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藏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自然环境的约束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川藏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上,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海拔多在3500米以上,超过95%的地区处于高寒地带,且地质和自然灾害频发。恶劣的自然环境无论是在城镇建设选址还是城市规模扩展等方面都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藏区经济的发展,藏区城镇体系发育滞后,城镇功能弱小。自然条件的制约严重阻碍了四川藏区各类产业的发展以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使得四川藏区目前仍以闭塞、落后的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经济发展十分艰巨。
(二)生态破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近半个世纪以来,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政府实施了“以粮为纲”,以及开发式扶贫的政策措施,虽使贫困人口暂时摆脱了贫困,但大规模开垦草地、湿地,加剧了藏区草原和湿地的退化、沙化,森林资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工业化进程中高投入、高耗能、低效益的生产模式直接导致高排放等,致使我国四川藏区江、河、湖受到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四川藏区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生态脆弱程度高,恢复能力差,因此,要实现藏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迫切需要开辟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基础设施落后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四川藏区大都处于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大,自然条件恶劣且地广人稀,在交信、通信、水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等方面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比其他地区更加落后。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吸引投资和发展当地的相关产业,产业链不完善,经济带动积极性不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大四川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治疗其经济落后的必备条件。
(四)人口贫困、经济滞后、藏区人民幸福感不强
四川藏区面积约25.045万平方千米,占四川省总面积的1/2以上。片区贫困县32个,占四川省藏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总数的41.55%。在过去的6年里,这片土地发生了根本性、历史性的变化,坚持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突出就业扶贫,藏区贫困人口由2012年年底的35.4万人下降到2016年年底的2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3%下降到12.9%,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目前藏区贫困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加上近年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来势汹汹,对我国的安全和主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动势力把他们的阴谋重点放到少数民族地区,不稳定因素隐藏其中,四川藏区人民的幸福感并不是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