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散文卷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問鵑

外省人的香港印象記

一碧無垠的海水,不知何時在牠的一角上已被塗上了灰黃的顏色,於是這絕對不能調和的二重顏色的海水,便永永相持着在一座孤島的身邊呶呶爭辯,彷彿要求她的判斷,可是這座小島的自身似乎也有隱憂存在着,只是默然注視這些海水而永永不能給他們一個解答。

這小島就是有名的香港,也正是我這次旅行的目的地。

初上岸,看見一切的店舖並不怎樣堂皇華麗,而且市面也很蕭索,我心上想:人人都說香港好,香港的好處究竟在哪裡呢?

趕到XX街,找着了□□君,他是久居此地的人,很熟悉此間的一切,我便把方才的疑問說給他聽了,他只是笑而不答。吃過飯,他就帶我出街游玩,平坦光滑的馬路,樹蔭夾道,可是走着走着,腳下的路面卻在漸漸升高起來,曲折地轉了幾個彎,回頭一望,自己身子已在半山中了,面前盡是縱橫屈曲的柏油路,配着這濃綠的山崗,正像無數條銀灰色的絲帶,緊束在一堆翠玉上面。山崗的路面,卻用深黃或是棕色的碎石砌成花紋狀,石縫的中間,開遍了許多不知名的野花,花瓣的巨大,顏色的濃艷,大概都是近熱帶的植物了。山徑下面流着一條條的澗水,雖是人工築成的,可是那琮琮琤琤的聲音也很可聽。黑色的鐵欄,繚繞在所有的山道和水溝的兩岸,遠看很像蛛網。一輛汽車從花木織成的網幕下倐然鑽出,又倐然消失在叢林深處。無數顏色不同的建築物躲在綠蔭下面,靜靜地做着牠們的美夢。四周什麼聲音也沒有,只有山家小犬的吠聲打破這空間的岑寂。

「竟是個絕美的大花園!」我對着香港的全景驚嘆了。

「中國人手裏的荒島,一落到外國人的掌握,便變成了勝地了」。正說着,忽聽得山上一陣喧鬧,接着就有許多人奔下山來,一路亂跑亂撞,叫着笑着,那種無秩序無組織的情形,和他們身邊的整齊的建築物一對比,使人有說不出來的感觸。他們大約都是香港的土生子,年輕的女人穿着大褲子。(沒有裙)腦後一條大辮,手上有的帶着銀鐲也有不帶手鐲而戴腳鐲的。年紀大一點的則多梳着髮髻,插着簪珥,和長江一帶二十年前的裝束差不很多。和她們同伴的男人們則沒有辮子。手裏拿的是鳥籠和烟袋等類。從他們的皮膚營養和服裝華麗上看來,他們是有着很好的物質生活的;可是在他們的表情和言語中間,卻怎樣也找不出一點教養的痕跡。這些大概就是殖民地上典型的好百姓了。

在下山的時候,夾道的花香,海的柔和的氣息,與濃烈的鴉片烟香混作一片,牠們的永不調和的氣息,也許就是香港的特色。

選自一九三四年四月六日香港《香港工商日報·市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