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中国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Spicer(1986)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税收遵从的问题,发现偷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受到诸如财政体系公正状况、纳税人的朋友中有多少人偷税等因素的影响。白智奇等(2018)引用了Hilary G、Hsu G、Segal B(2016)的观点,认为人的主观心理感知与行动决策明显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成功的经营与良好的业绩极易诱发高管的个人认知偏差。从对这些行为经济学研究理论的学习中可以看出,行为动机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Steven D. Levitt和Stephen J. Dubner提出的经济动机、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同时主观期望、个性偏好、选择意向等在经济活动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经济动机与冒险行动

在人是自利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学家认为人总是根据自身的偏好追求效用最大化。而行为经济学家通过加入情绪、错误、有效预见力等非理性因素,提出了行为博弈论,其中较为经典的即“选美比赛博弈”。“选美比赛博弈”提出了有限重复推理,也就是说在金融危机中,即使所有的投资者都预见了崩盘,他们也不会反推到当前。有限理性的行为人,通常会计划选择在别人大批售出前出售,并且相信自己是能预见到他人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每个人都知道泡沫最终会破灭而它还能维持的原因,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楼市崩盘、2008年次债危机等。

二、社会动机与监管失灵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社会规范是社会共同信仰和利益的行为规则,是基于过程的个人理性,而不是基于产生的个人理性。通常,可分为内在规范和外部规范。内在规范,即行为人从自己的感受上是如何判断其行为是合适的、可以接受的、有道德的;外部规范,即行为人对外部作用的评价,如监管部门对不遵从行为的态度,又如行为人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是否满意等。是否会被发现、不遵从规则是否为普遍现象,使得行为人违背社会规范成为可能。

三、道德动机与文化迷失

Gary S. BeckerGary S. Becker:获得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为表扬其将微观经济学的分析视野拓展到非市场经济领域的人类行为之中。提出:经济分析的理论前提并不在于个体行为完全是为了谋取私利。Steven D. Levitt和Stephen J. Dubner《魔鬼经济学》一书通过“百吉饼”的案例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是能抵御住诱惑的,也就是说,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还包括涵盖范围更广的价值标准和选择偏好。对企业来说,人的行为受到公司所处环境的巨大影响。企业文化关乎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包括员工的招聘、培训和晋升,而这些又会反作用于员工的处事态度和行为。通常,激进的企业文化会促使公司做出很多激进的行为。虽然公司的道德行为不是高管和员工道德的简单加总,但高管的态度却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影响公司的政策和管理层倾向,还会对员工产生激励或压力,如什么样的做事方式是会被认可的、怎么样才能晋升等。