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革命與我》謄正

(一)

余童齡時四歲,父親藻廷赴美經商,賴母親黃氏東家教養[1]。七歲起即在中山石岐私塾讀書。次年(即光緒廿三年)余之舅公設私塾於白水井巷程北海君住宅之前廳。余就讀於該宅,與程北海之五女、八女、七子同學。北海之一妻一妾,待余如自己子侄,暇輒到程家,內進與程氏子女嬉戲。一日,程氏有友到訪,相與談天,談到孫先生文[2] 出走問題。余適因感冒,舅公着余至偏間休息。偏間與程氏內室相隔祗一屏門,程氏不知余卧在屏門側之椅。程氏與友人談孫先生因犯革命嫌疑(他稱作友)亟擬推倒光緒皇帝,離石岐,赴香港。孫先生所開設之中西葯局雙扉嚴搞,無人主持。程氏原在該局門外經營買賣舊料什架生意,已多日未見開門營業,乃冒險啟門入內,將店中什物執檢妥當;權以一邊鋪面兼營舊料生意,一邊則照舊經營葯品生意,擬候孫先生回來主持,盡賓主關係交還與他。但孫先生去了多時未見消息,亦無音訊,而其手製之葯品,多已售罄,幸留下葯方。程氏照方配購原料,製成補充應市。余靜聆兩人講話落花流水,滋滋有味,亦極感興趣,惟尚未十分明瞭孫先生離開石岐出走原因。

渾渾噩噩,倏過數載光陰,迨至十六歲(即光緒卅一年)余入鴻祐米店學習生意,翌年(即光緒卅二年)轉入寶祐米店充當幫柜之職,生活比當學徒較為優裕。寶祐米店設在石岐鳳鳴街,與恒和菓欄、惠和菓欄對門。恒和菓欄乃先伯漢廷公當司理,為人謹慎守舊,陳雁聲[3] 君當頭柜。惠和菓欄係阮剛君當頭柜。在該年夏間,忽見惠和菓欄門側貼有紅柬一張,書曰:「店內阿剛氏介紹《粵東小說林》」等字樣。阮、陳兩君,年歲雖然較余為長,但相差不過五、七年耳。余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日晚膳後,店中工作完畢,便早關鋪門。各●[4] 於關門後,多拿木櫈在門外乘涼,因為鄰近情感,無話不談,談到介紹小說問題。初則向阮君借閱小說。同時有一林君由香港回,見余閱書有興趣,他晚間亦參加閒談,并借余《揚州十日記》一本,閱畢交還與他,後再借得有革命性書籍數本參觀。當時祗有等待寶祐司理先伯及各●睡後始燃一小燈偷閱。閱畢,感到我們漢族,堂堂華胄慘受滿人虐殺,流血成河,不禁義憤填胸,誓欲找一機會為死者復仇,雪前恥恨。余之革命思想,便由此發生,亦恍然明白前在程北海家讀書時聆悉程氏與友共談之事實、孫先生離開石岐放下中西葯局的緣故。

註釋:


[1] 編者按,為保留手稿本來面貌,除糾正錯字、增補漏字、刪去衍字以外,其他一律不作更動。

[2] 孫文(Sun Yatsen,一八六六—一九二五),譜名德明,後取名文,初名日新,後為逸仙,廣東中山人,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創立中國國民黨。孫文早年在夏威夷、廣州和香港接受教育,也是基督徒。一八九五年,他在香港創立興中會,宣揚革命,十月在廣州起事,失敗逃亡,繼續宣揚革命思想。一九○五年為中國同盟會總理。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同年中國同盟會改組成國民黨,為理事長。一九一三年袁世凱派人行刺宋教仁,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失敗流亡日本。一九一四年組織中華革命黨。一九一七年在廣州建立軍政府,為大元帥。一九二一年任非常大總統。一九二二年與陳炯明分裂,被逐。一九二三年回廣州重設大元帥府,後落實聯俄容共政策。一九二五年在北京逝世。孫文的政治理論具體見於《三民主義》等書。

[3] 陳雁聲在民國初年曾任廣東中山縣警察局長。

[4] 編者按,未能辨認的字以●表示,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