成。四地均有非常旺盛的知识和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供需之间互为因素,互相促进。只要三省一市各扬所长、形成合力,就一定能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三省一市目前都已明确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2018年1月12日,在苏州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按照“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要求,促进长三角城镇体系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总体上,长三角地区间差距不断缩小,各方共识增强,政府互访和协调机制、基础设施、旅游、环境、金融信息等合作共建都走在全国的前列(见图1-3)。长三角区域各地在竞争与合作的密切互动中不断发展。
图1-3 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
资料来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6月)
三、长三角城市群内部都市圈
(一)南京都市圈
该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三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南京都市圈的任务是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和带动淮安等市发展,促进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将南京都市圈打造成为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要求南京都市圈按照“提升核心、带动圈层、推进一体化、辐射中西部”的原则,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鲜明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全国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枢纽和基地。
(二)杭州都市圈
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杭州都市圈的任务是发挥创业创新优势,培育、发展信息经济等新业态新引擎,加快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湖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杭州都市圈建设的主要做法:一是建立协调机制。2007年5月,杭州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此后基本一年一度召开一次类似会议。二是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三是优化产业分工。杭州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技术应用,努力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中心、物联网产业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数字内容产业中心;湖州、嘉兴、绍兴等副中心城市根据产业基础建设特色,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核心区,形成在长三角甚至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智慧产业集群,共同打造智慧都市圈。四是建立、健全开放型的区域合作机制,共同深化、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杭州都市圈内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嘉兴、湖州德清“多规合一”,绍兴在柯桥区的企业高效审批省级试点等重点领域改革联动实施。五是主动接轨上海、南京、宁波等都市圈,构建交通便捷、安全、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三)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合肥都市圈的任务是发挥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提升合肥辐射带动功能,打造区域增长新引擎。《合肥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提出,将合肥都市圈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增长极;安徽省核心增长极,国家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现代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合肥都市圈要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一体化发展水平,打造长三角区域增长新引擎和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合肥为中心,以芜湖、马鞍山、滁州、淮南、六安、桐城为重要节点,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筑高铁1小时通勤圈,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淮、合六、合桐宣等产业发展轴带;推动圈内城市合作,构建高水平、多功能、国际化的对外开放平台,加强与全球知名企业和城市的联系与合作,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及要素流动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共同打造优质生态圈,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到2020年,都市圈内形成若干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产业集群,人均收入力争达到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建成一批国际化对外开放平台,国际化人居、商务环境明显改善;到2025年,都市圈内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都市圈。
(四)苏锡常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苏锡常都市圈的任务是全面强化与上海的功能对接与互动,加快推进沪苏通、锡常泰跨江融合发展;建设苏州工业园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加快生态空间修复和城镇空间重塑,提升区域发展品质和形象。《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1~2020年)》要求以苏州、无锡、常州为核心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布局,加强都市圈内城镇布局网络化,统筹安排和积极推进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与特大型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各项联系,促进中小城市的合理集聚、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要求苏锡常都市圈,要按照“产业转型升级、交通一体构建、设施共建共享、旅游资源整合、生态环境共保”的原则,重点加强都市圈要素整合、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加快该地区进城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将苏锡常都市圈建设成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的先导区,全国创新型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
(五)宁波都市圈
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舟山、台州三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宁波都市圈的任务是高起点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宁波港口经济圈、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高效整合三地海港资源和平台,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枢纽港、国际航运服务基地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形成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宁波都市圈要全面把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机遇,以港口开发为龙头,以海洋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海陆联动发展,成为长江经济带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区和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区;充分发挥港口、开放、产业和功能等组合优势,主动对接苏皖两省沿江城市,谋划推进重大功能性平台、支撑性项目和创新性试点政策,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积极创建自贸区,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全球,成为长江经济带上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门户。
四、本章小结
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是世界经济的承载体,也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区。从全球来看,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群的竞争,城市群已成为各个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地域单元,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阵地,决定着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传统的省域经济和行政区经济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城市群崛起的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决定未来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城市群正在重构中国经济新版图,支撑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这三大城市群,发展程度较为成熟,综合发展水平占有绝对优势,集聚效应明显,引领作用强,正在崛起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代表了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形态和前进方向。
长江三角洲经历了由地理概念到经济概念、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的发展历程。经济概念上的长江三角洲范围一直是发展变化的。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可以溯源到1982年,至今已走过了36年的历程。这期间,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和空间范围一直处于变化和调整之中。当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26个城市,覆盖了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委提交的《关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其长”,更好地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重要批示为时间节点,长三角一体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已经走过了区域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之后,下一步将迈向体制机制创新融合的深层次阶段。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深水区,长三角城市群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当前,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正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深入谋划重大规划对接、区域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等重点工作举措,朝着将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迈进。
现阶段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特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多中心。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长三角各地的发展水平正在趋同,长三角已形成多中心巨型城市的空间结构。原来是一个特大型城市带动其他城市,现在则是其他城市与特大型城市共同发展,长三角城市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多中心城市群通过一体化协调发展,提升长三角整体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②区域分工与合作。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的强项、地位都是无法撼动的,其他三省也都形成了各自不可替代的特色和地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优势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不同地区合作的基础,一个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功能分工越来越明确,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各城市正在形成互补分工的合作关系,形成彼此有所差异的网络化空间格局,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长三角范围内不少城市呈现出的“大、全、散”的产业同构现象,弱化了由于产业定位同质重复而导致的恶性竞争,越来越转为正向积极的竞争。
总体上,长三角地区间差距不断缩小,各方共识增强,政府互访和协调机制、基础设施、旅游、环境、金融信息等合作共建都走在全国的前列。长三角区域各地在竞争与合作的密切互动中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