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概要
2.1 理论机制
本节围绕家庭能源消费行为,探讨整本书的相关理论机制。能源效率最早由Hartman(1979)提出,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家庭能源使用效率的研究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对效率的定义,这里的效率代表实际值与最优值之比。在能源效率的计算中,当实际能源消费量越接近估算的最优能源需求量时,家庭的能源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实际消费量与最优需求量的差距直观体现为能源的超额消费部分。这里的最优能源消费量是由家庭特征和能源消费行为共同决定的最优值,也是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标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能源设备本身的效率,能源的消费方式也直接影响最终结果,因此本书将能源效率更确切地称为能源使用效率。考虑到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的不同,本书分别按照城、镇、乡家庭估算各自的随机前沿函数。与此同时,共同前沿函数证实存在一条下包络线可以实现全样本的效率估算;从理论经济学视角,外溢理论也佐证了子样本之间存在可比性。随后,在能源消费行为的研究中,本书通过内生化分组的方式挖掘微观个体行为的异质性。异质性研究一直是家庭消费行为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微观经济学领域有必要挖掘相似样本之间的差异,这种潜在异质性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认识。最后,家庭能源贫困的研究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现有文献将不能获取能源的个体或家庭划分为能源贫困群体。在经济学领域中,能源贫困仅仅与收入挂钩,即将能源消费超过总收入10%的家庭认定为能源贫困。本书将物理性的获取与经济学的定义相结合,首次从多维度、多层面角度估算我国家庭的能源贫困,并尝试就能源贫困对健康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
家庭能源消费的使用效率、潜在行为类型和能源贫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理论联系。能源阶梯理论(Hosier et al., 1987)是贯穿以上三个研究命题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随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人们摒弃低效、劣质或高污染的燃料,选择购买技术含量更高的能源。在本书的研究中,首先,家庭能源阶梯理论与能源效率紧密相连。该理论认为能源效率与家庭的财富和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相对富裕的家庭由于能够使用最新的技术,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能源效率。而本书还从能源设备效率和消费方式效率两方面扩展了能源阶梯理论。其次,家庭能源阶梯理论与收入直接相关。该理论描述了收入与能源选择的关系,收入的上升往往伴随着家庭能源阶梯的攀升。我们观测了收入对不同能源消费行为类型的潜在影响:当家庭处于能源阶梯的底端时,能源消费对收入的影响更大,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收入的影响也在逐步下降。最后,家庭能源阶梯理论与能源贫困也有密切关系。家庭攀升能源阶梯的过程,也是其能源贫困不断降低的过程。
本书的三个研究命题之间也存在着严谨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能源使用效率的定量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获悉我国家庭能源效率的分布,能源使用效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深入了解我国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优劣以及引导家庭合理支配生活用能。进一步,我们试图通过家庭的相关行为特征剖析我国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类型。对此,本书探讨了潜在因素在不同能源消费行为模式中的影响,并且通过微观家庭异质性的研究深入了解我国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理性程度。其次,能源使用效率研究与潜在类型研究是能源贫困研究的理论基础,效率研究中估算的最低能源需求量是能源贫困划分的一种方式。潜在行为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行为可以分为三组。其中第一组家庭具备更多的能源贫困特征,第二组家庭为低能源使用效率的概率最大,第三组家庭为能源消费相对正常的家庭,也是占比最大的家庭。对此,我们分别从经济视角和能源可获得性两方面进行能源贫困分析,进一步完善对我国家庭能源消费行为和效率的理解。基于以上分析,本书深入探讨我国家庭的多维能源贫困问题,全面获取我国家庭贫困的发生率、成因和程度等重要信息,以及每个维度的能源贫困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最终定量分析能源贫困对家庭的影响,包括衡量其对家庭生产效率和家庭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