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方法
本节内容提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货币伴随商品贸易的跨境流通,特别是资本跨境流动,从货币层面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就演变成为国际金融这门独立的学科。国际金融理论围绕“外部平衡”问题和“国际收支”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深入地讨论进而不断发展。
本节关键术语:
国际收支 外汇 汇率 外部平衡
国际金融理论涉及的问题和领域比较多,流派也多,与国际贸易理论相比较其线索也就没有那么简单清晰了。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贸易一直主导着国际经济活动,即跨国跨境的物品流动占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国际金融活动都依附于国际贸易、跨国生产等实体经济。与国内贸易不同,国际贸易的结算涉及不同国家货币及其兑换,货币伴随着国际商品贸易开始跨境流通,由此产生了外汇、汇率、外汇收支等古老的国际金融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形成了最初的国际金融理论。
目前,国际经济关系已越来越密切,国际金融理论也在不断深入,特别是跨国跨境资本流动使国际金融获得了独立性。19世纪后期,掀起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第一次国际资本流动浪潮,并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由于主要是发达国家对其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进行直接投资或长期贷款,国际资本市场还不具有全球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资本流动开始复苏,国际资本市场出现许多新变化、新特点:资本流动方向、流动形式呈现多元化、开始出现金融离岸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这些变化使汇率的决定变得极为复杂,国际收支的内涵不断丰富,国际金融活动成为与国际贸易同等重要的国际经济内容,从货币层面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国际金融随之演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国际金融理论更是经济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因为没有考虑货币因素,国际贸易理论所讨论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被设想成完全的易货贸易(物—物交换),贸易平衡被看作是一个先决条件。但现实中,国际贸易以货币作为流通媒介,贸易不平衡现象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就一直围绕“外部平衡”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展开,而“国际收支”这个变量是其核心概念。
专栏 绪论-1 外国货币就是外汇吗?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价证券。
外汇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外币性,即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及其支付凭证和有价证券等,不管是否可以自由兑换,都不属于该国的外汇。二是可兑换性,即能够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或支付手段。根据IMF的规定,一国取消经常项目外汇管制,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该国货币就属于可兑换货币。三是普遍接受性,即能够被各国所普遍接受和使用。普遍接受性与货币发行国的资本管制程度、币值稳定性和国际经济地位密切相关。资本管制越宽松,币值越稳定,经济实力越强,该国货币就越可能被广泛接受。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外汇是以外国货币来表示,但并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或外币资产都是外汇。
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资产,有很多种形式: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国货币现钞只是外汇的很小一部分。
严格说来,外国货币现钞不属于外汇。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清偿国际债务的支付手段。因此,外汇必须是在国外当时当地具有清偿债务效力的支付手段。在发行国境外的现钞、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和黄金,因为不是国外的银行存款,不能直接用于国际结算,所以不能视为外汇,只有存放在国外银行的外币资金,以及将对银行存款的索取权具体化了的外币票据才是外汇,主要包括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正因如此,在银行的外汇牌价中,有现汇和现钞之分。
休谟(David Hume)在1752年指出,可以通过货币——贵金属的进出口来完全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基于货币数量学说,休谟建立了一个国际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动态模型,即著名的“休谟机制”。休谟机制认为,在国际上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现金(即黄金)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即可自动通过市场力量不断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这一自动调节规律又被称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在金本位时期,人们极其自然地把没有国际金银流动作为外部平衡的标志。休谟的理论直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主导着国际金融领域内的探索。
专栏 绪论-2 休谟机制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具体过程如图绪论-2所示:
一国的国际收支如果出现逆差,则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若外汇汇率上升超过了黄金输送点,则本国商人不再用本币购买外汇付给商人,而是直接用黄金支付给外国出口商,这样黄金就大量流出。黄金外流导致本国银行存款准备金降低,从而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物价下跌,而物价下跌使得出口成本降低,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直至国际收支改善。这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完全能够自发调节,用不着任何人为的干预。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其自动调节过程完全一样,只是各经济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而已。
图 绪论-2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具体过程
为取得外部平衡,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对浮动汇率和直接控制国际收支进行了广泛的实验,拉格纳·纳克斯(Nurkse)的论述在当时最有影响。多数学者以储蓄变动为前提把外部平衡概念化。同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讨论也日益增多,形成多数观点认同的国际资本流动附属于古典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在这一期间,国际金融理论明显避开了对构成古典模型基础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的关注,而将关注的重心转到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经济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上。
“二战”后,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制度安排和凯恩斯主义的流行,收入或就业变动进入国际收支研究视野。休谟把相对价格变动放在国际收支调整问题的中心,但对其提出的疑问是,直接的收入或财富效应是否也能起作用,在不改变价格的条件下,能否进行外部调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考虑到与固定汇率相联系的物价水平和工资的黏性,在20世纪4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多数研究文献放弃了古典模型核心所在的相对价格调整之说,转向借助收入或就业变动来调整国际收支,以取得外部平衡的做法。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就是强调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学说,认为产出与就业的变动与古典学说中的价格变动起到了几乎相同的作用。但强调收入作用的外部调整有重大缺陷,它基本排除了资本流动,与古典学说一样仍然停留在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调整上。20世纪60年代才对此缺陷有所改观。
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更新了国际收支调整的传统观点。在蒙代尔模型中,货币部门被放在首要位置,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被放在重要位置。蒙代尔认为,当内外平衡目标冲突时,资本流动性的存在指明了在固定汇率下可能发生的政策两难问题的解决办法,而采用针对外部平衡的货币政策和针对内部平衡的财政政策,能够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这一主张的关键在于,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能起到增加产出的作用,但对国际收支资本项目有不同效应:货币扩张引起资本外流,而财政扩张引起资本流入。因此,借助这两个独立的工具,能够同时达到内外平衡的目的。
完全资本流动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相符合,但“特里芬难题”的永久存在则逐渐损害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性。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支持浮动汇率的观点占了上风。其基本论点认为,浮动汇率可以使政府免受国际收支的限制,政府也可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实现国内经济目标。然而,依靠浮动汇率、借助国际储备流动自动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做法并不能消除持久的经常项目不平衡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经济中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费用的产生,而且还暗含了外债及可维持的消费等问题。
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涌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开放经济的动态模型。其中,比古典主义更进一步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强调实际平衡效果与长期国际收支平衡;而资产组合模型则阐明了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财富积累中资产的存量和流量的不同,并吸收了宏观经济学中理性预期的一些基本思想。在这些模型中,外部平衡的内在动态机制由财富推动,财富包括实际货币余额、外国资产、还可涉及物资与人力资本。在充分就业和价格有弹性的前提下,每一种国际资产存量结构决定一个短期均衡,而这个短期均衡则由资产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所确定。均衡财富水平和实际利率决定国内外的消费水平,但是不一定需要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短期平衡,即商品市场均衡仅意味着一国计划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等于别国计划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于是,国际财富流动机制终将恢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平衡。如果上面的古典假设前提被放弃,假设商品市场具有凯恩斯主义的价格黏性,那么调整过程会变得非常复杂。目前,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进入国际经济学教材。
20世纪80年代,借助于储蓄和投资理论中使用的跨时分析方法,对于开放经济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已日益普遍。新的发展动机主要是面对当时债务危机提出的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资产形式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怎么解释分析。对这个问题,无论是古典分析还是凯恩斯主义分析都不能提供合理解释。尤其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外国银行对发展中国家贷款的激增,引起了这些国家将无法承受外债负担的担忧,重新估量发展中国家债务水平的需要,自然引出了不同时期最优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这一新概念。在有关外部平衡的跨时模型中,一国随时间推移的消费、投资机会由跨时预算约束来描述,这些约束也确定了一国能够向国外借款和放款的条件。在这类模型里,外部平衡被定义为维持与预期的跨时预算约束相一致的、稳定的最佳消费水平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状况。在产出、国际利率、贸易条件等方面暂时不利的情况下,保持暂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可适当抵销不利冲击;同样,暂时的顺差是对暂时的有利冲击的一个适当反击。
在分析微观经济问题即国际贸易时总是假定:该国的经济总是处于宏观均衡状态,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国际收支始终平衡。而在宏观国际经济问题研究中这些假定将是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主题。这些宏观国际经济问题包括:开放经济下的就业问题,开放经济下的通货膨胀问题以及国际收支的顺差逆差等问题。在研究这些问题时,还包括研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贸易政策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研究国际贸易所用的方法都是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分析工具,但随着国际金融研究任务的变化,研究分析所用工具也有相应的变化,例如使用各种由凯恩斯经济理论和货币主义经济理论所提供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些模型的逻辑起点是向我们提供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和数量恒等关系的国民收入核算框架。在国际金融研究中,只要导入国际收支账户,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核算框架,就会很容易地转换成为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核算框架而成为分析与研究宏观国际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