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本节知识结构图:

本节内容提要:

介绍李嘉图的贸易思想,展开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分析。本节首先找出确定比较优势的三种方法,然后分析生产和贸易模式,区分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差异。

本节关键术语:

比较优势 比较成本 贸易所得 配置所得


比较优势理论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经常见诸报端。但现实和经验表明,许多人混淆了这个概念,这导致他们难于理解和接受这个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中有许多无可否认的正确原理,但对许多人来说并非显而易见,而比较优势则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一、李嘉图的自由贸易思想

与重商主义不同,李嘉图关于李嘉图人物简介见专栏1-2。认为国际贸易给社会带来利益并非因为一国商品价值的增加,而是因为一国商品总量的增长。国际贸易“它增加了用收入购买物品的数量和种类”。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31.

与斯密不同,李嘉图解释了裁缝和鞋匠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的分工交换问题。按照斯密的理论,鞋匠有制鞋的绝对优势,裁缝有做衣的绝对优势,两人分工很明确。按照李嘉图理论,即使其中一人在这两样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分工交换也可照样进行。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在制鞋上强,而在做衣服上只强,那么这个较强的人应该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应该去做衣服。

李嘉图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他以英国、葡萄牙生产酒和布为例。后来这个例子成为对“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原理最有权威的阐释。

英国的情形是生产一定量的棉布需要100人劳动1年,而如果酿制一定量的葡萄酒则需要120人劳动同样长的时间。由此,英国发现通过出口棉布来进口葡萄酒对自己比较有利。

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棉布需要90人劳动1年,生产同样数量的葡萄酒需要80人劳动同样长的时间。由此,对葡萄牙来说,出口葡萄酒以交换棉布是有利的。即使葡萄牙进口的商品在本国制造时所需劳动少于英国,这种交换仍然会发生。虽然葡萄牙能够以90人的劳动生产棉布,但它宁可从一个需要100人的劳动生产的英国进口棉布。对于葡萄牙来说,与其挪用酿制葡萄的一部分生产要素去织造棉布,还不如用这部分生产要素来生产葡萄酒,因为这部分生产要素酿制的酒可以从英国换得更多的棉布。

因此,英国将以100人的劳动产品交换80人的劳动产品。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32-535.

下面,我们以表格形式列出李嘉图所举例子(见表1-4)。

表1-4 英国和葡萄牙的生产所需劳动量

李嘉图是第一个用具体数字来说明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学家,当代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棉布和葡萄酒贸易”一例中的数字为“四个有魔力的数字”。

专栏1-2 人物简介: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于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伦敦一个富裕的犹太移民家庭,幼年时接受了私人教育且本人极其聪明。他14岁时就就职于他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7年后,他成为基督教徒,并与一名贵格会教徒结婚,也因此与家庭脱离了关系。而后,李嘉图在证券业和房地产业开始了他辉煌的事业。促成他经济上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就在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拿破仑的四天前,他购买了英国政府的债券。随后光靠英国债券的暴涨就使他成了一个富翁。

1799年的度假期间,偶然的机会李嘉图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令人惊讶的是,他渐渐把经济学当作他的副业,并以此为主题写了些小册子和文章。李嘉图反对政府的黄金政策和谷物法(该法律禁止将谷物进口到英国)。这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不久,他进一步对有关利润和收入分配的问题提出了质疑。1817年,李嘉图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出版,虽然他自己也认为几乎无人能读懂它,但该书却给他带来了巨大声誉。1819年他成了议会的一员。作为一个出色的辩论家,尽管他的声音曾被描述为“尖锐又刺耳”,但他在使众议院理解有关经济问题方面颇具影响力,虽然在他逝世后过了很长时间谷物法才被废除,但不得不说他对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常,我们都认为李嘉图只是首创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实际上,他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经济运行模式,其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积累和利润追求,而报酬递减规律最终会导致经济达到一种均衡状态,经济中没有利润,也没有丰厚的地租。李嘉图是自相矛盾的,他谴责地主阶级,而他本身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商人、学者和政治家,他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之后,李嘉图意外地于1823年9月11日逝世,享年51岁。生前他与他的妻子以及七个孩子生活在一起。

资料来源: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国际经济学[M].龚敏,陈琛,高倩倩,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6-27.

二、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一)模型基本假设

除了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而不是绝对差别外,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假设相同。

(二)比较优势判断方法

怎样才能知道一国是否具有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呢?产品的比较优势可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机会成本三种方法来衡量。

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一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与另一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

如在A国,产品j的劳动生产率为,产品i的劳动生产率为,那么,产品j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产品i)=,如果,即A国j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大于B国j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那么就称A国在j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2.用产品的相对成本来衡量

相对成本是指一种产品的单位因素投入与另一种产品单位因素投入的比率。

假设A国产品j的生产成本为,产品i的生产成本那么,A国产品j的相对成本(相当于产品i)=,在B国就有,如果,那么A国在产品j上就有比较优势。

3.用机会成本来衡量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如j产品)而放弃其他产品(如i产品)的数量。

如果,则称A国在j产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由此可见,三种方法的结论是相同的,都能确定产品的比较优势。

(三)实例判断分析

与绝对优势实例判断分析一致,下面我们也对一个实例进行分析讨论。

表1-5和表1-6所给出的两国生产技术差异的实例,与前面实例分析讨论绝对优势的表1-2和表1-3有很大不同。在这里,A国在大米和小麦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优于B国,即A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拥有绝对优势。但经过分析,两种产品的绝对优势程度有所不同:在大米生产上A国的生产成本是3, B国是12,即A国生产大米的成本是B国的1/4(或劳动生产率是B国的4倍),而在小麦的生产上,A国的生产成本是B国的3/4(或劳动生产率是B国的4/3倍)。用上面的衡量方法,相比之下,A国大米的生产成本相对B国更低,因为有,或A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对B国更高,因为有,即A国在大米生产上优势更突出,具有比较优势。

表1-5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

表1-6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从以上比较优势的衡量方法实例讨论可以看出,要想确定某国在某种产品上是否有比较优势,就要对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或相对成本、或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四)生产和贸易模式

与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不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一国如果出口在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而不一定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该国就能从出口该产品中获利。所以,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任何国家都可以拥有能够出口的产品,也都有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三、用一般均衡分析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在比较优势理论中,贸易所得不像在绝对优势理论中那样直观。一国可能出口比别国生产成本高的产品,也有可能进口比本国生产成本低的产品。那么,怎么来看待参与国际贸易所得利益呢?

专栏1-3 案例分析:哥哥与弟弟的分工

有兄弟俩都已结婚,并分家自立门户。哥哥家养一头牛,弟弟家买了一台拖拉机。如果用牛耕地,一天可以挣40元,用牛搞运输拉货可以挣60元。拖拉机干活比牛强,耕一天地可挣钱50元,搞运输拉货可以挣钱100元。刚分家时,兄弟俩都是上午耕地下午搞运输拉货。这样哥哥每天可挣钱50元,弟弟每天可挣钱75元。过了一段时间后,聪明的弟弟给哥哥建议:哥哥专门负责耕地,负责耕两家的地;弟弟专门搞运输拉货。弟弟说:“你每天除了能得到你原来耕地的40元外,我再给你20元,这样你每天可以得到60元,比以前多挣10元。如果我专门跑运输,我可以挣80元,比以前多挣5元。我们兄弟俩都比以前多挣钱了。哥哥想不明白,这没有增加人手也没有增加劳动时间,怎么会无端多出来15元呢?哥哥怀疑弟弟骗他,不知该不该同意弟弟的建议并照弟弟的建议去做。”

后来经过弟弟的解释计算,哥哥才明白这多出来的15元是可以由分工合作创造出来的,这才愿意专门负责耕地不再去跑运输。


下面用曲线和图形来讨论、理解比较优势理论。在一般均衡分析中,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供给,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需求。

1.生产可能性曲线

用前面实例判断分析的例子来说明。A、B两国都只生产大米和小麦两种产品,因此在一般均衡分析中,也只有大米、小麦这两种产品。从前面给出的比较优势衡量方法已知,aRaW分别为A国单位大米和单位小麦的劳动投入量,设QARQAW分别为A国大米和小麦的产量。

那么,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同理,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根据方程1-2和1-3,我们可以得到图1-1中的两条直线。AA′曲线表示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B′曲线为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因为比较优势模型中劳动L是唯一的要素投入,而劳动生产率又是固定的,因此,产品的机会成本也就固定不变了。即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条直线时,用小麦来衡量1单位大米的机会成本是固定的,即,很明显,该机会成本等于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图1-1 A国和B国生产可能性边界

2.相对价格与供给

上面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国家生产不同产品的组合。但要确定一个国家究竟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还需知道产品的价格,尤其是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产品的价格与另一种产品价格之比。

在我们简化的模型里,劳动L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又由于是竞争经济,L总会流向工资高的部门。因此,大米和小麦的供给就取决于L在两个部门的分配。

PRPW分别为大米小麦的价格。生产1单位大米需要aR人时劳动。在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即大米生产部门每小时工资就等于1个工人在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所以,大米生产部门的每小时工资就是。同理,小麦生产部门的每小时工资等于。如果当时,即时,说明大米R部门工资高,劳动力L就会流向R部门,A国就会专门生产大米。当然,也可逐一推导。只有当时,A国才会两种产品都生产。这一比值就是前面提到的小麦的机会成本。由此,我们可得出关于价格与生产之间关系的关键命题:当A国的大米相对价格高于他的机会成本时,A国就专门生产大米;只有当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才会两种产品都生产。

在封闭经济状况下,即没有国际贸易情况下,A国不得不同时生产两种产品。因此,也可以看出,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它们的相对单位产品投入。

3.生产技术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图形分析

图1-2和图1-3分别说明A、B两国的生产消费情况,纵坐标表小麦产量,横坐标表大米产量。根据实例中给出的假设(见表1-1),在极端情况下,A国可生产大米80个单位或小麦40个单位,B国可生产大米20个单位或小麦30个单位。A、B两国对大米和小麦这两种产品的需求分别用各自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各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图中,CIC1都比CIC0具有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

图1-2 A国市场

图1-3 B国市场

A、B两国在发生贸易前,各自根据社会的需求偏好(社会无差异曲线CIC0)和生产能力(生产可能性曲线)选择S0点作为生产的均衡点,选择C0点作为消费均衡点。无国际贸易情形下,如果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每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各自国家的消费,即S0C0是重合的,为一个点。在S0点上各国大米的机会成本(在封闭经济中也为大米的相对价格)都用P0表示。

A国生产每单位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5, 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1.5。图中横轴表示大米产量,因此,大米生产的机会成本正好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A国的大米相对成本低,所以A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反推之,B国拥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根据比较优势原理,A国会专门生产大米并向B国出口一部分大米以换取小麦;B国则会专门生产小麦并向A国出口一部分以换取大米。各国的生产点都会从没有贸易时的S0点转移到S1点(A国生产80单位大米,B国生产40单位小麦),然后根据国际价格进行交换。

国际价格就是A、B两国都接受的交换价格。为讨论简单方便也不影响实质性问题,我们假设交换比例为1∶1,即P1=1。对A国来说,自己生产1单位小麦要牺牲2单位大米,现在1单位大米换1单位小麦,肯定是愿意的。对B国来说,每1单位大米要花1.5单位小麦的代价,如果1单位小麦就能换1单位大米,同样也是愿意的。

在给定的国际价格下,各国根据自己的社会消费偏好进行最优选择。各国都会在自己的社会无差异曲线CIC1与国际价格线的切点C1上决定两种产品的消费。根据图1-2,假设A国在C1点消费QR1单位大米,那么A国就可用余下的80-QR1单位去跟B国交换小麦。如果交换条件为1∶1,就可换回80-QR1等量的小麦。根据图1-3, B国也根据同样的道理选择自己的消费,在国际价格下出口40-QW1单位的小麦以换取A国的大米。在均衡点上,A国进口的小麦与出口的大米,正好等于B国相应的出口和进口量。生产点S1与消费点C1之间的差别就是国际贸易量,C1QR1S1C1QW1S1)三点所形成的三角形被称为“贸易三角”。根据进出口平衡的原则,这两个贸易三角应该相等。

根据比较优势形成的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使A国的消费从无贸易时的QR0单位大米和QW0单位小麦增加到QR1单位大米和QW1单位小麦。同理,B国在大米和小麦的消费上也增加。两国消费都比贸易前增加了,但两国的生产能力(生产可能性曲线)都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两国都从分工和贸易中得到了好处,获得了利益,达到了比贸易前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图上也表示CIC1CIC0更远离原点的位置。值得提出的是,在一般均衡分析中,衡量福利水平的高低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水平而不是产品的绝对消费量,这要取决于消费或需求偏好。贸易后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增加可以说明整个国家福利水平提高了,但如果一种产品消费量提高而另一种产品消费减少,也可能说明整个国家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4.贸易所得的进一步分析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通过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可以分解为“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两个部分(如图1-4所示)。前者是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后者是生产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当然,也可统称为配置所得(Gain From Allocation)。

为了分析方便,假设A国在与B国贸易时并不改变生产结构,但A国的大米相对价格是0.5,而B国的大米相对价格是1.5。当然,在这种情况下,A国愿意将部分大米与B国交换小麦。我们仍然假定其国际价格(交换比例)为1∶1。交换的结果使A国大米消费减少小麦消费增加,并达到新的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在图1-4中,消费从C0点移动到B点,社会福利水平从CIC0移动到CIC0

进一步假设在新的国际价格下A国的生产发生变化。国际大米的相对价格是1, A国大米的相对成本为0.5, A国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出口大米有利可图。这样,A国将全部生产资源用于生产大米而不生产小麦;B国正相反,只生产小麦不生产大米。然后两国进行交换。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A国有能力将消费点进一步从B点移动到C1点,并使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到CIC1。这一部分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即“分工所得”。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参与国际贸易的总收益由“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两部分构成。

图1-4 “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

也由一般均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发生贸易后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由此造成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没有比较优势的进口产品相对价格下降)。

第二,相对价格的变化促进各国实行专业分工,专门从事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不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第三,在新的生产贸易下,各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贸易所得来自产品的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的有效配置。通过贸易,一国可以消费超过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专栏1-4 假设讨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贸易

在李嘉图的两国贸易模型中,一个隐含的假设是两国的规模要相等或相似。前面对A、B两国的假设就设其都具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有L=240人。因此,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各自放弃不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而将所有资源用于生产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但在现实世界里,国家之间的规模差别很大,比如中国与新加坡,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相差甚远,无法相提并论。即使新加坡具有生产大米和香蕉的比较优势,把其所有生产的大米香蕉都出口到中国也无法满足中国一个省的起码消费;中国把一个省生产的小麦出口到新加坡,新加坡也无法将其消费。由此看出,如果大国与小国之间发生贸易,小国可以只生产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大国仍然需要生产两种产品。

上面讨论的是生产状况,即小国可以专业化,大国则不能生产专业化。

那么贸易后大国与小国谁获利更大呢?这得结合贸易前后相对价格变化来对比分析。如果出口产品价格越高或进口产品价格越低,当然从贸易中获利就越大。

讨论这个问题仍然从大小国家的规模着手。例如,即使中国向新加坡出口钢材,全部满足新加坡钢材需求,这对中国钢材市场份额来讲也微乎其微,不会对中国钢材市场的价格产生多大影响。但如果新加坡向中国出口自己制造的手机50%,那么国内手机的价格肯定上升。由此可见,小国的利益增长可能大于大国的利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