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花:香港原生植物手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山即是心。這一年,我別無所求,放鬆,讓山野治療我心。曾濯足於大埔滘清溪,擁抱過沙螺灣百年大樟樹,吃過大東山甜美鏽毛莓的我,每次行山都感到愉悅、自在。該如何回饋呢?就寫一本書吧,一本關於香港原生植物的書。

偶然讀到世界植物學權威胡秀英教授為《香港野花》撰寫的序言,提及一九七七年華樂庭夫人(Beryl M.Walden)曾在《香港四季花譜》一書中,畫下香港花卉的芳姿,於是趕緊前往圖書館借閱,一看,果然迷人。令我明白除了攝影,也能以手中畫筆,去展現花草的另一種美態。

已故恩師也斯,素知我喜歡自然山水,曾送我一本他撰寫的散文集《山光水影》,裡面滿載他年輕時在香港山野漫遊的經歷與回憶,令我神往之餘,也帶來無窮啟發──在介紹香港植物之餘,也能結合文學,從另一個角度說說它們的故事嗎?

翻閱典籍,我如落浩瀚大海:從古老的《山海經》,到《詩經》、《楚辭》、《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救荒本草》、《群芳譜》、《廣群芳譜》、《植物名實圖考》等……對植物的紀錄可謂鉅細靡遺;歷代文人雅士以花草入文的例子,更如恆河沙數。

為了把香港原生花草畫好、寫好,我展開為期一年的「尋花」之旅。希望透過文字和畫作,為植物增添意義。落花不是「無情物」,它擁有深厚歷史和獨特的文化意義。

然而,芳菲背後有暗爪張開,這些「紮根本土」原生動植物,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近年砍伐土沉香、非法盜掘原生蘭花等罪案不斷發生,加上興建港珠澳大橋、更改綠化地帶土地用途、東北發展計劃等事件,令一眾自然愛好者不寒而慄。要知道,至少需要半世紀,才能長成一個稍為成熟的次生林,我們卻能在極短時間內把它摧毀!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在種種「發展」之前,作為香港人的我們,能先思考清楚嗎?

葉曉文

二〇一四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