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戰後十年發展計劃
自十八世紀開始,英國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故有「日不落帝國」之稱。在二次大戰後英國實力大減,美國遂取而代之,進佔全球領導地位。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後,英國旗下的殖民地,包括印度、緬甸、約旦及斯里蘭卡等國,五年內紛紛獨立。為了穩住香港,英國政府遂於1945年頒佈《殖民地拓展及福利法案》(1)(下稱《法案》),撥出一百萬英鎊供香港進行十年發展計劃。該構思概括了港府橫跨三十年的基建發展,透視戰後當局的政策重點。
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六日·英國海軍少將夏慤向日本代表宣讀投降條約協定。九月一日,夏慤受命籌組香港臨時軍政府,直至翌年四月三十日結束,權力交還戰時被俘的港督楊慕琦爵士。
該《法案》原意是善用天然及土地資源發展各類項目,提供市民更多活動及發展的機會,以改善市民健康、教育及社會福利。(2)參照港府的十年發展計劃,當中項目包括:
一、興建新機場
二、遷移九龍車站
三、贖回軍事用地
四、改善海港交通設備
五、港九各區填海
六、興建醫院和學校
七、供應工業食水
八、開闢山地耕地,發展住宅及工廠
鑒於項目太多,英國撥出的一百萬英鎊猶如滄海一粟,港府需向英國借貸三百萬英鎊,並須利用香港稅收、公共復員費借款及邀請私人商務投資,才能開展上述項目。同時,戰後香港人口雖急劇膨脹,然而製造業的人力資源有限,加上財用不足,故港府特別又指定房屋及城市建設為首要處理的任務。(3)
港府的策略宏圖雖然遠大,但落實時卻遇上不少問題。
中國政權易手前,港府擬於深灣興建機場,並與國民政府解決了空域問題;但在中共建政後,由於政局不明朗,便立即腰斬項目,還址啟德機場,興建跑道,以解決日益繁忙的空運問題。
自開埠始,英國政府便於港九各區進行圈地。戰後,因市區土地不足,政府必須斥巨資贖回軍地,金鐘海軍船塢及尖沙咀威菲路軍營,便因贖費太貴,遲遲未有定案,交通及商業發展受阻十數年,直至五十年代末期,軍營才逐步撤出。
戰後初期,港府決定興建海底隧道,促進港九貿易及改善交通網絡。由於海軍船塢佔據東西交通要道,而香港政府財政資源緊絀,圍繞興建隧道及跨海大橋的討論長達十多年。十年計劃中,港府只決定增建燈塔、雷達等基礎設施,蹉跎了不少寶貴時光。
五十年代,為了發展工商業,政府遂於各區填海。然而,部分工程成效不彰,還有失敗危機。觀塘填海工程進行期間,政府才驚悉啟德起飛的航班,有機會撞向觀塘工廈,加上配套極差,導致該區廠地一度無人問津。此外,由於九廣鐵路軌道割裂尖沙咀及紅磡區,致令紅磡新填海區無法發展,直至七十年代,總站遷至紅磡後,問題才逐漸解決。
六十年代,當局決定九廣鐵路總站遷往紅磡後,曾擬拆卸鐘樓。其時,香港人對此置若罔聞,最後在由洋人組成的團體連番爭取下,才最終獲得保留。
即使房屋被列為十年計劃首要執行項目,但在1945-1946年間人口增加一百萬的情況下,初期政府仍然任由難民搭建木屋。1952年頒佈徙置計劃後,又將建屋責任交由私人承建商,導致社會問題叢生。到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1954年政府才改弦易轍,成立徙置事務處,承擔興建房屋的責任。
根據統計,1947年政府的教育支出僅佔總支出的4.6%,1951年更低至1.88%。相反,基建開支由1947年的7.69%,上升至1951年的15.23%,故十年計劃中的興建學校方案,似乎流於空談,其後還仰賴民間的辦學團體,天台學校遍佈徙置大廈,填補香港的教育不足。
隨着戰後香港瞬間變成擁有過百萬人口的都市,中國內地政局不穩導致移民決定長期留港安居樂業,香港人的身份逐漸萌芽。英國亦感到不能採用強權方式管治港人,於是復任港督的楊慕琦爵士便決定推行改制改革,通過增加港人在政治上的參與度及影響力,換取長期管治。
四十年代初期·中環海濱。左方為皇后碼頭,背後可見皇后像。圖中建築為第三代滙豐銀行,圖右為皇后行。一九五〇年,港府及置地聯合宣佈銀行區重建計劃,拆卸皇后行等古典建築。稍後,港府開展填海計劃,皇后碼頭遷至香港大會堂北面,皇后像其後亦遷往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一九四五年·英國太平洋艦隊成員在受降儀式中擔任儀仗隊,圖中隊伍在皇后像廣場進行步操。其時,皇后像尚在日本,拱頂亭座中空,猶如失喪靈魂,倍感滄桑之感。
四十年代末期·鳥瞰中環。圖右只有第三代滙豐總行,未見落成於一九五〇年的中國銀行大廈,故可推斷照片拍攝年份。
五十年代·九龍車站及巴士總站。一九六〇年,政府宣佈將車站遷至紅磡,大堂、月台及車軌先後拆卸,只剩鐘樓屹立至今。
五十年代末期·遠望啟德跑道。戰後港府擬於深灣興建機場,因政治問題擱置,改於九龍灣興建跑道,一九五八年落成。圖右彼岸大約是北角一帶區域。(朱家輝提供)
約一九五四年·鳥瞰維港兩岸。一九五三年,港府開始進行第一期中環填海工程,圖中新皇后碼頭已於新填地建成,而左鄰仍在填海,天星碼頭尚未出現。同時,銅鑼灣已完成填海工程,一片廣大的新填土地,其後闢成維多利亞公園。九龍方面,紅磡亦已開始進行填海工程,大環山仍未夷平。
(1) 《工商晚報》,1947年11月28日。
(2) 同上。
(3)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