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香港写照1945-196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47 海底隧道(上):興建計劃二度擱置

海底隧道於1972年啟用後,港九兩岸交通從此不必隔絕,市民乘車便可自由穿梭於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回首當年,戰後人口及車輛數目激增,固有的汽車渡輪服務無法滿足需求,連繫兩岸的構思逐一由民間和機構提出,整個討論過程長達七十年,而期間解決港九兩岸交通的種種提議,既展示戰後建設的發展宏圖,也涉及城市規劃、軍事建設、商業策略及野心圖謀。

約五十年代·中環汽車渡輪碼頭。

1902年,船頭官(今海事處)已經建議興建海底隧道。(1)在兩岸交通未有聯繫之前,汽車只能望洋興嘆,直至1932年油麻地小輪首辦汽車渡海小輪,港島及九龍的汽車才可以來往兩地。根據1959年的統計,貨車渡海快則一至兩小時,慢則三至四小時,(2)貨車上運送的肉類、蔬菜等食物可能腐壞。直至六十年代初期,香港仍然只有中環統一碼頭至九龍佐敦道碼頭的汽車渡輪航線。(3)以下的汽車數量統計,能夠說明交通正面臨嚴重問題:

4 《華僑日報》,1955年6月3日。

5 《大公報》,1949年7月8日。

6 同上。

7 同註3。

8 《華僑日報》,1965年8月12日。

六十年代的汽車渡輪,每半小時一班,每艘運載四十五輛汽車。即使全港只有1%的車輛使用汽車渡輪,也絕對不足以應付需求。同時,在六十年代以前,除山路以外,來往中環及灣仔只有皇后大道東一途,故車輛尚未抵達中環統一碼頭前,便於灣仔區遇上阻塞,如此連鎖效應,對戰後香港的發展形成制約,故此,興建港九兩地溝通渠道,已是當務之急。

1941年,港府建議興建海底隧道,預算建築費為九百萬元。然而,由於日本侵華,即將威脅香港安全,並因建築材料短缺,故未能開展工程。(4)

1947年10月,港督葛量洪再度透露港府有意興建海底隧道,但不足半年之後,再次宣佈擱置計劃。其中一個主因,是海軍船塢佔據了東西交通要衝,即使興建隧道,無論入口位於中區或銅鑼灣,亦會於樽頸位置(今日的金鐘道一帶)導致阻塞。(5)加上戰後百廢待興,資源匱乏,政府無力獨資興建隧道,故當局曾經建議由商人集資組建公司,解決財政問題,最終卻不了了之。

隧道計劃兩度擱置後,先後有三個隧道計劃方案:一、1949年非官守議員廖亞利孖打建議於鯉魚門及九龍灣之間修建隧道;(6)二、1951年香港華人革新會建議於金鐘海軍船塢或鄰近新填海區作起點修建隧道;(7)三、1955年,輔政司戴維德引述顧問工程師的海底隧道計劃,港島入口設於花園道美利兵房,九龍出口則設於漆咸道、麼地道及中間道之間。(8)然而,由於修建隧道費用龐大,當時大量公帑已經撥作興建啟德跑道,故此最終三個提議均沒有被採納,改為研究興建費用較低的跨海大橋。

七十年代·汽車渡輪碼頭。一九六四年,油麻地小輪公司決定將汽車渡輪碼頭加建一層,可惜海隧通車後載客量大不如前。碼頭後建築為舊中環消防總局,一九二六年遷入,一九八二年拆卸,現址為恒生銀行總行大廈。

一九五三年·中區渡輪碼頭。當時正在慶祝伊利沙伯二世登基,故碼頭懸上裝飾。此處渡輪穿梭往來中環至佐敦,雙層船下層運車上層載客,由一九三三年開始服務,後因七十年代海底隧道和地鐵分別通車,面對競爭,經營日益困難,終於在一九九四年停止了汽車渡輪服務。照片右上仍見灣仔及銅鑼灣廣設貨倉,與今日繁盛景象大有不同。


(1) 《華僑日報》,1965年7月29日。

(2) 《大公報》,1959年11月3日。

(3) 《華僑日報》,1963年8月25日。

(4) 《香港工商日報》,1941年7月19日。

(5) 《香港工商日報》,1948年3月1日。

(6) 《華僑日報》,1949年3月31日。

(7) 《香港工商日報》,1951年9月2日。

(8) 《大公報》,195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